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通识教育”是什么样的通识教育?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9-25

“我们的通识教育”

第二届中国通识教育大会回顾

“我们的通识教育”

是什么样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趋势。二战后,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对德国、日本、中国高校都直接或间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通识教育在内陆高校的广泛开展,从直接学习美国的显性通识教育模式、欧洲高校的隐形通识教育模式,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实践模式,在这过程中,中国大学应走一条什么样的实践道路?通识课程建设如何才能避免全球性的课程危机?如何有效发挥通识课程在本科教学改革中的“排头兵”作用……?

 2019年6月28日,由复旦大学主办、超星集团协办的“我们的通识教育”第二届中国通识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以“打造通识教育‘金课’”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290余所高校的通识教育主管人员、通识课程教师、研究学者近千人参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各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经验,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各校开展的通识教育实践,除应对本校在资源、历史传统、学校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外,也要直面中国乃至世界通识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总结了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课程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通识教育理念难以层层落实到每一门具体课程中;教学方式难以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他认为,要应对这些挑战,通识教育要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逐一“落地”;细化通识课程建设的各环节;优化通识教育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开展通识教育实践;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通识教育内涵。

孙向晨教授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对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修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结构的建议: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有多重的逻辑;应在通识课程教学中更加注重能力训练,包括知识类能力、志趣类能力、完整的人性力量;应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推动本科课程结构的改善。

李猛教授

从当前国内高校的实践来看,通识教育具有理念的丰富性和实践的松散性等特点,将全校专业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是一件颇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牢牢抓住两个环节:一方面,提升通识课程质量,牢牢抓住课程建设的关键,使有限资源在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有效组合并发挥最大作用;另一方面,将通识教育置于本科教育改革的整体框架中,通过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通识教育成效。

如何优化通识课程体系

经过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被赋予更多内涵,形式日益丰富。中国大学应立足于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开创性和探索性地开展通识教育改革,使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地上深深扎根。

建设新型的通识课程体系。南京大学在“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以思想性、学术性、交叉型、实践性为出发点,构建了“三层次的训练体系”,包括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学科前沿课等。新生研讨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学术旨趣,完成适应性/学术性转换;通识教育课具有开阔学生学术视野的功能;学科前沿课能够帮助高年级本科生进入学术前沿领域。

强调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我国大学在通识教育实践中,一直重视对经典阅读的重视。华东师范大学围绕价值理念、优良传统、理性根源和探索方向等根本性问题建设了《共产党宣言》、《道德经》、《几何原本》、《量子史话》等经典阅读课程。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两门基础课程之一“与自然对话”,将自然科学、经典阅读、通识教育三者融合在一起。南京大学的阅读经典计划,设立了多个在线读书班和开展“DIY研读课”的沉浸式阅读,促进从求知型阅读向启智型阅读转变;从浅范式阅读向沉浸式阅读转变。

南京大学阅读经典计划读本

如何建设高质量的通识课程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通识教育能否真正“有效”,能否培养出即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又有宽广的视野、可迁移能力以及完善人格的人才。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完成通识课程体系建立后,都不同程度地将提升课程质量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优化课程建设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通识优质课程评审的三级流程,综合评选高质量的课程;建立通识课程分级方案,对优质课程提高要求的同时进行政策和资源的倾斜,从而实现打造“镀金”“挤水”的目的。汕头大学建立了通识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ILOs(预期学习结果)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水平、教学有效性、考核结构及标准等评估指标,来实现课程“引导、诊断、优化、示范、发展”的目的。

加强课程师资建设。西南财经大学人文(通识)学院重点投入建设经费设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师资跟教计划专项资金”,包括每人一次半年的海外跟教和半年的国内跟教。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立了基于跨区域、大混合、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的通识教育教师培育模式,整体提升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通识教育的认识程度。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研修合影

拓展通识教育的新形式。南京大学与东京大学合作开设“文化表象”通识课程,强调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和研究的高水平。上海纽约大学开设“学术英语”课程,通过小组交叉课题、设计讨论环节、体验式学习等形式,用语言的桥梁扩展学生的通识素养。此外,第二课堂日益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复旦大学开设“通识游学”课程,强调“知行合一”,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南京大学教务处与高研院联合举办“科学与人文对话”系列讲座,有助于推进文理交融的跨学科氛围。浙江工商大学的BAT演讲平台(Business, Arts, Technology),为全校师生提供分享知识、信息和观点的平台。

浙江工商大学BAT优秀演讲者合影

如何完善通识教育管理

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是通识教育趋向成熟的标志。伴随着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逐步深化,迫切需要管理机制的创新。

当今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形式具有多样性。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的新生学院模式,为通识教育建立了实施“特区”;重庆大学的“高研院+博雅学院”形式,以科教融合为原则给予文科通识教育以支撑和拓展,并以专业教学为全校通识教学提供基础。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文字斋

通识教育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同时又需要行政权力的“保驾护航”。复旦大学建立了“学术与行政紧密协作”的通识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双重新课审核模式、双重激励模式、双重建设模式,有效协调院系、教师、管理部门等多方的利益,形成推动通识教育的整体合力。浙江大学建立了通识教育三级组织机构,包括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小组,分别负责顶层设计、协调推进和课程建设与质量保障。

十年前,开展通识教育的高校范围还主要在综合性高校中;十年后,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的应有之义,在中国高校中蓬勃开展。未来中国的通识教育,在维持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应着力聚焦于育人的每一个环节,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重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育人成效上的统一。

撰稿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刘丽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