分享

一场大唐名流们的书法秀:30件长安名碑拓本“铭刻盛唐”

 mengk4fz0yyf5h 2020-01-12

在这与艺术对话

发现艺术的魅力

城市需要我们

我们需要艺术

西安高大尚艺术话廊刘爽艺术专栏

每周二刘爽老师带你一起品鉴艺术

说起艺术,你对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资深媒体人刘爽老师用她独特的视角,

带你走进艺术的世界,

每周二,跟着刘爽老师一起,

感受艺术生活,品读艺术人生。

——西安高大尚刘爽艺术专栏

大唐与长安,中国史学上的巅峰王朝与卓越名城。他们相互成就,相互垂范后世。“铭刻盛唐”的物证有何?毫无疑问,石碑为最。碑石上的文章与书体,无不演绎恢弘与风流。

唐明皇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

2019年11月30日--12月8日,《铭刻盛唐》唐代长安名碑拓本特展在大唐西市古玩城举行。展览精选出了30余件极具唐代特色的著名碑刻拓本作品,无论从唐代历史沿革、唐代书法艺术、唐代社会生活、唐代历史文化名人等几个方面,都有鲜明的展示特点,也契合本次碑帖展览在大唐西市这个曾经唐王朝最繁华的地址上特别展出的初衷。

石墨镌华 后世所仰

唐时,世人极其重视的树碑立传、镂于金石活动中,金石文物上刊刻的珍贵文字,给我们留下了重要而丰富的史料,许多史料如果不是当年被镂于金石,或许早已湮没无闻。此外,因为树碑立传的严肃性,文字书丹者也往往是当时德高望重的善书者。走进《铭刻盛唐》展场,仿佛置身大唐名流的朋友圈,我们所熟知的明君帝王、贤良名臣、大诗人大才子大书法家,他们纷纷云集一个舞台,是一场顶级文化秀。

此次展览策展人、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古籍碑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欣宇告诉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全部是唐碑拓本,贯穿了三百年唐史,云集了最优秀的书法家作品。以清拓为主,偶有民国拓”。此次展览的亮点有:颜真卿老中青三个不同时期的三件作品、欧阳询和其子欧阳通父子的作品、柳公权两件作品、褚遂良两部圣教序(展览一楼《同州圣教序》,二楼《雁塔圣教序》);还有李隆基书的《石台孝经》;还有影印宋拓本集王圣教序,原件是碑林的镇馆之宝,这部石碑也是国宝级文物。

碑石已逝 拓本流芳

历史上的金石文物因为诸多磨难,许多早已化为齑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庆幸有他们早年的拓本存世,为我们留下金石文物的不朽记忆。如此次展出的唐代《等慈寺碑》《王忠嗣碑》《李辅光墓志》、柳公权《魏公先庙碑》等,原碑民国以来都已经被毁。更多名碑历经风霜破坏,如今已经伤痕累累、残破不堪,而早年的拓本还保持着他们青春无邪的风采,如《樊兴碑》《圭峰禅师碑》《韩仲良碑》。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古籍碑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欣宇(右)和未来出版社总编辑陆三强(左)先生作直播导览

扫码看现场直播导览

殿堂级书法艺术:30件名拓详细解读

面对如此盛大的宝藏,如此厚达的史实,唯专业解读才能目睹其耀眼风华,知其无价之值。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古籍碑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欣宇,碑拓收藏家、未来出版社总编辑陆三强两位先生为雅昌艺术网的读者们做了详细导览和解读。下面,我们来逐一了解这30件名碑内涵,了解大唐殿堂级书法艺术。

唐《石台孝经》及局部 清拓镜心

镌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碑文隶书,书法工整,丰腴华丽,结体庄严恢弘。原石四面刻字,高约6米。这件拓本位于展厅最重要位置,也是规模最大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写的《孝经》注释和注解。此碑现在是碑林里边的第一部石碑,下面有大型石质台基,所以大家统称其为《石台孝经》,也是碑林第一件国宝级文物石刻。“我们现在看到的展陈是三张石台孝经清代的拓片。上边字帖全是李隆基亲自为《孝经》写的书法,而且从上面还可以看到一些避讳字。比如为避李渊的渊字,最后少了一竖;李世民的民字最后少了一钩。”从此碑中可见统治者对孝道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据悉,现在《石台孝经》作为国宝级文物不让再拓了,我们现在通过清代的拓本再看到唐玄宗皇帝的书法。在唐代这个伟大的书法时代,皇帝的字也是非常棒的。

唐《玄秘塔碑》 清拓立轴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玄秘塔碑立于唐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现藏西安碑林。进展厅的第一件展品便是唐代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柳公权的柳体字《玄秘塔碑》拓本。它是练习柳体字最好的范本,人们把柳公权的字叫瘦柳,颜真卿的字体叫肥颜。所以柳体字瘦劲有力,同时特别的险峻。同时他的书法也有着唐代楷书自身的特点,有早期唐代书法家的遗风,这是碑林博物馆里面唯一的一部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也是国宝级文物。

唐《道因法师碑》 清拓立轴

唐龙朔三年(663年)镌立,现存西安碑林,是欧阳通的代表佳作。《道因法师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写的一部书法作品。欧阳询在隋代与唐代都做高级官员,欧阳通也是唐代官员,不但两代人做官,还都是著名的书法家,世称他们父子为“大小欧”。我们这次展示欧阳通的作品,本身就是比较少见的。欧阳通传世两部作品,一部是《道因法师碑》,一部叫《泉男生墓志》。但那件不在咱们陕西,这次没有展出。

唐《魏公先庙碑》 清拓立轴

唐大中六年(852年)十一月立,崔玙撰,柳公权书并撰额。这件拓作是咱们收藏家协会古籍碑帖委员会陈根远老师的藏品。值得一提的是魏公先庙碑在清末就已经被砸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代拓本的立轴,只能从拓本上能看到碑石的字样,体会原貌。这是柳公权75岁的作品,柳公权书并撰;我们这次展出了柳公权两部拓本,一个是刚才的玄秘塔碑,因为玄秘塔碑大家常见,我们找了这一部不常见的,同时也是陕西西安本地出土一块碑,原碑已经被毁。《魏公先庙碑》用笔轻灵,稳中寓奇,其钩法、捺法、笔画的粗细已不采取强烈的夸张对比,完全以意为之,此柳公权书法臻入化境之佐证。

唐《同州圣教序碑》 清拓立轴

唐龙朔三年(663年)李世民作序,李治作记,褚遂良书。碑高350厘米。原存大荔县,1972年入藏碑林。这件是唐代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初唐褚遂良的作品《同州圣教序》,褚遂良不但是名臣声名显赫,同时书法地位也非常得高。他一共写了两部《圣教序》,第一部是《雁塔圣教序》,这次在我们二楼的展厅中。为什么一楼放了《同州圣教序》?褚遂良认为他的《雁塔圣教序》写的不是特别好,他回到同州老家又写了一部《圣教序》,所以用同州来命名。现在我们学习褚遂良书法作品就是以这两部《圣教序》为底本。郭宗昌称“同州饶骨,慈恩饶韵”。褚遂良在书写同州圣教序碑时,在初唐三家中,欧阳询、虞世南二人入唐时均已暮年,他汲取欧、虞二家之所长,探索出自己刚柔相济的新书风。

唐《九成宫醴泉铭》 清拓立轴

632年镌立于陕西麟游,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麟游县是唐代避暑的一个胜地,有非常有名的泉,皇帝在这儿建了行宫九成宫,是当代顾命大臣魏徵的文字,这件也是在书法史上是非常有影响的,我们学欧体主要学的是《九成宫醴泉铭》。铭文有七八百字。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过去学书法总说男孩要写九成宫,女孩要练苏孝词。《九成宫》字体比较刚劲有力方正,适合于男孩子去练,也比较难写。另外,“大家说欧阳询书不择笔,拿什么笔都可以写的很好。”欧阳询书写此铭,时年七十六岁,其书法艺术已是炉火纯青,加之又是奉勑用心之作,因而,此铭是书家之代表作。自古以来,被誉为“楷书之极则”。

唐《鄜州宝室寺铜钟铭》 清末拓立轴

钟铸于唐贞观三年(629年),高155厘米,腰围420厘米,重三千金(折现1800斤),系我国现存最早唐钟。钟铭廿二行,除首行十四字外,其余满行十五字,共三百一十八字。正书。现在我们看到的鄜州宝室寺钟铭,鄜在解放后改成富足的富。书者和撰者都是佚名的。书法可以看到当时唐代书法的整体的一个社会风气、书风,楷书很漂亮。《关中金石志》谓其“文词清绮,字法工雅,非唐初人不能为之”。

唐《颜勤礼碑》 民国拓立轴

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颜真卿71岁时所书,1922年于西安社会路出土。全称《祕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这次展出了勤礼碑的碑阴、碑阳和碑侧三部分的拓本。这件作品是人书俱老,而且出土时间也很晚,1922年出土的。这个碑侧上面有一段题跋,是民国时期陕西著名的文人宋伯鲁书写的,他不但是文人,同时是光绪十七的翰林是上书房行走,官位也比较显赫。他在旁边写了一通题跋,刻在了颜勤礼碑的碑侧部分。勤礼碑出土时间又短,拓的也少,50年代进了碑林博物馆。此碑书法遒劲刚猛,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是最接近颜真卿书法原貌的作品之一。

唐《豳州昭仁寺碑》 清末民初拓本立轴

贞观四年(630年)十一月刻,碑通高456厘米,宽150厘米,四十行,满行八十四字。正书。朱子奢撰文,书者不详。碑存陕西省长武县昭仁寺。这件《昭仁寺碑》在咱们陕西的长武县,是李世民为了纪念当时他其于武德元年帅刘文静、殷开山歼灭薛举、薛仁杲集团时,唐军阵亡之将士而立。书撰者名字都遗失了。书法史上认为书写者是虞世南,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初唐四家。但后来又有学术来推论,说不是虞世南写的,但是字很像。说明初唐时期的书风都有欧、虞的影子,就像我们现在去学习一个著名书法家的书法风格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是一种风格、一种风气。

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影印宋拓立轴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八月,唐太宗为玄奘新译佛家经典御制《圣教序》。高宗时为太子,又作《圣教序记》。玄奘弟子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将太宗御制《圣教序》和太宗答敕、太子李治《圣教序记》和答敕以及玄奘翻译的《心经》2400余字集出,历时20余年,于咸亨三年(672年)刻成此碑。今藏于西安碑林物馆。这幅作品原石也在碑林博物馆,也是国宝级文物。我们这次展出的1972年在石台孝经基座下面清理台基的时候发现了一部金代时期的整张作品的宋影印本,也就是说《石台孝经》下面的这一部《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现存我国唯一的一部整张《集王圣教序》的拓本,而且是金代时期相当于我国的南宋时代,号称宋拓的影印本。文物出版社1980年据碑林博物馆1972年清理石台孝经基座所出南宋拓整纸拓本影印,仅印100部,可以得见宋拓集王圣教序整张全貌。

唐《多宝塔碑》 清拓立轴

唐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现藏西安碑林。现在再看这个多宝塔感应碑,这是颜真卿的44岁的作品,已经和他70多岁的作品不太一样,这个时候写的还拘谨,但是很有法度。早年在勤礼碑没有出土之前,大家学习颜书就是用多宝塔,因为颜家样在元末的时候已经被铲过了,近三百年来学习颜真卿书法就是多宝塔。青少年学习也是因为其字体大小合适,书法也严谨。碑文记载西京龙兴寺和尚楚金修建多宝佛塔的事迹。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点画圆整,端庄秀丽。

唐《王忠嗣碑》 清拓立轴

大历十四年刻,元载撰并立,王缙书丹。原立于陕西渭南县乡贤祠,碑首碑座早佚,碑建国后亦毁,烧成石灰。行书42行,满行90字。这是名末民初拓本,碑一直在渭南,建国以后毁了,烧成石灰,现在就是不存。唐代碑的形制特别大,说明王忠嗣的官级特别高。而且过去能采集这么大一块完整的石头也不容易地官位显赫。写书单的人地位也很高,是诗人王勃的弟弟,王勃初唐四杰。这是陆三强老师的藏品。里面关于唐代边疆和少数民族有很多的史料。对研究唐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有很大的作用。赵明诚《金石录》收录以来,流传甚广。

唐《唐俭碑》 清拓立轴

唐俭(579~656年),武德元年(618年),升为中书侍郎。高宗永徽初年致仕。显庆元年(656年)病故,年78岁。陪葬昭陵。唐俭是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边其中一个,很厉害的。早年跟着李渊一起从太原起兵,去世以后陪葬在昭陵。我们现在看到唐俭碑文斑斑驳驳,石质已经被损的很厉害,这就说明当年陪葬陵长时间在野外风雨的侵蚀,但是上部分还有一些字体很清晰,上面还有尉迟敬德的字样。可见初唐的楷书都是特别漂亮,唐俭也是昭陵陪葬陵里面我们精选出来的一个具有特点的一部拓本作品。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清拓立轴

唐建中二年(781年)刻立,碑文由波斯传教士景净撰,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书并题额。碑身正面刻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碑文由汉字和叙利亚文共同组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大家非常熟悉也真的是很出名,它是贯穿亚欧文化的一个纽带和桥梁,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一个重要的无法抹去的历史实物,而且这一部石碑作品是集汉字和叙利亚为一体的唯一的一部石刻。景教是当时东罗马帝国的一个小教派,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当时他们在欧洲本地上没有办法存活了,教派纷争很厉害,我们的皇帝很开明、很包容、给钱、给地方,给修庙,让他招募信徒。可想大唐当时是一个盛世,没有这种胸怀是没有办法接纳外来的教派的。

唐《吴广碑》 民国拓立轴

总章二年(669年)刻。吴广字黑闼,从唐太宗征伐,参与玄武门之变,《唐书》未见其名,惟《会要》列陪葬昭陵人有洪州刺史吴黑闼,亦不知其名,可补史之缺。 这是陆三强老师的藏品,吴广碑也是一部新旧唐书里没有记载过的可以填补历史空白的碑刻。碑的作者现在也是有争议的,没有一个定论。原立于陕西醴泉县烟霞乡西周新村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高2.73米,宽1.03米,厚0.32米。额篆题“大唐故吴府君之碑”八字。楷书33行,行64字。碑下截断裂,左侧残损。

唐《褚亮碑》 民国拓立轴

约高宗时立,撰书者不详。额篆“大唐禇卿之碑”六字。高2.98米,宽1.10米,厚0.39米。隶书36 行,行65字。这部碑是隶书,上半部的字还比较清晰一些,下半部都剥落了,篆书者也是没有记载。这部隶书和刚才看的《石台孝经》的写法不太一样,有点儿汉隶的味道,结体比较方古,“在唐初隶法中自树一帜,实非凡品”。

唐《慧坚禅师碑》 清拓立轴

全称'唐故招圣寺大德慧坚禅师碑铭并序',碑文为行书。额题'唐故招圣寺大德慧坚禅师碑',隶书。徐岱撰,孙藏器书,强琼刻。唐代的隶书也漂亮,因为是一个伟大的书法时代,不管是隶书、篆书、行书、楷书都好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慧坚禅师碑》,过去在招圣寺一个大和尚叫慧坚禅师,这是用唐代的行书写的一部碑文。碑额部分是隶书。书写这部作品的书法家叫孙藏器,孙藏器也是唐代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但是他淹没在更著名的书法家的光环之下。唐代一共200多大书法家,大书法家数的上名字的三四十个,孙藏器挺不容易的。慧坚禅师碑唐元和元年(806)刻立,一九四五年出土於西安西关机场,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此外,隶书做碑额的很少见,一般都是篆书。所以慧坚禅师选入围我们的展品也是带来了一股清风。

唐《楚金禅师碑》 民国拓立轴

书于贞元十三年(797年),书者吴通微,吴通微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楚金禅师碑的碑阳就是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写的,那么多宝塔碑的碑阴就是楚金禅师碑。楚金禅师就是多宝塔里边的大和尚,所以很厉害。书者叫吴通微,也是唐代书法家,他哥哥叫吴通玄。此碑不重法度, 有稚拙之态, 有些字因结体方扁,和以尚法著称的“颜徐”楷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唐《金刚经》经幢 近代拓本

唐宫教博士,员外置同正员,柱国,男,义廣,可骁骑尉等敬造金刚经经幢,经幢八面,书刻金刚经全文,为唐鸠摩罗什译本,书法劲健爽利,间有二王书风确为唐刻无疑。过去咱们陕西西京千佛寺里边的多宝塔和大方丈,这是为数不多的一个《金刚经》的经幢的拓片。我们平时看唐代的经幢都是陀罗尼经比较多,但是用《金刚经》做经幢的非常少,所以我们这回选了一个《金刚经》朱拓的八面拓片,也是让大家看看《金刚经》拓本的样子,这是现在的书法家石开先生写的题跋。这是朱砂拓。朱拓古代的不太多,现在很多。

唐《圭峰定慧禅师碑》 清拓立轴

唐大中九年(855年)立。存陕西户县草堂寺。碑高293厘米。裴休撰并书,柳公权篆额,邵建初刻字。《圭峰定慧师碑》在户县草堂寺,这一部碑特别出名,碑额是柳公权写的,裴休撰文。裴休是宰相,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很厉害的,裴休的书法特点跟柳公权很像。说明他们当时官员们跟优秀书法家交往比较密切,甚至合作做一部碑文。这是裴休唯一的一部碑文书法作品。后来地震以后就把碑给震断了。圭峰定慧禅师(780~841年),曾举进士,于佛学造诣精深,为华严宗第五代祖师。裴休(791~864年),大中六年(852年)任宣宗朝宰相。

唐《雁塔圣教序》 近代拓立轴

唐永徽四年(653年)立。共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后石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这两块碑是在大雁塔脚下门楣两个门洞两边,一个是从右往左写,一个是从左往右写,两块碑在一起,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俩撰写文章,同时都是褚遂良写的书法。从拓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花草纹就是这样子的,这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也代表了唐代绘画最高水平。碑现在还在大雁塔底下。这也是我们现在书法的爱好者学习褚遂良最好的范本和临摹的作品,褚遂良的风格尽在其中。

唐《诸葛武侯新庙碑》 清拓立轴

唐贞元十一年(795)立。圆额龟趺。通高237厘米,宽112厘米,厚29厘米,23行,满行37字,共计800多字。沈逈撰,元锡书。这是陈根远老师的藏品。是诸葛亮的新庙碑。在东汉以,到唐五六百年,武侯祠年久失修,最后为了在唐代重新立了一个武侯庙,然后刻了一块碑,在勉县定军山。采用的石头也不是长安的,是四川的石头。此碑较成都武侯祠的唐碑(刻于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早14年。为全国现存武侯祠石碑之首。

唐《王琳墓志》 近代拓立轴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颜真卿书。2003秋,洛阳龙门镇张沟村出土。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边长90厘米。32行,行32字。我们现在看到《王琳墓志》,是这一次展览30件展品里边唯一一件洛阳出土的石刻。为了配合颜真卿一生书写风格和他一生的书法历程,我们选了《王琳墓志》,是颜真卿33岁最早留世的书法作品。这回展了颜真卿33岁所写的《王琳墓志》,44岁写的《多宝塔感应碑》,71岁写的《颜勤礼碑》,这三种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截然迥异不同,也代表了颜真卿这一生的书法历程是跌宕起伏的,同时也是日渐成熟的。书此墓志时还是一名33岁的九品小官。年长位高的徐峤托并无名气的远亲颜真卿书志文,可说是慧眼识珠。《王琳墓志》是目前看到的颜真卿最早作品。

唐《李辅光墓志》 民国拓立轴

唐元和十年(815年)刻。崔元略撰文,巨雅书。共37行,满行36字。志石长92厘米,宽91厘米,为墓志中的巨制。为什么选择这一件作品?因为民国时期李辅光墓志就毁掉了,只有拓本能够佐证曾经存在。此碑书法是楷书中有行书的味道,符合唐代具雅,雅致、秀气、秀美。明万历年间出土于陕西高陵县界内。此志石书法法度严整且秀逸,劲挺又灵动。

唐《杨执一碑》 近代拓立轴

唐开元十五年(727年)立。碑通高300厘米,张说撰文,梁升卿书丹。张说一生历高宗、武周、中宗、睿宗、玄宗武帝,三为宰辅。梁升卿,唐开元年间名噪一时的书法大家,尤精八分。这部碑2010年出土于咸阳国际机场附近,现收藏于咸阳市渭城区顺陵文管所。也是我们陕西本地出土的唐碑的风貌。

唐《美原神泉诗序碑》 清拓立轴

唐垂拱四年(688年)四月立于陕西富平县,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碑高188厘米,宽65厘米,两面刻字。碑阳十七行,满行廿五字。篆书。《美原神泉碑》碑石原来在陕西的的富平,美原县就是过去的富平县,神泉就是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眼泉水特别的好,大家为了纪念就立一块碑,用篆书写了一些诗歌来记载这个泉水有多么的甜美、有多么的让人难忘,很浪漫的一块碑,它是正反两面。

唐《开成石经·周易》 民国拓立轴

《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大和七年十二月(834年),开成二年(837)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五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共刻114块碑石。这是《开城石经·周易》那一部分,我们国家古代的时候没有刻本的书,没有印刷的书,没有刻本的书的时候为了教学,为了让学子们能读书就刻成石经让大家去读、去抄、去临摹。

27唐《不空和尚碑》 清拓立轴

唐建中二年(781年)建于长安。徐浩书,唐严郢撰。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最后一件作品《不空和尚碑》是晚唐时期特别著名的书法家徐浩所写的书法,而且不空和尚号称是开元三大士,在密宗里边是特别显赫的大国师徐浩的作品。徐浩写此碑时已七十九岁,结法老劲,圆熟端庄。对于研究佛教密宗传播,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金石文字是古代书法极为重要、不可替代的载体。没有碑刻文物,没有拓本对唐代文字书法的再现,此间在中国书法五分之一发展历程内,楷、行、草书等基本定型过程中的起承转合、异彩纷呈,我们都基本难以了解。唐代的盛大,碑石已经铭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