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四,我最喜欢的著名90后脱口秀表演者,大池子兄弟。跟公司闹崩了,还被公司实际控制人,CEO贺总,踢出了群聊。 池子发微博表示,这事儿确实跟李诞无关,让大家不要多想。 作为一个非著名连续创业者,我曾经和池子大兄弟一样也是一个创业团队的开山元老,但是最后,我却在团队赚到第一桶金之后,被团队驱逐了出去。 如果三年前让我看到这个消息,我绝对热血上头两小时写出一篇讨“笑”檄文,不把笑果十八代亲戚都问候出来都不是我个性,但是我等到这个事情过了几天,我才开始缓缓动笔: ——我想先跟你讲讲,我几年前那次不成熟的创业。 1. 当初搭建草台班子,大家都是朋友,老大喜欢摄影剪辑视频,老二懂得设计美工,我喜欢写文章发表看法。 那个时候正好赶上自媒体的红利期,于是我们哥们几个一拍即合:咱们也做一个公众号呗。 一开始我们就是本着自己逗自己玩的初心,没想到做的还不错: 3个月之内,涨粉5W人,平均阅读量1W+每篇,留言数我记不清了,但是基本每篇都有个两百条打底。 那时候真是风口啊,现在回不去了。我们虽然有着好看的数据,但是我们没有业内的资源,我们根本找不到甲方爸爸——我们那3W的广告收入,甲方爸爸分别是: 经常去香港旅游代购的学姐,学校旁边的驾校,大学城新开的烧烤摊,来我们学校做宣讲的考研辅导班。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了:我在网上认识的一个互联网运营经理——老王。 在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是我的导师和救世主; 后来,他是让我恨到牙根都痒痒的人; 当时老王对我很关心,也经常在资源上和业务上帮助我,我很尊敬他。有一天,老王在饭桌上突然和我们哥们几个说:要不,我来你们的队伍干个活? 我们哥们几个当时哈哈大笑,说他喝多了。结果我们听到了下一句话: 他们加入后,我们打破了瓶颈,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但是没过多久,我们开始不高兴了: 做设计的兄弟,他的作品被一改再改,做摄影的兄弟彻底被搁置了起来,而我是火气最大的:半夜把我叫起来写稿子,我要追我根本就不认识的明星的热点,我要写一堆我觉得特别脑残没意义的口水话。 老王说“你考虑一下受众群体,受众群体不止你们啊”“这个热点很火啊,你不认识他别人认识啊” 你以为:这是一个为了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但是不好意思,我拿到的连五斗米都不够。 一年之后,我们开始做清算分红,我一看到手的钱我就恼了:这一年我辛辛苦苦的写稿子,账号内容都是我撑起来的,我们每个月的收入流水平均都在10W左右,你就分我8W? 我怒气冲冲的去找老王对峙,但是老王看着我,面无表情的说: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给你的已经是你当初收入的好几倍了,你该感恩我。 我直接摔门走人,过了一个月,老王主动叫所有人吃饭,我本来以为他意识到我的重要性和意义了,但是酒过三巡。 老王突然说:“我这个月和兄弟几个聊了聊,大家还愿意跟着我”,“你的话,看在当初也是元老的份上,我给你10W,你走人吧。” 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手都在抖,但是现在的我,虽然很生气,但是我理解。 2. 多年之后,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当初我那个小团体的人员架构,你就知道原因了:我们有美工,摄影,文案,但是我们缺了盈利和扩张最重要的——商务、市场、战略。 内容创作和生意,是两件事。 池子或许是一个很有才的脱口秀演员,而且大家知道笑果很可能也是因为池子——但是池子所在的笑果文化传媒公司想要盈利和扩张,根本不是租个场地卖卖票那么简单。 一个公司想要生存和发展,要有人出资,要有人拉资源,要有人承担整个公司的运营发展,哪怕现在自媒体大一点的博主都有团队,更何况作为脱口秀领域独角兽的笑果文化? 池子是个很有才的演员,是个大才子,但是他未必是一个优秀,甚至是合格的商人——如果这件事想要盈利和扩张,那么就必须有人来管理和运作。 而内容生产者本身,要么分身乏术,要么缺乏经验,很难参与进去。而资本市场最简单易懂的规矩就是:谁负责资本运作,谁占据话语权。 是的,笑果文化的“资方”可能不会讲脱口秀,甚至都没听过几场脱口秀,但是由于他们出资多,资源人脉多,运营能力强,所以他们的话语权最大。虽然池子是招牌,但是说句扎心和现实的话: 会讲脱口秀的人很多,有趣有才的人也很多,我可以换一个人,更听话的人,我并不是没了你就没办法赚钱了。
池子错了吗?没有错,从观众和内容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他的优质内容是公司的招牌,是公司的门面,才子有点桀骜不驯反而显得才子更加可爱和真性情。 笑果文化错了吗?没有错,从资本的角度来看,为了保障资本最高效率的运转,注定会改变传统小作坊的经营模式和思路,而资本介入一定会要求高额回报,分走蛋糕的一大部分,并且还会对原来的人员进行约束管制保障经营的稳定性。 我宁愿这是一个受迫害的故事,我宁愿这是一个驱逐元老兽尽弓藏的悲剧,最起码我还可以明确的知道谁对谁错,我还可以有个抨击的对象,但是悲哀的是:它不是。 它本质上,是内容创作者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对弈。 ——经历的多了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很多看似奇葩的规则,都能找到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