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帅:过去一年走过了34个城市,带回了一些思考

 葉帥 2020-01-13

(本篇文章为尬聊,没有深度,慎读!深度报告团队正在整理......)

2019年,我们飞过了三十四个城市。

城市依旧灯红酒绿、繁花似锦;但繁华的背后,却藏着一群暗自伤神的人,他们兢兢业业,他们恪尽职守,他们是中国经济建设者。

他们有砸了铁饭碗下海的,也有当年被迫生计从商的,也有传承家业守城的,当然也有年轻一代的创业者(年轻一代泛指80后创业者),还有........他们大部分都是幸运者,是被中国经济列车挤上车的人,基本都是曾经赚过“大钱” 的人。

在经济萌芽和高速发展时期,每个人只要足够的勤奋,都能分到时代的一杯羹。那些胆子大一些和思维活跃些的,更加能够攻下某些领域的半壁江山。当然,那些打下整片江山的人,可能并不是荣登宝座,而是面对冰冷的铁窗。

时代是公平的,它会奖赏每一个勇敢的人

现实是残酷的,它会用另一种方式奖赏试错的人

我们在三十四个城市与265位创业者进行过深度交流,当中大部分直接与间接的在过去跟我们发生过商业关系。我们此次走访并不抱着目的,只是想更多的感受与了解一下他们的奋斗场景与思维逻辑,也向他们学习一下中国创业者独有的“韧性”与“耐力”。

我们想知道他们面对社会变化(商业环境、经济环境)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解方式和采取怎样的态度去行动。

他们大多数人对互联网公司卖弄的各类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并不感兴趣,甚至不以为然。也确实有些东西,离他们那么远,又那么近......

但他们对电子商务却有了不同的理解,许多人从过去的对立面到如今初见成效,再不济也看到了隔壁厂老李家的作坊一下子订单多了许多,这两年让他赚了不少钱。

他们各有各的渠道,各有各的门路,各有各的不同。

关心口袋的比关心脑袋的人和关心位置比关心价值的人一样多。

历史的注脚早已告诉我们,人都只愿关心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变化,只会关心与切身利益的大事。这是好事,也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但他们有个共同的语言:生意难做了!消费者难搞了!

我们也问过许多人,为什么觉得生意难做了?有人说是因为马云们抢走了他们的生意,也有人说是消费者变的挑剔了,也有些朋友经常关注新闻和时事,给了我们更加深刻的答案:时代变了。

是啊!并不是生意难做了,是大部分人跟不上时代了。用过去确定的经验,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只会越来越悲观,处境越来越窘迫。特别是对于处在生存线上的那些群体。

我们也看到不少创业者做的很不错,这些人当中年长者甚多;让我们明白:人无法阻止身体的自然衰退,但是认知和思维可以。且可以不降反增的东西。

它是一种选择,是每个人都具备选择权力的选择。

经过大众创业的风,扬过满怀梦想的脸。

风吹草地见牛羊,有人在打扫战场,有人在收拾一地鸡毛。

无数的经验告诉人们:在一个点上发光发亮,比幻想着遍地开花来的实在。

生意难做有没有解决方案。答案是:有。

创业需不需要全局的规划。答案是:要。

创新能不能带来持续增长。答案是:能。

任何世物的价值源自于本质。

生意的本质是交易,交易的本质是价值,价值的本质的需求,需求的本质是认知。

认知是商业道场中的不二法门。

我从不相信有什么东西是一蹴而就的,也并不认为有什么世物是牢不可破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唯一牢不可破的是规律。

所有人最终拼的是实力,这种实力不是用人脉和金钱堆积而成的,是用认知和对外界的响应能力组成的。

你我都一样,风月难扯,离骚不合。

我们都需要静静,期待过去的寒冬能够让我们冷静,顺便看看“雪景”。从而重新去理解和思考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事业的关系、自己与客户的关系。

年岁更替,或许是人们发明的叙事语言。

但寒来暑往才是世间最真实的客观规律。

认真做好自己,让自己好过,胜过千山万水;让身边的人好过,胜过千言万语。

最后,留给你我一点思考的空间......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