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寄生虫》又又又得奖了:「身份焦虑」到底戳到了谁心里?

 醉里且笑 2020-01-12

《寄生虫》又又又获奖了。

北京时间1月6日,韩国电影《寄生虫》拿下了,第77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大奖。

《寄生虫》获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导演奉俊昊上台领奖

在这之前,这部电影已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国际独立影片」、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等等。

被《时代周刊》评为2019年度十佳影片之一。

寄生虫 기생충 (2019)

拿奖拿到手软的《寄生虫》,可谓2019年必看的一部优秀作品。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直言“扎心”。

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戳到了谁的神经?

电影中,宋康昊饰演的父亲,和儿子女儿老婆住在半地下室。一次巧合的机会,儿子靠伪造学历来到朴社长家当家教,随后一家人通过非常手段,全部进入朴社长家中打工,成为富人家庭的“寄生虫”。

只是,一家人身上散发的“半地下室的味道”令社长难以忍受。“常在坐地铁的人群中闻到类似味道”,社长和妻子抱怨时,被穷人听到。

电影中,穷人与富人,地下室与豪宅,快乐与黑暗,产生鲜明对比,

阶层之间的界限和气味在电影中被不断强调累积起来的屈辱印记,促使穷人使用暴力。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关于“身份的焦虑”,一直是一个隐晦而真实存在的话题。

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里,人们只要付出相应的金钱便可以获得与富人相同的商品和服务,而这些商品被现代传媒赋予极强的符号性。

衣食住行,一切都在体现着身份与地位,于是出现了“割肾买最新iPhone”这种上代人根本无法理解的现象。

不断被商品和概念所诱惑,却始终无法摆脱出身的束缚,年轻人们自嘲“隐形贫困人口”,随着社会阶层的固化,这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身份的焦虑也愈来愈强。

关于这个问题,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本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是如何形成的?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写道:“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于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于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

人们为什么想在社会中谋求发展,追求显耀的身份?对此的回答几乎达成共识:祈财、求名和扩大影响

然而有一个不为权势规则所关注的字眼,更能准确地表达心中的渴求,那就是“爱”。

“被人注意,被他人关怀,被他人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如是说。

在势利社会里,一个身份低贱的人遭受的,比起物质层面上的贫困,精神层面上被人忽视、遭人白眼要更让人痛苦。

想获得更多的爱,这才是焦虑的根源。

物质生活的进步、财富的快速积累,使得人们对于自身的期望越来越高,世俗成功第一次有了社会公认的标准。

19世纪初,成功学的最早雏形——那些白手起家的英雄自传,以及讲述迅速发家享尽荣华的励志书籍便充斥了书架。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可以说是成功学的鼻祖。

《自传》中,富兰克林讲述了他爱拼才会赢的传奇经历——父亲是波士顿制蜡匠,他有16个兄弟姐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富兰克林从一个一名不文的年轻人变成社会名流,成为赢得各界尊重的成功人士。

成功学鼻祖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

“早睡早起,让人健康、富有、聪明”,“没有付出,便无收获”等等鸡汤警句,都出自富兰克林之手,成为19世纪乃至今日读者的座右铭。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现代社会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会赢得期待的身份吗?

吃到闭门羹的年轻人们用毒鸡汤作为回应:“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就住在罗马”、“世人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成功学鸡汤的短板显而易见:把所有成功都归因于个人努力、勤奋等某几个因素,让你误以为做到这点,人人都可以成为马云

看完什么都没改变,你的身份焦虑只会更严重。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分析了五种制约生计和名誉无法预测的因素:受变幻无常的才能的制约、受运气的制约、受雇主的制约、受雇主盈利原则的制约、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制约

每一项因素,其实都在制约着你的个人发展,比如运气这一点,远远比你想的重要。

为什么最焦虑的是中产?

当下的中国,几乎每个阶层都有对自身身份的焦虑。早在2011年,人民日报就发文说,中国进入“全民焦虑”时期。

2013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做了一次6027个样本的调查,近九成受访者认同“全民焦虑”已成当下的社会病,超六成受访者自认焦虑程度较深。

但随着脱离贫困,底层或许不是最焦虑的,城市中产才是。奋斗多年仍无安全感,这确实也是“top5阶层精英人士”的身份焦虑。

中国的中产者有多少?

按世界银行“每人每天收入或者消费10到100美元”的标准,超过5亿;按国家统计局“家庭年可支配收入9万到45万元”标准,中产家庭占家庭总数的24.3%;按社会学家“收入中位线的3/4到2倍区间为中产者”的标准,占人口的38%,近5亿(以上均为2015年数字)。

大致来说,中国有3.5-5亿的中产者。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有成就的中产阶层,最害怕跌落所处的阶层。

这种焦虑集中体现在教育上,教育随之成为避免阶层跌落的手段。

前段时间,有两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海淀家长不配有梦想》、《海淀家长对不起,顺义妈妈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梦想”》。

光看题目,你就能感到中产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严重焦虑,关于学区房、精英教育、国际学校、高尔夫球等等。

这点在《寄生虫》里也有体现。有文章指出,电影中代表上流阶层的朴社长住的房子在韩国算不上豪宅,他的IT公司也算不上财阀,现实中更接近创业新贵,不算富豪,只是中产以上的阶层。

他的家庭和穷人最初的联结点就是子女教育,朴社长的夫人表现出了对孩子教育的严重忧虑。

值得玩味的是,创业新贵的朴社长一家,依赖穷苦家庭做家教和家务,而穷苦一家也借此寄生富人一家。

到底是穷人寄生于富人?还是富人寄生于穷人?

如何应对身份的焦虑?

德波顿给出了五个应对方法,有哲学、艺术、政治、宗教、波西米亚等,实质就是创立一种新的身份等级,来对抗主流社会划分的身份等级。新的身份等级建立在为大众忽略的价值标准之上,显得更加珍贵。

以哲学和艺术为例:

用叔本华等哲学家提倡的“理性的遁世态度”去面对焦虑。“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事情上的观点充满了混乱和错误”,因此我们在渴求别人的赞赏之前,要搞清楚对方的观点是否真正值得关注。

追求真正的审美以应对主流物质的焦虑。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托马斯·琼斯所画的《那不勒斯的建筑》,这些艺术作品引起人们对于真正美的事物的追求,无一不包含着对价值判断方面占主流地位的物质标准的挑战。

名画《那不勒斯的建筑》

心理学家的书能给出更实用的方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在他的代表作《焦虑的意义》中,认为焦虑是人类的基本处境,适当的焦虑可以推动人前进。有焦虑便有活力,就像发烧一样,焦虑表示人格内正在激战。

他认为,人们知道的越多,会担心的事情也就越多。中产家庭正是因为想要跻身上流,才会焦虑。而这种焦虑会逼迫我们去面对威胁和挑战,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焦虑的飞行员会领先一飞冲天,因为比起等待危险上身的煎熬,危险本身便较不痛苦。”

罗·洛梅说,克服情绪的唯一方法,是用更强大情绪来应对,比如意识到焦虑的正面作用。

读的书稍微多点,你还能用更多学科的道理来回答这个困惑。

前几天看到经济学家周其仁的一段话,也很适合每个身处“身份的焦虑”的年轻人:

把在手的事情看得重一些,因为你可控;把不在手的事情看得淡一些,因为你不可控。我们的纠结经常是来源于你的目标和当下你可动员的资源不匹配。我从来都是对在手的事情全力以赴,你做好了在手的事情,信号会释放出去,机会会来找你。

不如和“身份的焦虑”和谐共处吧,做好手头的事情,其它都交给运气

好书课堂:
听马家辉解读名著

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腐蚀。读文学经典,就是借名家大师的智慧,丰富自己。

《一本好书》联合,从全球4000多本好书中,精选24本,邀请著名作家,人称“文坛梁朝伟”的马家辉老师为你解读。

《影响人生的24部文学经典》,带你从另一个角度读经典,帮助你在困境中获得力量找到方向在事业中高瞻远瞩步步为营在感情中追寻真爱珍惜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