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人们都说宋高宗是杀害岳飞的主谋,这不假,但宋高宗杀害岳飞的直接动因是什么呢?是一场未遂的兵变。如果不是那次未遂的兵变,宋高宗也未必会那么惧怕手握重兵的武将。再怎么着,岳飞顶多会被罢官,也不至于死于非命。 ![]() 公元1142年1月27日,南宋王朝的监狱内,一名重犯即将被处以死刑,当这个消息传入民间的时候 ,老百姓并不是拍手称快,而是痛哭流涕,替这个人喊冤叫屈,狱卒甚至冒着被全家灭门的危险,偷走他的遗体,背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为他安葬。这个在在朝廷眼里犯了死罪的人。在老百姓心中。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功臣。是忠义和勇气的象征。他的名字叫岳飞。 让我们把时间倒流到北宋年间。公元1103年岳飞出生在河南汤阴。他家祖上世世代代务农,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本来该在家种田。岳飞天生身强体壮。如果种田,瞎了材料。根据史书记载,他天生神力,十来岁的时候,就能拉开成年人才能拉开的强弓,而且他非常擅长骑射。一个退役的高级将领周侗看中了他,教会他十八般兵器,鼓励他到战场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 1125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和北宋开战。岳飞入伍后效力于抗金名将宗泽的部队。宗泽是周侗的老部下,他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比较强。他带领的宋军跟金军战斗多次,从来没有失败过。在宗泽的部队,岳飞的表现很棒,经常带着几百人敢跟几万人金国人打。每一次,都是他自己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像砍西瓜一样砍掉敌人的脑袋。 但是,宗泽和岳飞这支部队的胜利,并没能挽救危局,一木难支。其他的宋军部队一败涂地,北宋王朝很快土崩瓦解,皇帝的家人大多当了当战俘,这件事被称为靖康之耻。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岁月,侥幸躲过一劫的是皇帝的第九个儿子,他在河南商丘登基成为宋高宗。慌慌忙忙又建了一个朝廷,这就是所谓的南宋政权。南宋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打到家门口的金军,皇帝面临可以选择的方式有两种。要么反抗,要么求和。 ![]() 奇葩的是,宋高宗两个都不选,他叫部下抗击金军,自己跑到南方去躲起来。如果打赢了,那就回来,如果打不赢。那就向金国求和。岳飞看不起这样的皇帝,直接上书请求宋高宗不要逃跑。应该御驾亲征,鼓舞士气。一口气打垮金军,收复失地。收到信后,宋高宗颜面尽失,非常的生气,说岳飞越级越权。然后把岳飞撵出军队。他的意思是,就你岳飞厉害,不知道天高地厚,竟敢来教训天子。 岳飞一点儿也不气馁。象征性地跑回家乡,躲避了一段时间,又跑到前线去打仗。宗泽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再次接纳了他。民间传说中的岳母刺字,就是讲的这次岳飞离家之前,母亲为了那鼓励他,为他在背部刺下了精忠报国。 ![]() 岳飞的心态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宋高宗的心态,已经坏透了。事出有因,因为在1129年,南宋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两个部队将领,认为宋高宗宠信奸臣和佞臣,拒绝提拔立下了战功的自己,而是提拔那些会溜须拍马的小人,将领非常的不满,就带兵逼迫宋高宗交权。宋高宗吓坏了,劝他俩,也劝不动,哄他们,也哄不好,就差没有下跪求饶啦。皇帝觉得大势已去。一度宣布退位。还好,终于皇帝的将领韩世忠前来救援,及时镇压了叛军。让宋高宗重新登基。 武将叛乱这件事,在宋高宗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宋高宗第一次意识到,能够方便,快捷,轻松要自己命的,并不是金国,而是手下的将领。这次武将兵变之后,宋高宗为了保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保证生存权的愿望超过了收复失地的愿望。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不惜宰掉所有武将。只是现实情况不允许,因为宋高宗还需要他们来抗金。 ![]() 1130年,金军再次大举进攻南宋。宋高宗这次不再往南边跑了,干脆直接坐到船上,逃到海上,什么时候金军走了再回来,这个月不行就下个月,今年不行就明年。为了让这位下海皇帝早日上岸。宋朝的几个老将把命都拼上啦,就拿韩世忠来说吧,带着不足一万人的小部队,硬着头皮去跟金军打,把金军打跑。 岳飞也出了不少力,他在上司已经卖国投降的情况下,自己带着少得可怜的人马,一边收编逃兵、山贼、土匪。一边跟金军战斗。挡住了金军的铁蹄。在这些宋军将领的拼死抵抗下,金军没能顺利打到南方。抢劫一通就溜了。已经被吓得尿裤子的宋高宗,在海上摇摇晃晃啦已经几个月了。总算可以安稳到了岸上。宋高宗重赏了韩世忠和岳飞,并把大量军队交给他们两个指挥。他特意给岳飞的部队题词,鼓舞士气。 ![]() 岳飞没有让宋高宗失望,之后他几次带部队北伐,收复了大片失地。把金军打得丢盔弃甲,训练出一支非常能打仗的岳家军。成为南宋最有战力最强的武装力量。就连金军都发出感叹,怕岳家军。表面上看,南宋的局势一片大好,皇帝和武将的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暗流涌动。宋高宗从来没有忘记,被金国俘虏的两个皇帝人质,一个是自己中的父亲,另一个是自己的哥哥。 宋高宗最害怕的是。如果岳飞等人把金国逼急了,金国人直接撕票。自己就落得个借刀杀人杀亲人的骂名。更害怕金国万一扶持哥哥当傀儡皇帝。那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何在?宋高宗的内心深处,是非常希望跟金国求和的。 ![]() 同时,岳飞的势力,在几次的北伐战斗中,在迅速壮大,宋朝五分之三的军队都归他管。宋高宗怕他万一有不忠的念头。估计自己看不到太阳出来就死了。岳飞曾经上书,敦促宋高宗早点儿确定皇帝的继承人。以免金军打来,没有皇帝。这件事引起了宋高宗的警觉,他怀疑岳飞有干涉朝政的野心。 有个人正确读出了宋高宗的心思。这个人就是主张议和的宰相秦桧。秦桧屡次刮耳边风。让宋高宗剥夺韩世忠的兵权。正在拼命北伐,已经打到北宋首都开封附近的岳飞,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然后调离了部队。岳飞撤兵时感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 秦桧本来是想,把韩世忠和岳飞都干掉。但韩世忠在军官叛乱的时候救过宋高宗的性命。出于感激,宋高宗还是决定让韩世忠安享晚年。秦桧向宋高宗告发说,岳飞被解职之后,曾写信叫他的儿子和部下起兵不忠,逼迫皇帝恢复他的兵权。依照南宋的法律。所有涉案人员,全部处死。 听说秦桧要干掉自己的战友岳飞,韩世忠暴躁如雷,直接冲入秦桧家。直言要他拿出岳飞不忠的证据。秦桧说出了那句千百年来,人尽皆知的名言“莫须有”。于是岳飞之子和他的部下被杀,几个月后,岳飞也被害。 ![]() 很多人都觉得,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凶手。如今中国的大多数岳王庙,都有秦桧的跪相像。日复一日受到游客的唾骂。读者朋友,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应该明白,从当年宋高宗开始猜忌岳飞起,岳飞就已经在劫难逃啦!秦桧只是按照宋高宗的意图执行命令而已。岳飞死后,南宋和金国,成功签订了停战条约,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并将岳飞收复的失地割让给金国,史称“绍兴议和”。 宋高宗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虽然赔钱赔得又丢人。但是,以后就能够过上太平日子了。不用再提心吊胆啦!如果非要给这段太平加个时间限制,宋高宗希望是一万年。但金国表示一万年太久,20年已经是极限了。公元1161年,金国单方面撕毁合约,60万大军南下攻宋,把一心求和的送高中的嘴巴,打的啪啪响。 ![]() 岳飞和韩世忠,一个已经被杀死,另一个已经老死。几十年来,武将受到压制,宋军的战斗力大不如前。金军很快就逼近了都城,宋高宗又玩起了老招数,坐船逃去海上,下令解散朝廷。还好,朝廷里面有几个非常厉害的文官,危急时刻,以武将的身份带兵抗敌。 他们一边安抚已经吓得拉了一裤子的宋高宗,让他不要只顾得逃跑,一边针对金军不习水战的弱点,赶制新式战舰,争取在水面上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阻挡金军的攻势。终于把金军打退了,一直想一心议和保命的软蛋皇帝,再也没有脸面回来执政了,决定提拔接班人,宋高宗太窝囊,被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一辈子没有子嗣,绝了后。最后只能在旁族中选择一个老实的,便于控制的人接班。这人就是南宋的第二个皇帝赵奢,也就是宋孝宗。这个宋孝宗,也确实很孝顺,把宋高宗当作自己的亲爹伺候着。签订合约这种东西,是不值得相信的。之所以能够和谈,是因为双方力量对等。只要没有实力,不去发展自己,无论选择主战还是选择求和,都避免不了灭亡。 因此,如果不是那次未遂的兵变,宋高宗也未必会那么惧怕手握重兵的武将。岳飞大不了被罢官,也不至于死于非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