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瞿强:货币和信用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caiwei5416 2020-01-12

新浪财经讯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2017)”于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中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瞿强出席并演讲。

瞿强指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信用的内生性很强,你只要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会有很更多的债务跟上,然后贴现,变成货币。现在意义上的货币都是中国银行和商业银行的M2的意义,它一定意义上可以调控,它是外生的。

还有一个难题,货币到底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如果静态谈货币就是中性,它是一一对应的,信用绝对就不是中性的,这个事不能搞砸,它的扩张与收缩对经济有巨大的影响。如果把货币和信用概念统一在一起分析,这就是一个难题,如果拆开的话,这几个问题就可能能够得到一些解释。

以下为演讲摘编:

瞿强:谢谢各位,感谢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刚才张教授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他刚才给大家讲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这儿讲一个小的问题,自己在学习研究过程当中的一点困惑,讨论这个问题只能说困惑比较多。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货币和信用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货币和信用的关系,这是长期困惑的问题,我先介绍一下大家为什么困惑,在哪儿困惑,我们能不能有一点新的解释和思考,然后这些思考在理解经济波动和系统风险当中到底有什么应用?

关于货币和信用的关系,真的很困难。举几个例子。比如黄老师编《金融学大纲》的时候我曾体会了一下,我们教材当中能不能把金融和货币梳理一下,黄老师说这个不能碰,现在想想黄老师还是很严谨的,就是很难了。蒙代尔,人民大学聘他做客座教授,我们两个人喝点咖啡,那时候咖啡喝得特别贵,一块九,我说蒙代尔教授货币和信用到底是什么关系,怎么理解?他想了想,一回事,我说他跟黄老师是两个极端,但是都说不清楚。这让我比较奇怪,蒙老师的货币概念比较的传统。

我自己设计一个小框架讲货币和信用到底是什么关系,比如我们讲货币到底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信用的内生性很强,你只要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会有很更多的债务跟上,然后贴现,变成货币。现在意义上的货币都是中国银行和商业银行的M2的意义,它一定意义上可以调控,它是外生的。

还有一个难题,货币到底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如果静态谈货币就是中性,它是一一对应的,信用绝对就不是中性的,这个事不能搞砸,它的扩张与收缩对经济有巨大的影响。如果把货币和信用概念统一在一起分析,这就是一个难题,如果拆开的话,这几个问题就可能能够得到一些解释。

刚才简单谈货币信用上的,稍微悬乎一点,我放在系统当中,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我们对经济周期的波动。整个经济周期是一个庞大的信用,里面是纯粹从实物角度,还有从货币角度。不管多么复杂,一旦偏离了以后,它实际上调整了速度,它把所有的问题改成了速度了,因为它的价格都是黏性的,货币有缓冲,大家都很聪明调整过来,它把整个经济周期波动理解成一个价值和调整的速度问题。这个问题在哪儿呢?我觉得最核心的他们所有的分析框架就是总量分析,总量分析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对货币进行加总,他们感觉到这个问题,因为80年代包括Bernanke写过很多的文章,包括提到金融价格数等等都有很多的,但是都是让你有点不太满意,每一个词叫原罪,它一旦用货币进行加总,它突破不了对货币分析的一个关于经济的分析框架的总量。

怎么来突破这个呢?我后来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跳出来,对经济的结构它的周期波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我在2004年,金融危机没有爆发之前,凯恩斯想怎么能够增加对周期波动的理解,后来想,你实际上对经济的内在结构的理解一定要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当你这样考虑的时候,你的信用分析才能和结构性的,关于真实经济的框架才能连起来。主流经济学那块和信用连不起来。信用的不断扩张,导致生产的结构拉长,然后预期不能实现的时候,中间全部损失,损失完了以后,实体经济一损失,金融系统就出现危机。

讲一些政策的问题。

现在金融危机以后对信用,所谓惯用的信用、杠杆这块讨论的越来越多的。大家都觉得危机更主要的是因为事前有信用的扩张。这里翻了一下Kaufuman,这个图时间是在2004年,这是遇到危机之前的,Kaufuman就特别有眼光。他就说我们美国人从80年代中后期以后,你实际上是大量的借贷你如果把焦点都放在货币上,M1、M2、M3那儿看得问题不大,但是你要看整个社会的广义信贷规模,它是急剧上升的,因为你所有的贷款都是要换钱的,我们中央财政会兜,会分散,这到底是中国的特殊优势还是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再讨论。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整个社会债务规模扩张了以后,大家可能觉得有风险了,这时候它的衍生贷就扩展,大家觉得风险小了可以交易了,这里面一方面通过扩大信用可以加大风险。Kaufuman讲过一个印象深刻的话,我们美国人现在政府的高杠杆、高负债,这些债务的价值到底多少,我们怎么才知道它的价值,我们只能通过一次系统性的金融危机才能知道债务的价值,而这样的金融危机在今后的几年应该会到来。这是一流的分析师看问题,非常的犀利,而且逻辑简明扼要,很清楚。

刚才王老师讲了很多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我们从2010、2011年左右的占比,现在我们M2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短期当中信贷占的规模越来越高那就增加了风险。怎么去杠杆?中国有很强大的党和政府,应该问题不太大,在政治社会架构当中可以分摊,我们整个社会的很多收入分配问题。

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货币的度、可信用的度究竟在哪儿?二战以后,他们认为我们把物价搞稳定了,货币量就好了,而且理论上是分层的,物价稳定了因为其它所有指标经济可以良好运转,这个好像有一个共识,但是信用和债务的度到底在哪儿?他们觉得通过金融危机来反映它的渡,或者打一个提前量。比如预计中国,你杠杆太高,他觉得你在短期当中大幅度的超过历史均值就认为你有风险,你假设经济是匀速的发展,架设我们改革处在上升期,与技术的进步,叠加在一块,它就是比过去的评剧值就是高,如果按照历史平均值的话,你会把良好的发展势头按住。市场监管建立一个规则,然后有必要的弹性,设置有一个区间,这是我们探讨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