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文化 | 明朝中医

 扶学 2020-01-14

明代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明代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曾经出家为僧,最后做了起义军领袖成功推翻元朝。公元1368年,朱元璋利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有利形势,自封明太祖称帝,改年号 洪武。明代初期,特别是永乐年间(1403-24),较注意恢复与发展,进行了一些政治及民生改革,使农产品和家庭工业品得以商品化。明代在科技与文化方面也有许多突出成就;如迁都及建筑紫禁城,编辑类书《永乐大典》及郑和下西洋等。(《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1]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文学名著《西游记》及《金瓶梅》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当时西方欧洲派来中国的传教士,不但带来另类宗教思想,还有科技文化。明朝的知识分子在与他们交往中,受到一定的影响,译述了一些西方科技、医学书籍。徐光启(1562-1633)是最早与西洋传教士密切交往的学者;他与意太利人利马窦合作, 介绍了西方几何学的基本理论及公理。明代末期,皇室、贵族、官僚、豪绅及地主等大量掠夺,赋役繁重,农民与城市贫民遭到残酷的剥削,他们相继揭竿而起反抗。当时边界的外族时常扰攘,国势日衰。公元1644年, 由李自成组成的农民起义军终于推翻明朝。明代之医学流派明代有很多名医,并出版了非常多的著作,对于中医药的发展贡献很大。这时期医家们仍旧沿袭先前医学经典继续发展,继承金元时代医家们提出的医学主张,明代也出现不同学术流派,各家互相激烈争论。当时主要分为滋阴、温补以及明末出现的温病学派。滋阴派源自元代朱丹溪主张--滋阴并善用寒凉之药治病。着明代表医家包括王履及戴思恭。(滋阴派创始人--朱震亨"滋阴派"是医学学派分支之一。朱丹溪又称朱震亨,元代鹜鸟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善于应用降火的药物,因为他注重滋阴,所以被称为滋阴派。)温补派以金代李杲的脾胃论为基础,治疗时重视温补中气的方法。代表医家首推薜己,次为张景岳及赵献可。薜己(1488-1558),号立斋,其父曾任太医院院使。他医学造诣较深,兼通内、外、妇、儿、眼、口齿等科。其学术思想强调真阴、真阳不足。薜己著作甚多;《内科摘要》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口齿类要》是中医史上最早的口齿专书,其他著作包括《外科枢要》、《正体类要》、《薜氏医案》、《疠疡机要》、《女妇撮要》、《外科心法》等。(科类。二卷。明·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撰著。成书于明嘉靖八年(1529)。本书为薛氏诊治内科杂病的经验实录,从《薛氏医案》中选摘而成,内容广泛。书中采用医话体例,叙述证治经历,或内伤酷似外感,或虚损面貌似实症,薛氏以其慧见卓识,剖判疑似,颇中肯綮。中国现存清代以前唯一的以口齿病症为主兼及五官疾病的医著。一卷。明代薛己撰于嘉靖八年(1529)。本书在治疗方面多介绍内服药物辨证施治。全书共分12门,以辨证论治原则记述口、齿、唇、舌、喉等科,包括茧唇、口疮、齿痛、口舌肿痛、喉痹、喉痛、骨鲠、误吞水蛭、诸虫入耳、蛇入七窍、虫咬伤、男女体气即腋臭等病证的病因、证候和治疗。多数病证附有验案。卷末列处方70首。所有方药亦为内服药物。本书收入《薛氏医案》,另有单行本及日本刻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已出版排印本。《外科枢要》,外科著作。四卷。明·薛己撰。刊于1571年。卷一载疮疡诊候辨证共21论;卷二-三以病证为纲,分论全身各部疮疡共30余病的证治,并附验案;卷四总列疮疡各证治疗方剂。现存三种明刻本等。现有《薛氏医案》本。《正体类要》 骨伤科专著。二卷。明·薛己撰。记载正体主治、扑伤、坠跌、金伤及汤火伤等类共64种病证的医案。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阐述伤科的病症治疗,凡方药、手法、用具等,都有详细的记述。《疠疡机要》麻风专著。三卷。明·薛己撰。约刊于16世纪中叶。本书对麻风病的本症、变症、兼症与类症的辨证治疗等予以全面阐论和辨析。尤其可贵的是本书收载麻风病治疗验案较多论述病候,条目比较清晰。现有<薛氏医案>本。)他推荐以苍术、人参、甘草及北蓍为主的汤剂,治疗因脾胃不和所引起的疲乏及食欲低下。根据李杲《脾胃论》之描述,都是一些"温补中气"的药物。(《脾胃论》,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李杲撰,由医论38篇,方论63篇组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别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发,并译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有关治验。)张介宾(约1563-1640),字景岳,浙江山阴人。其医学主张主要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以及"人体虚多实少"等论点。主张温补肾阴肾阳,慎用寒凉与攻伐方药。张介宾创制很多补肾方剂。于晚年编撰的《景岳全书》是一部综合性医籍。他亦撰写多部《黄帝内经》注释,内容浅易。(《景岳全书》(上)是上册,《景岳全书》为明-张介宾(号景岳)著。全书64卷,本次分为上下册出版。《传忠录》3卷,论述中医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味,以及辨证、诊法、治则等,明辨前人得失,畅发己见,尤对"命门"学说的独到见解,颇有影响。《脉神章》3卷,精选先贤著作脉法、脉义精华,并提出对脉诊的看法,切合临床实际。《伤寒典》2卷,辨析伤寒诸证,论述各家经验,很有新义。《杂证谟》29卷,论述内科杂病及眼、耳、鼻、喉、齿等70余种疾病的症因脉治,每病证列经义、论证、论治、述古、辨古、新案等内容,论述全面、缜密,溯本求源,有论有案,述古不泥古,对有些疾病的认识颇有创见。)明代另一位力倡温补的医家,赵献可字养葵。他对薜己的学说十分推祟,尤其发挥命门之说,认为命门是人身之主和至宝,于1687年特撰《医贯》一书,用意是以保养"命门之火"的论点贯穿于养生与治疗等一切问题。(《医贯》为明代温补派医家赵献可的代表作,刊行于明万历45年(公元1617年)。全书共六卷,卷一为"玄元肤论",论《内 经》十二官、阴阳、五行;卷二为"主客辨疑",论中风、伤寒、温病、郁病;卷三为"绛雪丹书",专论血证;卷四、五为 "先天要论",以六味丸、八味丸为主方,治疗真阴、真阳不足诸病;卷六为"后天要论"。本书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 围绕"命门"这个中心,紧密结合病证说理,深入浅出。其命门学说,以及善用六味丸、八味丸等方治疗诸病的经验,对发掘 古方深义,提高临床疗效均有重要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是现代探索"命门"学说的必读书,也是临床诊治的良好参考书。本次校勘以明·书林张起鹏刻本为底本,清·天盖楼藏板为主校本精校而成。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参考。)因此他用药也多采用八味丸、六味丸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描述的补阳方剂。温病派    温病学说的来源久远,是中医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即是 外源性病邪引起身体发热等症状的疾病。明代以前,医家们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认识,主要局限于《伤寒论》的范围,内容提及"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吴有性(1592-1672),名又可,姑苏洞庭人。他目睹当时疫病(又称为瘟疫病)流行的惨状,决心通过观察研究,对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及平日所用之验方等作详细记录,于1642年写成的《温病论》属于传染病的专着。他创立"戾气"之说,认为温疫之病并非由风寒暑湿所为外邪引致,而是由于感染一种外在的"异气"引起,这种"异气"他称作"戾气"。戾气有以下要点:* 物质性可服药治疗; 

* 通过口鼻侵犯体内,而致病与否则决定于戾气的量、毒力及人体的抵抗力; 

* 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会不同,侵犯的脏器部位也不一; 

* 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致; 

* 痘疹与疔疮等外科化脓感染也是戾气所引起的。古代痘疹就是天花,是严重传染病,早在汉代葛洪的《肘后方》已有记载,但一直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直到明代发明人痘接种法,为预防天花开辟有效途径, 为免疫学的早期成就,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痘接种法开始应用的确实日期仍不能确定,但是最晚在明朝年间(1567-1572)确实有文献记载其应用。外伤科的新成就这时期,外科及创伤科有新进展;医家们主张治疗外伤疾病应内、外兼顾。同时对癌症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例如认为致癌原因是情绪低落或是嗜吃油煎、辛辣、烧焦食物等。外科手术方面如止痛、消毒及止血的技术也提高了。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较突出地表现当时的成就。陈实功(1555-1636),江苏南通人。他从青年时代就专门研究外科,经过四十多年不断实践,在外科理论和手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于晚年1617年完成《外科正宗》。《外科正宗》论及外科常见疾病一百多种,并选入了唐宋以来的许多有效方剂。他主张治疗外科疾病应该内服和手术并重,认为脓肿疾病应该尽早开刀,以免贻误病情。书内记载他曾经成功做过断喉吻合术;并在茴香散局部麻醉下,用铜筋丝线圈套及摘除鼻息肉。书内还有最早对颈部恶性肿瘤及乳癌的记录。另一位同期著名外科医家,王肯堂(1549-1613),撰写《疡医证治准绳》。对外科诊治有丰富的论述,主张骨伤科医生首要必须了解骨骼结构。书内有很多中医外科史上早期的记载,如气管吻合术,耳廓、唇、舌、外伤的整形术。当时他已认识到肿瘤不能手术治疗。梅毒性病典型的梅毒病大约在15世纪或稍前从外国经广东传入中国。明代梅毒病泛滥,医家陈可成撰《霉疮秘录》是较早的梅毒专书。书内记载梅毒不同病期症状,提出了用丹砂、雄黄等含砷的药物治疗。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应用砷剂治疗梅毒的记录。此外还论及预防梅毒的方法。书中对霉疮(梅毒)的诊治居于当时国际领先地位,至今仍有临床实用价值,尤其对毒性矿物药物(砷剂)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亦可供研制治疗白血病、肝癌等恶疾新药借鉴。针灸明代针灸继续有所发展,公元1443年明政府特定专人仿照宋代的式样,另行铸造针灸铜人。这时期出现了不少针灸著作。反映此期成就者,有高武及杨断洲。高武,字梅孤,浙江鄞县人。16世纪中期先后完成《针灸节要》及《针灸聚英》,前者主要摘录自《黄帝内经》及《难经》的理论编成,很适合初学者应用。(即《针灸素难要旨》。《针灸素难要旨》为书名。又名《针灸要旨》《针灸节要》。明·高武撰。三卷。刊于1537年。内容系选取《内经》《难经》等有关针灸文献,删繁就简,分类编次而成。着重罗集了九针、刺法、补泻、经脉、俞穴等原文,探溯针灸学术本源。

《难经》节要,先取行针补泻,次取井荥俞经合,又次及经脉,各以类相从,不拘旧经篇次。《素问》节要,先九针,次补泻,次诸法,次病刺,次经脉穴,不拘旧文篇目。《难经》注虽多,惟滑氏《本义》折衷众说,故存之。)杨断洲(1522-1620),对16世纪以前的针灸学文献进行辑录,并结合自己心得经验,于1601年完成《针灸大成》。书内论及经络、穴位、针灸手法及适应症等,还介绍了应用针灸与药物综合治疗之经验。是17至19世纪重要的有关文献。(《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药物学及方剂学的发展明代有大量本草学及方剂学著作,其中又以个人编著者占大多数。刊行数量远较先前历代为多,内容更丰富详细。李时珍之《本草纲目》中国本草学出现了一部具世界学术地位的专着,就是李时珍编辑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共撰写过17本着作,其中以《本草纲目》最闻名,它有下列几方面的成就:* 总结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内容;书内所载药物增至1500余种,并附药图1000幅,药方10000余个。

* 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

* 提出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他按照"从贱至贵"的原则,即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将药物分为16部,包括60类,有系统地记载了每种药物的知识。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这本书不仅是药物学专着,还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本草纲目》刊行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及越南等亚洲地区,在公元17、18世纪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欧洲语言。另一方面,李时珍是首位提出脑负责精神感觉、又发现胆结石病、利用冰替高热病人降温及发明消毒技术的医家。《本草纲目》的十六部:1. 水            9. 木 2. 火            10. 器物及服装 3. 土            11. 虫 4. 金石(金属)  12. 水产 5. 草            13. 介壳类 6. 谷            14. 鸟 7. 菜            15. 兽 (四腿动物) 8. 果            16. 源于人类物质 

方剂学这时期在方剂学发展方面,对方剂的组成、药理、功效及用法都有所提高。有关的专书也明显增多。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就是产生于明代。明初1406年,朱输、滕硕等编辑《普济方》。普济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它载方竞达61739首。普济方医方著作。一百六十八卷。明。朱橚(周定王)、滕硕、刘醇等编。刊于15世纪初。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原书今仅存残本,清初编《四库全书》时将本书改编四百二十六卷。使明代以前的大部分方书内容得以保全,为后世研究中医药学提供了极丰富的资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