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老婆从古到今都是老大难问题

 昵称32353910 2020-01-13

在现代找不到老婆,在古代能找到吗?

经常有朋友跟我吐槽还是古代婚姻制度好,还在肚子里就能定亲了,哪像现在因为家里条件普通,颜值低20大几都没个女朋友。武大郎还能找到潘金莲,刘邦这个小流氓还能泡上白富美吕雉,朱元璋个刚还俗的和尚也能娶到马皇后,而且一夫多妻还能娶多个老婆!

找老婆从古到今都是老大难问题

现代的一夫一妻制更多的是在保护普通男性,让普通男性都能娶上老婆。古代绝非一夫一妻制,而是妻妾制,有点钱的地主就可以娶大量小妾;男皇帝如唐玄宗后宫数量甚至达到数万人之多,中底层男打光棍是必然现象。在明清时期,江南富庶之地女多男少,而普通州县的城镇中,除去大户人家的男主人拥有多个妾室外,其余谈不上一对一,普通城镇人家的孩子较为轻松可以娶到乡下女子。但城市也有贫民,颇有几个娶不上媳妇的。而较为贫困之县及乡下很多地区,鳏夫太半。自古以来,穷地方的男子娶不上媳妇就是常态。明朝人口统计,男性人口远多于女性!古代社会的底层男,能吃上饭,就是晴天。

找老婆从古到今都是老大难问题

清代人口数据分析

清代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从康熙十八年(1679) 的1.6 亿增加到宣统二年(1910)的4.36 亿, 但人口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预期寿命也非常低,人口再生产依然是处于传统的高出生、高死亡的状态, 出生预期寿命可能低于30岁。根据家谱资料的研究结果显示, 18 世纪十五岁男子的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38 岁。李中清等根据辽宁户籍登记资料发现,清朝1-5 岁年龄组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是35岁, 女性是29 岁。到了1920 年代,中国农村人口的出生预期寿命也仅仅为24岁。根据寇尔-德曼的模型生命表,在出生预期寿命为30 岁的情况下, 40%的人会在10 岁前死亡, 50%的人在20 岁前死亡, 这意味着近半数的人在进入婚姻状态之前就死去, 无法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

清代的婴幼儿死亡率估计较为困难, 但总体上期间婴幼儿死亡率处于很高的水平。由于清代皇室族谱对女儿和早殇儿童的登记较为完备, 李中清等对皇室族谱的研究显示, 清代婴幼儿的死亡率为100-400‰ 。而在1774-1873 年间辽宁农村孩子中(1-5 岁), 女孩死亡率为316‰, 男孩为266‰ 。民国以后区域性的人口调查增多, 20 世纪三十年代许士廉估计婴幼儿的死亡率在250‰左右。四十年代初, 呈贡男性婴儿死亡率为212.1‰, 女性为211.1‰ 。

早婚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人口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 仅仅是女性早婚,而男性有不少人是在30、40 岁才结婚, 超过5%的男性甚至终生未婚, 受高死亡率影响, 丧偶发生的可能性很高, 这都会对生育后代产生消极影响。

已有的历史人口学研究表明, 尽管具体的数值有所差异, 但在清代以至民国, 中国人口的死亡率处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婴幼儿死亡率尤其高, 人口的预期寿命短暂。在高死亡率面前, 传嗣的难度大大增加, 延续香火的理想与人口高死亡率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冲突。

清代人口总量快速增长和极低的预期寿命这两个宏观层面的特征, 似乎同时作用于微观家族人口的繁衍上。通过观察家谱的世系图很容易发现, 家族中有些支脉拥有数量庞大的后代, 人口数量快速增加, 而有些支脉则人丁稀少, 逐渐绝嗣。人口繁衍的机会在各个支脉之间并非均等分布。在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的同时, 绝嗣现象却普遍地发生, 这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现象, 让我们推出这样的假设:即清末规模庞大的人口, 可能就只是清朝初期一小部分人的后代, 而清初的1.6 亿人中的绝大多数, 在后来的两百余年间, 都陆续绝嗣了。这就意味着传嗣的理想对于大多数人可能都是难以实现的, 只有少数人能够拥有自己的后代。

对于中国的历史人口研究, 家谱作为一种长时段的人口记录, 通常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记载, 适合用于长时段的人口分析。然而, 和其他历史人口学资料一样, 家谱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对女儿和早殇儿童漏记的问题

用《松源魏氏宗谱》进行分析。松源镇地处福建西北山区, 地形相对封闭, 属于河谷盆地, 受外界影响较小。魏氏宗谱最早编修于明代正德八年(1513 年), 其后历次增修, 民国六年(1917) 进行了第五次增修。

从1650-1917 年, 魏氏家族整个家族是逐步扩张的。在1650-1770 年间, 该家族的每二十年新生男子数从初期的16 人逐渐增加到100 人左右, 1770 年之后每二十年新生男子数稳定在80-100 人。

找老婆从古到今都是老大难问题

松源魏氏支脉存活率

松源魏氏在经历第一代繁衍后, 淘汰了43.8%的支脉, 即有超过四成的支脉绝嗣;至第二代则淘汰了62.13%的支脉, 第三代淘汰了71.60%, 可见, 三代之内, 松源魏氏的大多数支脉的香火已断,支脉被淘汰的速度非常快。之后由于存留的支脉总数较少, 因而绝嗣的速度逐渐放缓。能繁衍5 代的支脉, 大多数已经成为魏氏家族中的人丁兴旺的大支。延续香火对于这些大支而言, 变得相对容易。直到最后观测时间1917 年, 初期的169 支脉中的86.39%已经先后绝嗣。

这就意味着, 在经历267 年的繁衍竞争之后, 最后只有13.61%的人能够有自己的嫡系后代。

在整个繁衍历程中, 魏氏家族共生育了1360 个男性, 而这1360 个男性并非在各个支脉中平均分布。从表1 的累计百分比一栏可以看到, 占74.56%即将近3 / 4 的支脉只有5 个人及以下, 这些人丁稀少的支脉面临绝嗣的可能性很大;而人数能达到26 人以上的支脉只有7.69%, 这些人口众多的支脉属于繁衍过程中的胜利者。少数优势支脉占据了大量的人口, 而大多数的劣势支脉占据比重很小的人口比重。人口在各个支脉之间的分布严重失衡。

找老婆从古到今都是老大难问题

现在人口结构中,男女出生比例如何呢?

2010年第六次⼈⼝普查,第⼀胎男⼥⽐例是最均衡的。⽣育数量越多,男⼥⽐例失衡越严重:第⼀胎男⼥⽐例是113 ⼆胎的男⼥⽐例是130 第三胎,男孩:⼥孩的出⽣⽐例⾼达161:100

找老婆从古到今都是老大难问题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

执行国家独生子女政策最有效的地区,性别比一直正常;剩男最严重的地区,正是超生、多子女地区。

找老婆从古到今都是老大难问题

1990年的人口普查也同样证明,多孩的性别比依然严重!

我们再来看一个从1982年到2010年,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第一胎的性别比是合理的,且越来越趋于平等,而多胎的性别比愈发的严重,达到了158!也就是二胎,三胎的男性越来越难寻找到女性伴侣!

找老婆从古到今都是老大难问题

所以,放开二胎制度,有可能会加剧男女比例失衡!

参考资料:

陈熙《延续香火的理想与普遍绝嗣的现实——基于家谱的人口数据》

侯杨方. 中国人口的传统死亡模式———以明清江南地区两个家族为个案的历史人口学研究[J]. 载于李中清,郭松义,定宜庄主编. 婚姻家庭与人口行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劳伦斯·斯通. 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M]. 刁筱华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1.

李中清,王丰. 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和中国的现实(1700-2000)[M]. 北京:三联书店,2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