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雅趣横生 作者:田大金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多种诗体 。回文是一种雅趣的诗体 ,系指顺读倒念皆能成句的诗。它妙在诗中的与语句,从头至尾往复回环,读之文句通顺有韵,诗意明晰,结构完整。有一首《咏春》回文诗云: 花朵几枝矜傍砌,柳丝千缕细摇风。 霞明半岭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树松。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景图。如果将这首诗倒过来念,韵味依然: 松树一村孤上月,日斜西岭半明霞。 风摇细缕千丝柳,砌傍矜枝几朵花。 倒过来念,仍是一首《咏春》诗。 回文诗始于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写有多首回文诗。其中最著名的是《题金山寺》。公元1071年初,他连续写了几篇批评新法的文章,受到诬陷,深感在京任职复杂危险。于是,他自请外放,到杭州任通判。途经镇江金山寺时,写下《题金山寺》回文诗: 潮随暗流雪山倾,远簿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这是此诗的顺读,描绘了从月夜到破晓的景色。意境优美。如果倒读,就成为描写黎明破晓到渔舟晚唱的景色,意境同样优美,让人拍手叫绝。不信,请朋友倒写一次再读,去体会。 宋代诗人李禺,在诗坛上名气不大,却写下的一首《两厢思》回文诗,被代代传诵,誉为“千古第一奇诗”。其诗曰: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迅音无雁寄回迟。 孤丁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是《两相思》的顺读,就成了丈夫《思妻诗》,意思说回望故乡的方向,心中就思念而多愁,路途遥远没有家书,只能在酒醉中思念妻子和儿子。如果倒着念,就成了妻子牵挂丈夫的《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迅,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此诗说儿子思念父亲,我想你,没有你在身边的日子很孤独,给你寄了家书,却没有收到回信,如今哪怕有了诗意,思绪不安难下笔,只能以酒解苦愁,隔着遥远的山水望着你的身影。 在众多的回文诗中,被人们公认最佳的回文诗,是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咏“春.夏.秋.冬”四季回文诗,分别如下: 咏春季诗: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十字组成七言绝句: 莺啼岸柳弄春晴,弄柳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此诗三四句是一二句的倒读(即回文句)。 咏夏季诗:以”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十字组成一首七言绝句: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此诗同上一首的格式一样。 咏秋季诗:以“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十字,组成一首七言绝句: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此诗组成格式同上。 咏冬季诗:以“红炉透炭灸寒风御隆冬”十字,组成一首七言绝句: 红炉透炭灸寒风,炭灸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灸炭,风寒灸炭透炉红。 组成格式与上述3首一样。 每首七言绝句诗,要从十个字中回环出来,既不失季节特点,又要文字表情达意,符合客观实际实为不易,故人们公认吴绛雪的回文诗是一枝独秀。例 除上述,还有一种回闻诗,后两句为前两句的反读。如南朝萧纲的《咏雪》诗,就是一例。其诗云: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 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回文诗并非文字游戏,它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约束性大,创作不易,如今不提倡这种诗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