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论晚清四大词家的集大成与千年词学之总结束

 123xyz123 2020-01-14

前文

词唯宋论,这种普世且流传甚广的说法,是非常偏颇的-------因为词继宋之后,虽然抵元、明二代而式微,但却至清代而有“中兴”之势。陈乃乾《清名家词序》曾称:“清代三百年间,问学之业绝盛,经史词章,远迈前代,词亦勃然中兴。”,且在现代词学中,如孙克强在《清代词学》、沙先一、张晖合在《清词的传承与开拓》、叶嘉莹在《清词丛论》中都或辩证、或默认的以“清代词学中兴”为共识。

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论晚清四大词家的集大成与千年词学之总结束

当然,清词虽然中兴,但也没必要将其擢升成“超迈两宋”的高度-------我们至多只能依龙榆生“或有两宋未到之境”的说法来看比较恰当。更进一步的谈,清词除去“为体为数与人,仿佛乎两宋之盛”之外的“两宋未到之境”,大略应该从两个方向来看,一则是晚清词人以校勘经籍之力作词学研究所带来的论词风气;二则便是以晚清四大家们通过对前人(包括清前、中)创作集大成的总结。


晚清四家以校勘经籍而带起的词论风气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曾梳理过文体的兴衰更替,其云“万事万理,有盛必有衰。而于极衰之时,又必有一二人焉,扶持之使不灭。词盛于宋,亡于明。国初诸老,具复古之才,惜于本原所在,未能穷究。乾嘉以还,日就衰靡,安所底止。二张出而溯其源流,辨别真伪。至蒿庵而规模大定,而词赖以存矣。盛衰之感,殊系人思,独词也乎哉”。清代的“词学中兴”业已公论,但这种“中兴”起于何时,学界却多有争论,有以常州词派推崇“比兴”为兴,有以甲申之变时期为兴,也有的认为是以朱彝尊、陈维崧等清初诸佬为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家看法不一,但都不谋而合的认为清词中兴是“必有一二人焉,扶持之使不灭”。

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论晚清四大词家的集大成与千年词学之总结束

严昌迪在《清词史》中认为文体的盛衰,在乎于社会功能性与文学功能性的统一。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是龙榆生提出的以陈子龙为代表的清词中兴,还是杜文澜在《憩园词话》所谈到的以朱彝尊、陈维崧为代表的清词中兴,都并没有脱窠于两宋词学的范畴。龙按陈子龙所代表的云间词派,仅仅是在五代花间体之外能投射出明清易代的惨痛国变,这与宋室南渡,宋元易代间的词人同一而足,甚至比及南宋词还差了对音律的讲求。

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论晚清四大词家的集大成与千年词学之总结束

而以朱彝尊、陈维崧为代表的清词中兴,因为顺治、康熙间的政治因素,与词体认知的不完整,也并不能达到并肩两宋的地步。按朱彝尊时期横行的浙西词派的词学风貌来看,虽然是达到了“家白石而户雨田”的浩大声势,但浙西六家真能达到南宋姜夔、张炎水平的却寥寥无几;而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一派,虽然祖眺苏、辛,但毕竟差池。文廷式便称:“自朱竹垞以玉田为宗,所选《词综》,意旨枯寂,后人继之,尤为冗慢。以二窗为祖祢,视辛、刘若仇雠,家法若斯,庸非巨谬

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论晚清四大词家的集大成与千年词学之总结束

故而,阳羡、浙西二家所代表的“中兴”并不能足抗两宋词学,而真正能抗手两宋甚至偶能超迈的清词,便是自常州词派提出“比兴尊体”之后,同治光绪间“其笃学之士,又移其校勘经籍之力,以从事于词籍之整理与校刊”所带来的词学风气最为清词之盛极------其中,又以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四家为趋倡。

晚清四词家在经历清初的“百家争鸣”到浙西的尊姜张、常州之尊四家之后,以校勘经籍倾注词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对吴文英词进行了审美再定义,且带起来了词学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思潮演变。按孙克强《以梦窗词转移一代风会》的考援,晚清四大家对梦窗词进行了整理、校勘、研究、评论等全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合校了多种《梦窗词》刊本。同时,在四家校订梦窗词的过程中,由王鹏运确定了著名的校词五例(正误、校异、补脱、存疑、删),开创了近代词籍校勘之学。这种严谨精审的词学研究风气,不仅仅是提高了吴文英在词史的地位,更是确立了千年词史中词学理论研究的最高峰------这是两宋词决然未曾涉及的部分。

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论晚清四大词家的集大成与千年词学之总结束

兼收南北宋词而集大成的创作实践

晚清四家除去在词学文献整理、词学理论研究等方面能到两宋未到之境,同时在创作实践、创作指导上也是形成了词学史上最后一次“大结穴”。单以清代为论,清词坛自迈入了宗派时期后,便有极深的门户之见。浙西词派中姜、张二家地位最高,其他的词人若流派不同则捐弃,风格相近则认其为姜、张羽翼,即汪森《词综·序》所称的:“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吴文英师之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平、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这种桥枉过正的地位擢升,便是门户之见的直观体现,正如前文所举文廷式语之“以二窗为祖祢,视辛、刘若仇雠,家法若斯,庸非巨谬”。

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论晚清四大词家的集大成与千年词学之总结束

审美有分歧,却难以分高低,但要以词派为词学发倡,却又必须要分一个高低,浙西尊姜、张之后,在常州词派时,却直接将二位打入尘埃,周济作《宋四家选序》,独标王沂孙、辛弃疾、吴文英、周邦彦为“词家领袖,统领一代”---------这种论调无疑是步浙西之后尘而已。后人祝南在《无庵词话》中一针见血的指出“常州词人尊稼轩、美成而力诋白石,门户之见甚深”。逮至晚清四家,虽然全祖常州一派,但并没有为门户之见所影响。

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论晚清四大词家的集大成与千年词学之总结束

四家词人固然是对梦窗用力最深,但对于别家词人,仍是保持了足够、恳切的认知。四家之中王鹏运最为早出,他并没有依循周济在《词选·序》中的理念,而对姜夔、东坡都表示出了非常高的评价,论姜夔是“高亢清空,声出金石”,论苏轼是“举非恒流所能梦见”;四家之郑文焯更是一生雅慕姜夔,虽然制力与吴文英的校勘,但其词中萧疏俊逸之气,步继白石,其云:“余平生慕尧章之为人,疏古冲澹,有晋宋间风,又能深与礼乐,以敷文博古自娱”(《瘦碧词序》),非如此,朱祖谋所选编的《宋词三百首》同样的也是对周济尊辛(稼轩)抑苏(东坡),过度拔高王沂孙地位的反驳,朱祖谋的传砚弟子龙榆生便记载道:“对止庵退苏进辛止说,稍致不满,且以碧山与于四家领袖之列,亦觉轻重不伦,乃益致力于东坡,辅以方回、白石、别选宋词三百首,示学者以轨范

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论晚清四大词家的集大成与千年词学之总结束

朱祖谋手抄,况周颐批点《宋词三百首》

值得一提的是,四词家创作实践中的审美取向非常开阔,尤其是四家之朱祖谋最为大成。近人唐圭璋称朱祖谋词是“取径梦窗,上窥清真,旁及秦、贺、苏、辛、柳、晏诸家,打破浙派、常州派一偏之见,取精用宏,卓然自成一家”,唐圭璋这种说法虽颇有夸饰之处,但以朱祖谋的词学成就来看,虽不是收尽前人之精粹,但仍是达到了晚清词学,乃至词学史上极其突出的高度,尤其是朱祖谋晚年更是打破了南北宋的壁障,在苏轼与吴文英的融合中走到了一个前人未到的境地。程千帆《吴白匋先生诗词集序》云:“比及近世,上彊村民合苏、吴为一手,乃大开异境。此固深可法也”又张尔田云:“先生所为词,跨常迈浙,凌厉跞朱,逌然而龙鸾翔,鬯然而兰苕发。拟之有宋,声与政通,如范、如苏、如欧阳,深文而隐蔚,远旨而近言,三薰三沐,尤近觉翁”。

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论晚清四大词家的集大成与千年词学之总结束

结言

总而言之,清代虽是词学最后的中兴,但纵观整个清词史,除却词人数量、作品数量之外,其实真能比及两宋之高度的时期,就是以晚清四家统领词坛的时期。若按引龙榆生的说法便是:“自常州派崇比兴以尊词体,而佻巧浮滑之风息。同治、光绪以来,国家多故,内忧外患,更迭相乘。士大夫怵于国势之危微,相率以幽隐之词,借抒忠愤。其笃学之士,又移其校勘经籍之力,以从事于词籍之整理与校刊。以是数十年间,词风特盛;非特为清词之光荣结局,亦千年来词学之总结束时期也。

故而,晚清四大词家共镶举力的推动下,词学总归是以校勘经籍而南北合一的集大成,画上了一个光荣且圆满的句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