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思明居士 2020-01-12

都说北京缺少“古味”,摩登高楼拔地而起,却失去了古都风韵。

要说欣赏古都建筑,我的脑海里最先出现2个字——南京!

南京是六朝古都,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1912-1949,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38年间,兴建了大量典雅宏伟的建筑。

漫步在南京的梧桐树下,转角看到颇具风格的民国建筑,时间好像静止了。南京的老建筑,会讲故事,为人们讲述历史的沧桑巨变。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幸亏一个“规定”,让“南京风格”独树一帜

很多人来到南京,都赞叹南京的建筑美而有特色。极大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几近完美地融合的西式建筑元素。中西合璧,毫无违和感。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部非常重要的城市规划,它的规定,深深地影响到南京民国建筑的风格。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南京颐和路

1928年1月,国民政府为了把南京建设成世界一流城市,专门设立的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会聘请美国建筑师、工程师为顾问,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制定了一部名为《首都计划》的城市规划。

1929年正式公布。其中一章是《建筑形式之选择》,明确规定南京的建筑风格:

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南京博物院

而后,在城市建设中,中西方的设计师,力图将中国传统的建筑造型和西方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

“新功能,旧形式”的原则,既符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要,又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貌,弘扬传统文化。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几处南京必去的景点,一窥中式近代建筑的精彩——

(一)中山陵

中山陵,以独具魅力的陵园风光而誉满中外。

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主义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灵寝榇暂厝香山碧云寺。1929年6月1日,遵照中山先生的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

他生前曾来到紫金山狩猎,看到这里背负青山,前临平川,便笑着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没想到,中山先生向国民乞“一抔土”,而国民给了他“一座山”。

中山陵沿袭了中国古代陵寝制度,但融合的现代理念,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不同于古代帝王陵墓的灰暗色调,中山陵简洁明快,庄重大气,蓝色琉璃与白色外墙的搭配,正如青天与白日的组合,给人积极向上的气息。

今天来到南京的游人,已不再把中山陵仅仅看成一座陵墓,除了凭吊伟人,还能欣赏自然环境的优雅、建筑设计之精巧。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中山陵整体建筑群,犹如“警钟”形

中山陵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根据山川形胜,精心布局,丰富了整个陵园的纪念意义。

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警钟”,象征着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唤醒民众

“警钟形”这一方案的设计者吕彦直,年仅32岁。他的应征图案,从40余份中外设计者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而专家给出的获奖理由是:此案全体结构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中轴线对称设计,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从牌坊到墓室,平面距离700米,高低落差约73米。从牌坊到祭堂共有392级台阶。

祭堂是一座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宫殿式建筑。祭堂前有华表,祭堂墙身细节,可见壁柱、额枋、雀替、斗拱能中国传统建筑样式。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虽然使用钢筋混凝土和石料制造,但细节都是仿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

祭堂采用重檐歇山顶,布满蓝色的琉璃瓦。而四角设计成四个正方形的方室,富有雕塑感和现代感。

墓室中,仿照拿破仑墓,设计成一个下沉的圆形大理石墓圹。中山先生的灵柩安放在这个墓圹之下。

为了满足人们瞻仰先生仪容的需求,墓圹内安放了一尊先生的白色大理石卧像,石像与先生身高一致。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孙中山先生墓室内景

(二)美龄宫

美龄宫,是蒋介石送给第一夫人宋美龄的生日礼物。

从空中俯瞰,环绕在美龄宫主楼周围的橄榄型车道就像一串珍珠项链,而美龄宫主楼就是项链上的蓝宝石。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蒋校长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爱意,简直羡煞旁人。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整个美龄宫就像是镶嵌着蓝宝石的珍珠项链

从外部看,美龄宫是一座东方风格的宫殿式建筑,歇山顶,蓝色琉璃瓦,红色的楹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美龄宫是一座东方风格的宫殿式建筑

二层有一个露天平台,周围有汉白玉雕花栏杆,每根栏杆都雕有一只凤凰,34根栏杆,34只凤凰。据说宋美龄的生日是3月4日。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二楼露台上的凤纹雕花栏杆

美龄宫的建筑材料都是钢筋混凝土,墙体内用了大量明城墙砖。中西合璧,让整个建筑坚固、实用、美观。

美龄宫共有3层,今天的游人可以通过参观接待室、办公室、卧室、客厅、饭厅、礼拜堂等,想象国民舞台上的大人物们在这里进出,上演的一幕幕历史变迁和人世兴废。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美龄宫内景,宽敞、美观、实用

(三)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南京大学的前身为金陵大学。

金陵大学是美国教会在中国创办的13所大学之一,校园里的主要建筑几乎都是美国设计师的手笔

南京大学是很多旅游者热衷打卡的地方,漫步在南京大学里,人们却觉得它充满中式美感,宏伟端庄。美国设计者试图让中国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传统空间中,接受完全不同的西方基督教的教育,可谓用心良苦。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金陵大学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北大楼、东大楼、西大楼、东北大楼、礼拜堂、图书馆等十余幢建筑。它们沿南北方向的主轴线布置,在建筑物之间安排绿地和广场,这种布局很有美国校园的特点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南京大学航拍(局部)

但建筑物都是青砖墙面,歇山顶,灰色筒瓦,建筑造型严谨对称,进深较大,窗户较小,显得封闭稳重,体现了中国北方官式建筑的特征

北大楼,地上2层,底下1层,砖木结构,是典型的中式建筑。正中央耸立5层高的塔楼,顶端采用十字形歇山顶,是西洋式钟楼的一种变形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北大楼

西大楼和东大楼造型相似,屋顶脊上加脊,中央高耸,展现北方建筑的恢弘大气。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西大楼

礼堂是仿照中国古代庙宇的样式建造。屋顶主跨为歇山顶,附跨为硬山顶。外墙用明代城墙砖砌筑。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礼堂(原金陵大学礼拜堂)

以上建筑都是美国人设计的。老图书馆,由中国设计师杨廷宝设计,地上2层,底下1层。中间是宽敞的门厅,两侧各有一个大阅览室,两层布局相似。

南京建筑美在底蕴:“采用中国固有形式”的命令谁下的?真有远见

校史博物馆(金陵大学图书馆)

南京:民国建筑大本营

民国建筑,是南京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据说已有30多处建筑(群)都成为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分享的中山陵、美龄宫、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旧址),是南京民国建筑中的一个类型,被称为“中国传统宫殿式近代建筑”,十分符合《首都计划》里所倡导的城市风貌。也是国人心目中最有“中国味道”的一种建筑类型。

而民国建筑的风格,不止于这一种类型。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具有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西方现代派风格,以及新民族主义风格的建筑,也很值得细细品味,以后我会写文章和大家继续探讨。

【延伸阅读】请点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