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叶瑞琨:画山水必须有一种“我来画山河”的霸气

 大东村人 2020-01-13

文藏艺术 2020-01-10 22:00:00

叶瑞琨,1954年生于成都,1972年拜岑学恭先生为师学画。成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画家叶瑞琨:画山水必须有一种“我来画山河”的霸气

叶瑞琨

《艺术品鉴》杂志对话叶瑞琨

艺术品鉴:您师从“三峡画派”创始人岑学恭先生38年,如此长时间的言传身教,相信他无论是对您生活上还是艺术创作上的影响一定是非常大的。岑老善于描绘山河大川等自然风貌,您在绘画题材上是否也受到过老师的影响?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吗?

叶瑞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学生和徒弟是两个概念,师徒之间的关系常常是可以维持一生的,学生总归会毕业,但徒弟却不会。我和岑老师在绘画创作上,有点类似古代游学的形式,随时随刻都在向他学习绘画技法,体会他绘画里的情感表现和做人的方式。

画家叶瑞琨:画山水必须有一种“我来画山河”的霸气

岑学恭 网络图片

岑老师是从西方绘画入手的,同时他又懂笔墨,我在对整体画面、氛围的把控上也受到他的影响。中国绘画在整体氛围的把控上比较好的是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基本上都比较“小气”了,而无论是自身的潜质还是学画的条件,岑老师的画自有一种大气在其中。

这种大气也成为他开放式教学的基础,他从不限制我接受各种各样的绘画方式,这一点深刻影响到我的艺术创作之路。我的绘画到现在都没有定性,永远在一种探索的过程当中,因为我认为,相比寻找自己的风格,作为山水画家,更多理解人与自然、与绘画之间的关系,似乎更为重要。

画家叶瑞琨:画山水必须有一种“我来画山河”的霸气

叶瑞琨 水墨系列作品

艺术品鉴:山水画家在绘画时有没有什么独特且必需的心理要素?

叶瑞琨:山水画家首先要尊重自然,这种尊重不是客观再现自然,而是作为画家个体,首先要与自然进行一种沟通。同样,写生也并不是直接表现自然,更多体现的是画家与自然的对话以及一种气息交流,找到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契合点,然后通过这个契合点来表现我们所理解的自然,最终形成一种符号。

画家叶瑞琨:画山水必须有一种“我来画山河”的霸气

叶瑞琨 水墨系列作品

中国的山水画家,不在于眼睛看到了什么,重要的是内心想到了什么。因为绘画表现的主体不同,所以呈现的画面必然也不同。山水画家一定要有一种“我来图画山河”的气派来作画,才可能画出真正的山水画。

画家叶瑞琨:画山水必须有一种“我来画山河”的霸气

叶瑞琨 《夹金山归来》 173×9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艺术品鉴:您认为画家在创作时,刻意忽略一些细节而强调整体感是正确的吗?您认为这是不是画家的一种“断舍离”?

叶瑞琨:应该是这样的。尤其山水画在细节上基本都是不注意的,因为如果每个细节都兼顾,画面的气势就自然不够了。然而那个细节不是不要,是要的,但是要在创作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流露出来。

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有很多偶然性的东西,例如在思考绘画的构图或者章法的时候,就已经要舍弃很多,那是一种分离之后的“单纯”。

画家叶瑞琨:画山水必须有一种“我来画山河”的霸气

叶瑞琨《石钟山》68×46cm  纸本水墨 2015年

墨和宣纸在交融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偶然性,这就是考验画家的时候了。有的画家没认识到,在第二次绘画的时候会涂抹掉这种“偶然”,但我一般会将这种偶然性无限放大,甚至围绕这个“偶然”来作画,这也是一种“舍”。

所谓的“断舍离”,特别是中国画家应该注意的,因为一旦进入到水墨画创作,要丢掉的东西就太多了,基本上全部细节都要丢掉,只是把能够看到的表象之外的内容慢慢地隐显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