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斯拉汽车到底牛在哪?

 龙潭今语 2020-01-13

对于特斯拉来讲,除了创始人Elon Musk的光环效应下,特斯拉到底牛在哪? 个人认为特斯拉在续航能力、Autopilot自动驾驶、OTA云端、FSD芯片、电池BMS领域、零部件模块化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进阶的牛爵爷

特斯拉到底牛在哪?

特斯拉作为近几年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可谓风光无限。拳打传统燃油车商,19年美国豪华车销量排名,特斯拉排第一销量接近宝马和奔驰之和;吊打同行业的新能源车商,18年特斯拉总体销量超过行业老大比亚迪的销量。随着海外工厂上海、柏林工厂的落地,特斯拉产能不断提升,有券商甚至给出预测2025年特斯拉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15%以上。

对于特斯拉来讲,除了创始人Elon Musk的光环效应下,特斯拉到底牛在哪?

个人认为特斯拉在续航能力、Autopilot自动驾驶、OTA云端、FSD芯片、电池BMS领域、零部件模块化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1

全球领先的续航能力

从目前特斯拉发布的几款汽车来看,不论是model S/X还是model 3其续航能力超过500公里,甚至达到600公里以上,超强的续航能力来自强大的工业能力电池系统管理能力(BMS)

在电池的四大主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中,正极材料不但占到成本的40%,而且直接决定着电芯的能量密度。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动力电池都以正极材料来命名。

根据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动力电池可主要分为磷酸铁锂、三元(NCA/NCM)和锰酸锂电池这三类

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高,但三元材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安全性较差。碳酸锂能量密度低,但是安全性好,锰酸锂现在已经不是主流了,基本被新能源汽车给抛弃了。

特斯拉主要采用的是NCA三元材料的电芯,配合其强大的电池系统管理技术(BMS)解决了由于能量密度提升带来的热失控问题,而且通过强大的工业能力成功地规避了NCA电池的循环寿命短的问题。

目前特斯拉三元电池由许许多多的NCA电芯组成了电池组,特斯拉通过底盘重设,将每个电池单体,独立管理,相互之间都是隔离的,这种工艺非常麻烦的办法,非常繁复,没有强大工业能力无法实现

目前特斯拉三元电池以前是松下专供的,但由于无法满足产量要求,特斯拉已经增加了LG化学的2170电池。

所以对于这块,要重点关注松下和LG电池的供应链,其中恩捷股份的隔膜给松下和LG都有供货,在隔膜这块星源材质也切入了LG产业链,电解液的新宙邦同样给松下和LG供货,天赐材料切入LG电解液,在正极材料这块国内供应商只切入了LG产业链,包括杉杉股份、容白科技还有当升科技

相比松下,LG切入特斯拉,给国内锂电池材料公司带来更多参与机会。

另外这几年宁德时代一直和特斯拉有传闻,如果宁德时代能够切入,象征国产锂电在三元锂电的突破。

当然续航能力并不是特斯拉的核心,要不然特斯拉也不会将其电源管理系统的专利开源。而且国内造车新势力续航能力虽然不及特斯拉,但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同样可以解决续航焦虑的问题,比如蔚来汽车,通过一键加电、换电服务、电池升级等方式来解决续航问题,在续航这块,方法总比困难多,续航能力并不是新2能源汽车竞争的核心能力。

2

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Autopilot自动驾驶

特斯拉的颠覆性来自其强大的的无人驾驶能力,这也是与传统汽车厂商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与全球所有的电动车相比遥遥领先的地方,目前特斯拉主导的无人驾驶方案是纯视觉方案,以摄像头传感器硬件为主,通过其强大算法提升无人驾驶级别,而传统汽车厂商目前选择以激光雷达的方案来实现L4级别的无人驾驶

相比激光雷达感知系统,特斯拉感知方案具备低成本优势,关键在于算法和算力的提升。算法精度来自于足够多的样本数据,算力取决于芯片的处理能力。

复杂的路况以及驾驶环境要求车商如果要实现L4级别的无人驾驶,必须要采集足够多的行驶情境数据,让算法系统学习在不同的场景下给出不同的方案。时间会成为门槛,起步越早,实况数据样本越多,算法越精准。

芯片处理能力这块,18年与英伟达分道扬镳后自研芯片,2019年4月发布的HW3.0硬件上搭载两枚最新的FSD芯片,每一枚内置60亿个晶体管,可提供最高达72TOPS的算力,平均每TOPS功耗为1.4W,特斯拉的FSD芯片目前处于行业顶尖水平。

目前特斯拉的无人驾驶级别,基本上实现了城市道路L3自动驾驶的能力,预计2020年二季度最快实现L4级别的无人驾驶,但是是否可以实现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数十亿英里的测试。

个人认为随着Autopilot自动驾驶不断迭代和升级,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会更加成熟,会带来更好的无人驾驶体验。

3

将汽车智能化进行到底:OTA 云端更新

特斯拉的OTA云端技术使得汽车真正意义变成了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智能手机,IPHONE的强大,即使硬件不发生大的变化下,通过优化其IOS系统,也会使手机更加智能。

OTA 云端更新,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像升级你的手机系统、更新手机APP一样,通过特斯拉远程推送的安装包,为你的车升级新系统、更新新功能。

特斯拉通过不断更新OTA云端,从第一款Model S上市起的5年时间里,Tesla 总计推送25 次OTA 升级,通过OTA云端更新,来增强了整车的动力性能和自动属性,比如:提升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座舱娱乐和车身电子化等。每一次升级提升车辆价值的同时带来一种全新的驾驶体验

相比特斯拉,传统车厂目前刚刚起步,而且多数只是在高端车上配置;国内造车新势力在整车性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固件(FOTA)上触及较少,多数在软件升级(SOTA),主要体现在局部智能化、汽车娱乐属性上,整体上要达到特斯拉当下的水平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沉淀。未来OTA的大规模应用及发展将成为行业趋势,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一块建议大家持续关注

4

零部件模块化的能力

汽车工业目前是全球最复杂的工业,比飞机工业也要复杂,三万多个零部件,使得造车变成一件异常难的事情,即使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复杂零部件和精密工艺,要想实现快速量产也是一件极其难的事情,背后不仅需要强大供应商管理能力,更重要的就是零部件模块化的能力。

实现零部件模块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难度不在工艺,而在消费者认可程度,我们都知道特斯拉汽车设计以苹果手机设计为标榜,以极简理念贯穿全车,通过一个中控屏可以实现所有的功能,和苹果的HOME键有异曲同工之意。

如果消费者不认可你的设计理念,尤其年轻人,那么你就会背上“偷工减料”、“做工粗糙”之名,尤其对于高端车。包括特斯拉现在还被很多人吐槽做工的粗糙,用料便宜没有高端汽车的内饰。

当然,如果有消费者认可那么零部件模块化就是很爽的事情,因为你可以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不同车型,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天马斯克在上海工厂宣布model Y也会在上海超级工厂量产,就是因为model Y 可以和model 3使用同一条生产线,model Y与model 3存在75-80%组件重叠,这对于传统厂商来说是致命的,一旦特斯拉产能成功爬坡,实现工业效率最大化。

尤其在中国建厂后,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汽车生产基地,一旦特斯拉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其生产成本和生产速度是传统车商可望不可及的。所以,国产model 3还有降级的可能,兴业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特斯拉采用国产供应链后,国产Model 3还有最大27%-34%的降价空间。

当然,除了这些,特斯拉还有超充服务、直营模式等,更重要的还是创始人Elon Musk本身,强大执行力和想象力推动特斯拉不断创新。相信你看完这篇文章将特斯拉model 3比作iPhone4一点都不夸张,特斯拉是将汽车智能化的领军者。

投资机会

相信随着特斯拉新厂落地,新车型不断推出,产能顺利爬坡,特斯拉供应商必将受益于产能释放,重点关注特斯拉产业链个股中长期投资机会,根据券商测算。预计20年底中国工厂Model3达到30万辆,且中国、美国Model Y同步量产,20年底预计均达到10万辆,因此20年底特斯拉总产能接近100万辆,21年底随着欧洲新产能落地,年底预计接近200万辆产能。

特斯拉供应链这块重点关注锂电池整车零部件为主

1、锂电方向

上面有所提到,重点关注LG产业链投资机会

2、整车零部件

重点单车价值比较高,弹性比较大的零部件厂商,比如:拓普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