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名医

 可笑先生 2013-01-05

中国历史上的名医神医

 

1. 医和,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秦国人。他除了诊病,还使用了阴阳、四时、五行、五声、五色、五味、六气等等中医病因学和诊断学的概念,对后世中医有关的理论发展和普及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渤海莫(今河北任丘)人。战国时代名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3. 淳于意(约公元前205?),因曾任齐国的太仓长(一说太仓令),人称仓公。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汉初期著名医学家,自幼热爱医学,精于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淳于意诊断疾病,注意详细记录病案。他将典型病例进行整理,写出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

4. 张仲景(约150154),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著传世巨作《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

5. 董奉(200280,一说220280),又名董平,字君异(一说字君平),号拔墘。侯官(今福建长乐)人。东汉建安时期名医。少年学医,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董奉医术的高明和不求名利、乐善好施的高尚医德被人们传为佳话,千秋流传。人们把他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6. 华佗(约145208),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

7. 王叔和(201280),名熙。高平(今山东微山)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精于脉学,对古文献的整理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将毁于战乱的《伤寒杂病论》,加以整理,重新进行编排,将之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伤寒杂病论》得以保存并流传。他在养生学上很有造诣,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

8. 皇甫谧(215282),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魏晋间作家、医学家。编撰有《针灸甲乙经》、《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尤其在医学上,是我国中医领域“针灸疗法”的创始人。

9. 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对急性传染病有深入研究。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分别比西方医学家要早500年和1500年。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10.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陶弘景在医药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对《神农本草经》的科学整理。《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劳动人民积累的药物知识,共收载药物365种,分成上、中、下三品。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和主治的病症,都作了详细的记载。

11. 巢元方,约生活于6世纪至7世纪间(史书缺传,其生卒年及籍贯缺乏考证)。隋代著名医学家。编撰《诸病源候论》50卷,分67门,载列证候1739论,分别列述了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各科疾病的病因与证候,并讨论了一部分疾病的诊断、预后、以及预防、摄生、导引按摩、外科手术等一些治疗方法。此书为我国第一部中医病因证候学专著。

12. 甄权(约541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隋唐时期名医。精究医术,专习方书。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

13. 孙思邈(541581682),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后世尊其为“药王”。著作有《千金要方》,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12论,提出伤寒禁忌15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30卷,分232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千金翼方》30卷,属其晚年作品,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189门,合方、论、法2900余篇,记载药物800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

14. 王冰(约710804),号启玄子。唐代医学家。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经过分门别类、迁移补缺、阐明奥义、删繁存要以及前后调整篇卷等整理研究工作,他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5. 王惟一(9871067),名惟德。北宋医家。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曾考定《明堂针灸图》与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铸造针灸铜人模型;刻《图经》于石。

16. 钱乙(约10321113),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生于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17. 唐慎微,约生活于11世纪至12世纪间,字审元。蜀州晋阳(今四川崇庆)人。宋代医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完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1卷,反映了宋代药物学的发展水平。全书有药1558种,书中还带有方剂和药材的图片,在医学上有很大的价值。

18. 朱肱,约生活在11世纪至12世纪间,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北宋医家。重经络,认为不识经络,则犹触途冥行,不知邪气所在。在用经络循行部位和生理特点解释伤寒传变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脉证合参以辨别病证的表里阴阳。他对外感热病分类命名,施以不同方药,在鉴别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独到见解。著成《伤寒百问》一书。

19. 许叔微(约10791154),字知可,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人。南宋医学家。著有《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伤寒九十论》等,对汉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有所发挥。另著有《普济本事方》,记录医案及经验诸方。

20. 王好古(约12001264),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元代医学家。王好古重视伤寒三阴证的研究,提出了“阳证易辨而易治,阴则难辨而难治”的认识,从一个侧面补充了前人研究《伤寒论》的不足。著有《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阴症略例》等,对脾胃学说多所阐发。

21. 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义乌赤岸(今浙江义乌)人。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所著《格致馀论》,认为多种疾病的病机,均由“阳有馀、阴不足”所致,其治法主张“滋阴降火”。另著《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等。

22. 薛己(14881558),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医学家。其医论重视脾肾,治法善用补益。自著及注释医书16种,多附治验病例。后人汇集其著作为《薛氏医案》78卷,其《口齿类要》等,为现存较早的口腔、喉科专著。

23.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注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曾长期上山采药,并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民、药农、铃医请教,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800余种,对各种药物亲自鉴别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中药名、品种、产地等错误,并收集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多种药物,著成《本草纲目》。其书收录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1518种,新增药物374种,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古代人民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所著又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另有《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

24. 张景岳(15621639),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曾学医于金英(梦石)。精研《内经》,历时30年为之整理注释,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等、《景岳全书》、《质疑录》等,于医学理论颇多阐发。

25. 谈允贤,生卒年不详。江苏无锡人。明代女医生。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的名医,其祖母对医药也十分精通。谈允贤从小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祖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医药知识。50岁时,谈允贤根据祖母传授的医术,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一部《女医杂言》,传给后人。

26. 张石顽(16171701?),名璐,字路玉,号石顽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医学家。著有《伤寒缵论》、《伤寒绪论》、《本经逢原》、《诊宗三昧》等。又著《医通》,广辑历代医学理论、治法,并载验案,对内科杂病颇多阐发;末附《祖方》,认为历代流传的方剂,皆渊源于某一祖方(基础方),对各类方剂的整理,重视临床应用。张氏是清初三大家之一,堪称一代宗师,临床经验极其丰富。

27. 叶天士(约16661745),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温热论》,是对治疗温热病的大量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温病学派的开山之作。对于临床常见的温热病的病状和其传遍规律做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也成为后世中医学乃至现代中医学临床诊断热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他将使用了千余年的以“六经辨证”为主的外感病诊断方法,进一步发展为以“卫、气、营、血”四个层次为主体,由表及里的辨证方法,这既是成功的创新,又是对于六经辨证的高水平的应用和发展,标志着中医学在辨证水平上的又一次提高。自此,也将“伤寒”与“温病”两大学说从辨证方法上区分开来。他这种大胆的创新来自于对先贤著作的透彻分析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也有人认为,叶天士称得上是对《伤寒论》理解得最透彻的一位医家。

28. 薛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扫叶山人、磨剑山人、槐云山人。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医学家。医术与同郡叶天士齐名,曾选辑《内经》原文,按阴阳、藏象、论治、疾病等分为十四类,约取诸家注释,并加入个人体会,编为《医经原旨》。又著《湿热篇》,为论湿热病之专著。

29. 王清任(17681831),又名全任,字勋臣。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人。清代富有革新精神的解剖学家与医学家。他认为人的脏腑结构对医疗非常重要,认为“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人夜行”,认为古医书中关于人体记述错误不少。他多次到疫病暴死者乱葬岗中和死刑场观察人体内脏结构,于1830年著成《医林改错》,纠正古代医书记载脏器结构及功能之错误。其医论和诊治重视气血、擅长活血化瘀。所立活血化瘀方剂至今仍为中医临床广泛采用。

30. 汪逢春(18841949),江苏苏州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毕生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努力提携后学。1938年曾任国医职业公会会长,并筹办《北京医药月刊》;1942年在北京创办国药会馆讲习班,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学术上擅长时令病及胃肠病,对于湿温病亦多有阐发。著作主要有《中医病理学》、《泊庐医案》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