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智深、武松是出了名的嫉恶如仇,为何会纵容李逵乱杀无辜的?

 几斤几两看看了 2020-01-12

说到水浒传里面武艺高强还喜欢打抱不平的梁山好汉,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鲁智深、武松和李逵,可是这三人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联系我们晴天外链

我们纵观这三个人的一生,鲁智深此人有勇有谋,他在上梁山之前原是做过官的,身为提辖的他,其实小日子过得很不错,整日都是过着有酒有肉有朋友的生活,偶尔教训一下地痞流氓,在当地的盛誉也不错,可是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喜欢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恶贯满盈的张屠户,于是忍不住出手教训,一时没有掌握住分寸,失手将人打死,不得不逃窜避难,最终上了梁山。由此可见,他杀人完全就是为了百姓打抱不平、除暴安良。

而武松这个人,他从小和自己的大哥相依为命,小时候一起吃了很多苦,都是大哥的照顾下才熬了过来,在他打死了只老虎获得功劳,终于当了个小官,可以报答自己的大哥时,自己的嫂子却在他外出时,联合奸夫杀了自己的大哥,可想而知他的愤怒,他用残忍的手段杀害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也完全是为了给自己的大哥报仇罢了。由此可见武松也不是嗜杀之人,只是血海深仇才杀了人,此后他每一次杀人也都是出于打抱不平。

武松和鲁智深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正面形象,他们杀人大多是出于自保或者是为了百姓打抱不平,不放过一个坏人,可是也不会去无缘无故地杀手无寸铁的普通人。

而李逵则有些太过于喜欢血腥暴力,胡乱杀人、滥杀无辜了。别的不说,就拿扈家庄为例,一夜之间杀光了全府上下男女老少几百口人,连刚出生的孩子都不放过,何其残忍。而在沧州他又杀了年仅四岁的小衙内,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何其无辜。

不少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个人这么喜欢打抱不平、惩罚恶人,为什么对偏偏对李逵这个手上沾满无辜鲜血的人这么纵容呢?难道说他们的替天行道只是说一说罢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大约是他们没有亲眼所见李逵杀人的恶行,对他的乱杀无辜毫不知情,也根本就不知道李逵的为人。

当李逵灭了扈家庄满门,杀害四岁孩子的时候,鲁智深和武松二人还没有上梁山,他们此时在二龙山上占山为王,和孙二娘几人一起过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潇洒快活的日子,他们对于外界的事情并不关心,连其他人轰轰烈烈地大闹法场,救及时雨宋江这样的大事,他们都根本不关心,更加没有去参与这些事,像李逵杀了多少多少人这样的小事,他们不知情可以说是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了。要不是直到后来三山聚义攻打青州的时候,他们面对着官府给予他们的巨大压力,必须另寻出路,他们可能永远都和李逵毫无交集。

二龙山面临强敌时,为了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他们又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才最终选择了加入梁山。而在他们加入梁山之后,如果李逵胆敢继续像从前那样肆无忌惮地杀人的话,嫉恶如仇鲁智深和武松必然不会放过他的,他们一定不会纵容滥杀无辜的暴行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发生的。

然而此时梁山上,武艺高强的好汉众多,李逵虽然智商不高,但也不是个傻子,他深知他们的武力值比自己高,不敢轻易招惹这些人,而且面对着这些曾经当过官的人,容易想到他自己原来只是一个管牢房的小吏罢了,运气好才上了梁山,多少会感到一些自卑,根本不敢像原来那样猖狂地杀人了。就是因为这样,李逵虽然喜欢乱杀无辜,但却由于没有在鲁智深和武松面前杀人,而最终逃过一劫,躲过了被他们绞杀的命运。这件事可以说有很大的偶然性在其中吧。

有人可能会说,大家都在梁山上朝夕相处,鲁智深和武松对李逵的事情怎么可能一点都没有听闻呢?这似乎不太合理吧?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李逵可以说是是宋江的头号迷弟了,整天围着宋江哥哥长哥哥短的喊,虽然宋江平日里对李逵嫌弃得不要不要的,但是在心里还是很喜欢李逵的,明里暗里都会护着他,连在李逵杀了扈家庄上下几百条性命之后,也只不过是让他将功抵过,这样轻飘飘地就带过了此事。

宋江毕竟是梁山的首领,手底下有很多高手,鲁智深和武松既然选择了投靠梁山,就必须给这个梁山老大一些面子,宋江要护着李逵,他们就不能揪着这件事不放了。所以他们可能听说过,毕竟没有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只要李逵不惹自己,看在宋江的面子上,他们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李手上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向来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和武松之所以没有杀了李逵来替天行道,简单来说大抵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一是自己没有亲眼看见李逵的滥杀无辜的残忍暴行。

二是看在宋江的面子上不去深究这些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