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昌彼得:古籍版本鉴别杂谈

 闻道山人 2020-01-13

清乾隆初年常熟孙从添著《藏书纪要》一卷,其中有鉴别一篇,他说:

“夫藏书而不知鉴别,犹瞽之辨色,聋之听音,虽其心未尝不好,而才不足以济之,徒为有识者所笑,甚无谓也。如某书系何朝何地著作?刻于何时?何人翻刻?何人底本?何人收藏?如何为宋元刻本?刻于南北朝何时何地?如何为宋元精旧钞本?必须眼力精熟,考究确切”。

鉴定古籍的版本是从事图书馆探访及编目工作、或有志于搜集古书的所必须具备的专门知识。照说一部书的出版,古代也与现代一样,有刻本的序跋、或出版的题记,坊刻本则有扉页牌记,载明出版的年代与出版者的姓名或书坊名,一查即知其书的出版人与出版时地。但因中国的出版事业上千年的历史,所出版的图书,真可说是浩如烟海,经过历史上无数次的兵燹水火灾害及虫蚁的侵蚀,大多损毁了,偶有幸存的或残缺首尾,或前后脱落,已无从查知它刊印的年代及出版者的姓名。尤其是自十六世纪明代嘉靖年间以后,因为宋刊古本成为一般藏书家极力搜求的对象,然传世稀少,故书价节节升高。史学家王世贞为了要购一套元赵孟頫旧藏的宋版前后《汉书》,将太仓的一座田庄出售才能得到。此部宋版在崇祯年间被常熟钱谦益化了一千二百金从商人手中买到,后来辗转经过四明谢三客收藏,清被进入内府,乾隆皇帝曾予御题,著录在《天禄琳瑯书目》。嘉庆二年乾清宫不慎火灾,天禄琳琅藏书悉付一炬,此套宋椠也被六丁收去,永绝人寰了。 

嘉靖末另有一位华亭人朱大韶,曾当过南京子司业,性好藏书,尤其喜爱宋版。据清吴翌凤《逊志堂杂钞》记载,朱氏探访得知苏州有一故家,藏有一部宋椠袁弘《后汉记》,系递经宋陆放翁、刘须溪、谢枋得三位名家手评,极欲得之,惟对方不肯售让,经过中介几度的磋商,乃以他的一位美丽的侍婢与之交换,因为不如此得不到那部宋椠孤本。此婢临行前在墙壁上题了一首七绝云:

无端割爱出深闺,犹胜前人换马时。他日相逢莫惆怅,春风吹尽道旁枝。

朱大韶虽说如愿地得到了宋版书,但却失去了一位具有才华的美婢,他见诗后不无惋惜。此种不近人情的事,传为书林间的美谈,但可看出前代藏书家酷爱宋版几至若狂的程度。传世的宋椠古本既少,而价值却高,于是坊间不法的商的商人有存心伪造假宋本以图厚利者。

史记      宋建安黄善夫刊本

杭州高濂在明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出版他所著的《遵生八笺〉,其中第六笺《无间清常笺》三卷。讨论赏鉴清玩的雅事,谈到他所知见当时坊贾造作假宋版的种种情形。他说:”近日作假宋版书者,神妙莫测,将新刊模(摹)宋版书,特抄微黄厚实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糊背方簾绵纸,或用孩儿白鹿纸,卷筒用槌细细敲过,名之曰刮,以墨浸去臭味印成,或将新刻版中,残缺一二要处;或温熏三五张,破碎重补;或改刻开卷一二序文、年号;或贴过今人注刻名氏留空,另刻小印,将宋人姓氏扣填两头角处;或妆茅损,用砂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痕,以灯火燎去纸毛,仍用草烟熏黄,俨然古人伤残旧迹。或置蛀米柜中,令虫蚀作透漏驻孔。或以铁线烧红虔(鎚)书本子,委曲成眼,一二转折,种种与新不同。用纸装衬绫锦套壳,入手重实,光腻可观,初非今书仿佛,以惑售者;或札伙囤,令人先声,指为故家某姓所遗。百计瞽人,莫可窥测,多(矇)混名家,收藏者具真眼辩证。“从这段资料来分析,万历初年造作假宋版的方法不外两种,一种方法利用存世的覆宋刻书版,用仿古的纸墨来刷印以冒充宋刻;一种是将已印成的近代刻本变造伪充。

因为自正德嘉靖以来,宋版书受到学者及藏书家的重视,不少藏书家访到珍贵的宋版,将之摹刻覆印而使之广为流传,最脍炙人口的如嘉靖四年苏州王延喆覆刻宋黄善关《史记》三家注本,嘉靖二十八年吴郡袁褧覆刻宋广都裴氏本以及覆蜀刻唐人文集与覆南宋书棚本唐人诗集等等。这类覆宋刻的书或版,万历初尚多流传存世,坊赏得到了这类书或版,就利用造假以获暴利。为取得人的相信,或结伙骗人,一人放空气说某人得到藏书家所遗留的某宋本,使人误信为真,前往访购。这类作伪的情形,到了后代,愈演愈烈,不仅为宋,伪元、伪明,方法则千奇百怪。北平琉璃旧书店的情形,笔者不清楚,而南京夫子庙一带的旧书店则略有所知。旧书店大都雇用有一二位修裱的技工,倘店东自己不懂版本,则往往聘雇一位能懂版本的人,从他所整批收购的旧书中,挑选似宋似元的古书,指导如何造假。笔者在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特藏组服务时,有一位同事叶仲经先生,即曾在旧书店工作甚久。直到民国廿二年中央图书馆筹备处成立时,才被蒋慰堂先生请到中央图书馆担任版本鉴定工作,笔者与之共事三年,从其口中略知南京书坊造假情形,此所以中国传世的旧籍一经过估人之手,往往改头换面,大多失去了本来面目,增加了版本鉴定的困难。

史记      明嘉靖四年王延喆覆刊本

因为宋元古本书价昂贵,坊间伪造的风气盛行,藏书家为了提供他们的收藏经验以供同好们参考,于是发展成珍贵鉴订一派的书志学。溯其渊源,则是仿自书画的赏鉴。在南北朝时代,法书名画因受到文人学士的重视喜爱,乃有专事评鉴的著作出现,如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梁庾肩吾的《书品》、陈姚最的《续画品》等等。这类早期评鉴书画的著作,初不过是仿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的方式,品评古书画家伪劣高下。到了唐代才渐渐衍为赏鉴的形式。唐玄宗时代窦臮撰《述书赋》,所谓“印验则玉斵胡书”,记述收藏家太平公主等十一家的印章,为赏鉴的萌芽。唐宋有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十卷,其第十篱论鉴识收藏阅玩,第一篇叙自古跋尾押署,第十二篇记自古公私印记,第十三篇论装褙裱轴。张氏又别撰《名画猎精》六卷(今传本三卷,不全)、《郡斋读书志》著录此书说:“论画法并装褙褫轴之式,鉴别阅玩之方”,皆在讨论画人及画法之外,兼记叙收藏的印记及卷轴装褫等外形,开书画赏鉴定一派的先河。其后递相祖述,到了明代发展成全然不论书画的本身,只记录其中的题跋文字、收藏印记的纯赏鉴一派,如朱存理的《铁网珊瑚》、汪珂玉的《珊瑚网》、张丑的《清河书画舫》等书皆是。明清之际,古本书既为藏书家所宝爱,于是遂有仿书画赏鉴的前例亦倡为版本赏鉴者,最早的当推清初钱曾的《读书敏求记》。钱氏自他所藏书中遴选若干精本各撰写一篇解题,编成《述古堂书目题词》,后来改名为《读书敏求记》。这部目录有异于中国自《别录》、《七略》以来的传统目录、他不叙介书的作者及内宾,但讨论缮写刊雕的工拙。《四库总目》称许他“述授受之源流,究之缮刻之异同,见闻既博,辨别尤精,但以版本而论,亦可谓之赏鉴家矣”。

文选     宋绍熙庆元间广都裴氏刊本

其后、乾隆四十年于敏中等奉诏编昭仁殿所藏善本书,成《天禄琳琅书目》十卷,嘉庆三年彭元瑞又奉敕整理昭仁殿续集的善本书,成《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二十卷。这两部书目也仅详载版本槧梓的年月、刻印的工拙,及收藏家的题识印记,凡遇伪宋版,将其作伪的情形详予记载。是后的藏书家撰写藏书志,更递事踵华,而赏鉴之精,考订之密,后来者居上,成为乾嘉以来目录书的主流。这类赏鉴书志在记录所藏善本各书的版式行款、刻工、避讳字、刻书的牌记、装订型式、前后的序跋,收藏家的题识观款、印记以及刷印的纸墨、书刻的字体与刊雕的工拙等等,皆可供我们对于版本鉴别的参考,尤其是近代所出版的各类版本图录,更是我们鉴定版本必须勘对的资料。


文选     明嘉靖二十八年吴郡袁褧覆刊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