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产生工业项目建设动机的五大因素

 百战归来 2020-01-13

不断找寻机会,才会及时发现机会,适时把握机会。业主方在把握存在的真实需求、业务热点和用户痛点基础上,基于对某行业事件、趋势与结构等的持续观察、系统思考和反复推演,形成一种对未来趋势的预见或者所谓洞察力,发现了一个自己能够参与进去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窗口,产生了创建理想工厂的投资动机。

业主方产生工业项目建设动机的因素主要出自以下五个方面。

1.需求动因

德鲁克说:“鞋匠的存在是因为有人要穿鞋,不是因为鞋匠要赚钱。”需求是永远存在的,人们虽然说不出口,但总是希望“付出少一点、得到多一点”,总在等着被满足、被服务,并且这种等着被满足、被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着、强化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久才能看得深。有价值的工业项目建设投资,不是复制其他工厂,而是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观察,挖掘顾客/消费者/用户表面行为背后的内在诉求、用户体验背后的心理需求,站在顾客/消费者/用户的立场上去发现问题,从帮助他人追求快乐与逃避痛苦的美好、正确愿景出发去定义问题,找到对问题最有影响力和杠杆作用力的那个根本性因素,通过采用新组合、新技术的创新落地,从跨行业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创造新需求:

(1)在“吃、穿、住、行、用”传统五大需求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消费结构向中高端升级变化的态势下,在新的体验中,感知到了用户不断增加和升级的安全、健康、美丽、快乐、舒适、时尚、方便、高效、趣味、自然、环保、节能、隐私、张扬、个性、智能等的需求特征,这些需求可能属于功能性、情感性或社会性的,按照这些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供给,来培育新市场。

(2)发现了高成长性产业发展机会或大公司看不上眼的新兴市场,独到地突破路径(模式)依赖,创意地满足用户尚未被满足的“七情六欲”需求,精准抓住当代年轻人、老年人和困惑中年人等的精神及生活需求。

(3)实现上层组织的发展战略:解决集团公司某战略性工业产品所需原料、零配件的供应问题,成为撬动集团公司既有主要业务的杠杆。应某个园区规划的需要,为毗邻大企业、大项目等产业链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料、元器件、配套产品和辅助配套服务建设(如:蒸汽提供、气化岛、空分岛、机修、污水处理等),针对某产业链进行补链、延链,将产业链、产品工艺链肢解、分拆以便见缝插针,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寻求发挥各自优势互补性合作的“经济联合体”,实现一体化发展,或者横向联合投资开发。像美国的一些饲料厂那样,被一些合作社或养殖户租下来做合同制生产,或者成为一个产业链企业集团的一部分,饲料由集团内部的养殖单位消耗。另外,新的法律或政策的出台,带来了新的问题;解决国家或某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问题有待解决的诉求。

(4)研究、确认不同用户群的共性,针对共性需求投资建厂。

(5)致力于关心并解决世界未来发展的问题,改善人类日益疲惫的命运,改变人类生活工作方式,弥补自然和社会的瑕疵。

以上所述中的“需求”,是研究者用心感知到的用户真实需求,不是仅由用户嘴上说出来的需求,是愿望与现实的结合、技术性与经济性的结合。一些需求,需要研究者亲身用心去体验。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产品总是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基于此种考虑的没有任何创新的纯复制式非理性工业项目跟风投资应谨慎选择。

2.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是基于资源满足或创造需求,例如:

(1)发挥独特的资源(包括组织基因)优势,充分发挥自己创造奇迹的能力,弘扬传统技艺或独特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开发和发展自己有主导竞争力的领域,研制生产具有地方或企业特色的产品。

(2)将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如: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或设备与当地的优势资源相组合。

(3)某地发现了某种新的资源;附近大工厂有可利用的废气、废液、废固产生。

3.技术动因

技术创新始终支撑着历次工业革命的经济变革,颠覆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重塑着人类世界。一旦有了颠覆性技术产生,原有一大批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就会被淘汰。技术动因是基于方法满足,创造用户需求:

(1)将在医药、化工、半导体、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生物基化工等行业进行的基础性创新型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原理性突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信息安全硬件产品、新型增寿产品、新型节能材料、新型储能材料、新型节水技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或成套装备、气候解决办法。

(2)就像给人力车加上了燃油动力形成新供给那样,利用比它最相近的产品好上若干倍的专利(专有)技术,创造精加工、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新产品,创建新工厂。

(3)在接近前沿技术(例如: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可穿戴设备、高级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激光、增材制造(3D打印)、变形制造、微制造、合作设计制造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的应用或配套方面发现了有可延续的长期利益、值得投资建设工厂的价值,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

(4)把成熟技术或集成技术应用到新兴市场、新产品,发现赚取利润的黄金通道。

(5)通过研究已经存在的不同技术、产品或物件的结构、功能特征,将它们进行搭配、混合、融合、复合、整合,创造出全新的产品。美国有一家公司利用科学家对视力研究的原理发现,人的眼睛是一个通道,真正成像是在脑子,盲人眼睛坏了,脑子没坏,另外找到一个通道,他就能看见世界。经测试发现,舌头底下最敏感,做成电子冰棍,含着,两个摄像头,3D的影像一进去,就看见世界了。

4.思维动因

通过从自然、社会现象中得到的启示,悟出新的道理,发现新的规律,采用不同形式独出心裁的创新思维,创造新的产品,产生工业项目投资动机。

(1)求异

设想从颜色、尺寸、形状、结构、功能、实现方法和整体体验、个别体验等方面,追求与现有竞品或者传统产品的不同,创造新的价值。

(2)求优

根据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管理者并没有努力争取最优化,在找到第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后,就不再继续寻找其他方案了,他们就心满意足地采纳了。这启示人们,可以从更能增强用户在“安、精、好、快、省”等方面的体验上,追求与现有竞品或者传统产品的不同,创造新的价值。

(3)逆思

基于用户需求,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本质思考,用对立的、看似不可能的办法,从不可能中探索可能性,对现有竞品或者传统产品的思维进行逆向思考,打造产品及服务创新。强者的不屑,是弱者的机会,沿着那些拥有资源者不屑的眼光,可能会产生更有价值工业项目建设投资的动机。

(4)重构

分解用户每一方面、每一细节上的需求点,对现有竞品或者传统产品进行重构。

(5)综合

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将上述几种思维形式中的某几种加以综合运用,获取新产品的灵感。

思维动因的成功,是对思维僵化者的淘汰。

5.人才动因

基于技术、销售等人才带来的价值,产生工业项目投资动机。

以上动因中,需求动因是从需求到技术、资源、思维、人才,其他动因则相反。不过,需求、资源、技术、思维、人才等动因对于投资项目发起人/出资人来说,都属于外部的刺激,都必须最终与投资人内在的需求相契合,才能成为产生建设动机。


注:本文已发在《项目管理评论》网站http://www./public/index.php/Home/rw/rw2/id/8035/cate_id/2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