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 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牺牲小我,什么好的都紧着孩子,给孩子传达出的信息就是“你最重要,我们都不重要”。 当习惯成自然了之后,又开始嫌孩子只顾自己太自私,希望他可以心中有他人,懂得谦让和分享——这未免太“强人所难”了吧! 虽说父母爱子是天性,但是无条件、无原则、无底线的爱,换来的恐怕只是噩梦一场。一个自私、冷漠的孩子不是自己突然就长成这样的,而正是从小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逐渐养成的。 天下没有哪个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长成白眼狼!但是在无意识中,很多父母却一步步将孩子养成了“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就成了孩子“剩饭桶”。孩子不吃的家长才能吃,孩子想吃的一定让孩子先吃。 孩子小的时候,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有家庭意识,心里有别人,享受到分享的乐趣,以后才不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经常跟少年犯打交道的李玫瑾教授有一句话提醒的特别及时,她说:“孩子3岁时,你不满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满地打滚;可是当他15岁时,他可能会自残、自杀,和你争吵;当他20多岁时,可能会怨恨你,甚至攻击你!”这不就是白眼狼的进化史么?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问题有滞后性的特点,当你发现问题时,已经晚了! 所以,管孩子一定得趁小、赶早!小到吃每一顿饭,出每一趟门,“习惯”的力量之巨大,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其实都是在向孩子传递观念。爱孩子,但也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不是家庭中的“大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