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都到底有多精致?

 真友书屋 2020-01-13

風呂敷(ふろしき furoshiki),是日本传统中,人们习惯使用的一种用来包裹物品的方形布,有些类似我们在国内看到过的包袱皮。这种在中国已经越来越少见到的传统收纳工具,在日本却被作为大和文化的典型代表,传承至今。

说到风吕敷,就不得不提到京都的传统织染工艺。

自794年平安京(794~1868年间日本的首都,位于现在京都府京都市的中心地区)建成以来,京都一直作为日本的政治、文化、产业的中心地带发展至今,可称得上是日本史上永远的都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京都为发源地的传统工艺,设计更显优良,技艺更为精湛,在业界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建于1895年

这些工艺由一代又一代的匠人传承,不断吸取新鲜的技术和观念,发展出各种绝美的艺术品。前面介绍过,风吕敷作为包裹洗浴用品的工具,在江户时代得到普及。至明治时代,人们开始将带有花纹和标记的风吕敷当作礼物互相赠送。而现如今,比起风吕敷的实用性,它的装饰性美感更加受到重视,其质地和外观的华美精致为人所追捧。

△ 各色风吕敷

传统风吕敷的质地通常是丝绸或棉布,而说到京都风吕敷的素材,那便是高档的丝绸了。因此京都的风吕敷更适合在正式场合使用,以及作为馈赠的礼品

01  西阵织

西阵织是京都先染织物的统称,指使用染色后的线织出提花图案的日本传统织物,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级传统工艺品。西阵织的工艺最早在5~6世纪由秦氏从亚欧大陆带到日本,随着平安建都,西阵织作为官营机织产业繁荣起来。应仁之乱后,战乱中逃散的纺织技术者在西军本阵的遗迹附近重开纺织事业,“西阵织”由此得名。

△ 西阵织

最古老的西阵织织法叫做“爪搔本缀织”,也称“爪缀”或“本缀”,使用的机器名为“缀机”。在需要织出图案的部分,横向用梭穿线,纵向用指甲将线聚拢规整。这种织法相当麻烦,费时费力,但织出的图案精美至极,并且正反面纹理相同。

△ 西阵织制作考究,费时费力

另一种织法使用的是“手机”,即用织机代替手工完成纵向上的工作。利用西阵织工艺制造出的丝绸包含缀、经锦、纬锦、缎子、朱珍、绍巴、风通、捩织、本皱织、天鹅绒、絣织、紬等12个品种。这些品种各具特色,但都以图案精致、色彩绚丽为特点,属于上等的名贵织物。除了风吕敷之外,西阵织还大量被应用于制作和服、腰带等物品。

02  友禅染

后染包括引染、扎染、刺绣、印染和友禅染,其中属友禅染的手法最为复杂,最能展现匠人的技艺。其特点是为了防止颜色的混染而使用“糊置防染法”,从而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花纹图案。

友禅染又分“加贺友禅”和“京友禅”:加贺友禅,以加贺五色(胭脂红、蓝、土黄、草绿、紫)染成,花纹图案写实,色彩沉稳浓重京友禅,是在纯白布料上以多重色彩染出花鸟风月的日本古典花纹,色彩华丽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

京友禅大致分为手绘友禅和型友禅两种技法。手绘友禅在江户时代中期由京都的宫崎友禅完成,这也是“友禅染”名称的由来。手绘友禅的工序繁多,要经过图案草稿、轮廓描边、挑线,以及多重上色和水洗的过程。

△ 工序繁多的京友禅

型友禅在明治初期由京都的广濑治助开发,是以雕刻好图案的模板覆盖于织物上进行染色的方法。虽然省去了手绘步骤,但也需要多张模板反复上色才能完成,花纹越复杂,需要的模板越多。

京友禅的华丽出自于繁琐的工艺,却当之无愧是日本最有特色的染法,也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之一。

03  京小鹿扎染

京都的扎染历史悠久,10世纪前后运用于宫廷服装制作的扎染是京小鹿扎染的源头。由于成品的花纹具有立体感,与小鹿身上的斑点十分相像,于是取名叫作“小鹿扎染”,并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级传统工艺品。

这种带有凹凸感的染法,使服装质地更具有表现力。现在,京都地区以丝绸为质地的扎染统称为京小鹿扎染。

除此之外,京都有名的传统织染工艺还有利用模板染出精细图案的“京小纹”、以浓重的黑色为特点的“京黑纹付染”,以及用奢华的金银线在丝绸与亚麻布料上秀出花鸟风月图案的“京刺绣”等等,无一不需要精湛的技艺和繁杂的工序。

△ 京黑纹染付可用来制作黑留袖和服

风吕敷的美在于形态,铺陈开来是一幅画,包裹起来又是一种姿态。而织染工艺则能赋予原始的材料以纷繁的表现力:平坦或立体,浓重或恬淡,奢华或优雅......京都的传统织染工艺带着一份历史的厚重,代代的延续和传承使得这些古老工艺在今天越发熠熠生辉。

丁一可 ✎ text
Google ✎ photo

本文节选自《知日·断舍离》特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