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汇集南大聚焦“课程思政”|南京大学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会在南京大学成功举行

 黄埔N期 2020-01-13

      2019年12月10日,由南京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组织举办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杨祥理事长、四川大学王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美玲教授、南京大学罗新炼副教授分别作专题培训报告。来自省内外46所高校与企业的160余位代表参加培训。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智博尚书分社总编雷顺加和首席策划曹江平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会由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骏教授主持。

大会现场

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骏教授主持会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杨祥作报告

      杨祥理事长做了题为《“金课(一流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和思考》的报告。报告中,他结合自己全程参加南京大学李向东教授《宇宙简史》课程建设以及创建江苏高校“金课”工作坊的两个建设案例与大家分享了他对近期出台的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文件内容的思考与认识。

      他认为,“金课”是建立在“立德树人”基础上的新时代高校精品课程,站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将思政教育贯穿到“金课”建设的全过程,在“课程思政”中创造性地实现“两性一度”,推进“金课”建设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他指出,“金课”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是方法:是把思政教育元素融进各类课程中,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方法;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既同向同行,又消除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张皮”现象的方法;是使课程思政元素既与课程建设目标紧密相连,又与遴选课程知识点、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紧密相关的方法;更是挤干“水课”水分,打造“金课”的重要方法。聚焦课程思政元素,遴选课程知识点、构建课程知识体系,打造“金课”实际上是一场课程教学改革,也是一场课程教学革命。

       他说,新时代高校“金课”建设的痛点与盲点是“课程研究”。新时代高校“金课”建设的“课程研究”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研究”的重点是“课程思政”,焦点是“课程思政元素”,难点是聚焦“课程思政元素”,如何遴选课程知识点,怎样构建与“课程思政元素”紧密相关、密不可分的课程知识体系,既做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他强调,新时代高校“金课”建设的“课程研究”不仅是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研究,还应有课程与教材知识产权的研究,更有高校、出版社、数字公司、互联网公司的融合创新研究;不仅有高校教师研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出版社研究教材出版,互联网公司研究“互联网”运维,还应有新时代高校“金课”课程团队的“互联网+”课程的融合创新研究。新时代高校“金课”课程团队不仅是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新型课程建设团队,更要激发和调动来自校内、校外、出版公司、数字公司与互联网公司等各方参加课程建设的正能量,把“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有效融入“金课”课程团队创建中,建成和打造名符其实的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两性一度”金课。


四川大学王红教授作报告

      王红教授作了题为《守护精神,养育灵魂,立己立人——我对“课程思政”的感悟》的报告。她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经师,还是人师”、“帮助学生拥有更完整的人格和面对世界的能力”三个部分来阐释自己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她认为,立德树人先立己,教师生涯就是完善自我、成全自己,使自己的人生丰满圆融、神气淋漓的重要历程;所谓守护精神,先守护自己的精神,养育灵魂,首要是养育自己的灵魂。她指出,学生的“精神成人”永远重于“专业成才”,教师如果没有“经师”的能力,也就难以向“人师”的高境界攀升,因为学生是不会敬佩一位专业水准弱的教师的。教师实力不强,想做“人师”也难。大学四年是学生个体人格形成、心理走向成熟的阶段,大学教师承担着全方位参与和影响学生人生进程的责任,教师可以通过在专业工作中的“人文化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身作则当学生的榜样、借助网络实现良性/高效/无时空限制的沟通等延展课堂等方式参与和引导学生的成长。(经师,是指学有专长,态度严谨,饱读经史,能授人一技之长,不至于“误人子弟”的合格教师。而称为人师,则不仅要有高深的学问,而且德行高尚,足为楷模。)

     王红教授最后说,人之为人,就因有个人意志、个体尊严、人生信念、宽阔的精神境界、超越俗世的心灵想象力,将日常生活活出意义,活成艺术;青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建构这样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时期,我们教师是这个重要时期中最重要的人;教师的境界、视野和智慧,决定着学生精神世界的维度;教育是诗性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具体的知识,是在激发他们的诗性、想象力和生命激情——这是他们一生的能量和动力。我们也在这样的育人过程中成全、成就自己,立人又立己!

华东师范大学张美玲教授作报告

      张美玲教授作了题为《立足专业 溶盐于汤——理科课程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她结合《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详细介绍了理科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她指出,理科课程所教授的科学思辨、客观理性、求真求实等精神,本身蕴含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理科课程思政的天然之“道”。理科课程思政存在普遍性、专业性和便利性的特点,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感受到理科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典型章节、特定案例中蕴含的理性精神、逻辑思辨和科学世界观;善于发现不同专业课程中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案例、代表人物,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之中;善于利用理科课程特有的实验课、实践课、实习课、观摩课与课余科研活动,将课程思政内容融于频繁的师生交流之中。她分享了自己结合专业知识点育人、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育人、结合国家发展和科学家事迹育人、结合学科前沿进展育人、结合突发事件育人、结合实验教学育人的案例。她表示,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多角度的教学方法、多尺度的效果评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南京大学罗新炼副教授作报告

      罗新炼副教授作了题为《星辰为伴 上下求索——从教书到育人的探索》的报告。他认为,课程思政的根本是要看到课程“背后”的人,要培养有价值辨识、有知识素养、有丰盈情感的人。他结合自己在天文学系列课程中的具体教学经历,分享了自己从当老师到“当好”老师、再到当“好”老师的三个阶段,通过教书、教学到教育的实践,努力实现职业、事业、志业三重境界的心得体会。他表示,“好”老师应当在课程教学中展现“大视野”、建立“大课堂”、涵养“大人格”,最终实现“大价值”。所谓大视野,是指必须超越具体知识,从更大的知识结构来思考教学。所谓大课堂,包括课内外联系的课堂、基于慕课的混合式课堂、学生与老师心灵相连的课堂。所谓大人格,就是要培养明是非、知美丑,能够传递科学精神,对家国、对人性、对生命充满着爱的完整的人。实现大价值,则是让学生能够从灵魂上、思想上逐渐成长,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最终达到天地境界、拥有宇宙情怀。

专家精彩报告吸引每位听众

与专家合影

本文主要内容来源于:南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文/ 南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雷顺加

图/雷顺加

制作/宋扬  郝志伟

编辑加工/宋俊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