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创的几道点心,其中一道是益“益脾饼”专治脾胃湿寒腹泻,另外一道是适合老人气虚痰多、痰气郁结所致的诸多疾病的方子——“期颐饼”。 今天,咱们就来谈谈第一张方子——益脾饼。 现代人的脾胃变得金贵娇气了,动不动就腹泻。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湿又常常是导致人身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一种致病因素,而脾胃湿寒,不光饮食能力下降,还有长期泄泻的情况,拉出来的大便常常湿冷或带有未消化的食物。 对于婉拒汤药的人来说,张氏就会选用这道点心——“益脾饼”来为患者调治,效果屡试皆验。益脾饼原方:“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 这道点心没有面粉,它是实打实的中药。白术和鸡内金用生的,将两味中药各自轧细焙熟。然后再把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去核),捣成泥状,四药合在一起,拌匀,再做成小饼。按张锡纯的指点做法,需要将这个已经做成的饼放在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便可当做点心,慢慢嚼烂吞下。《医学衷中参西录》有这道点心。 另外,说到张氏临证灵活多变的特点,关于这个方,也有一个验案。 他只用了白术和枣肉两味中药制成益脾饼,也收到很好的效果。一30余岁的女性,她泄泻已有数月,曾用一切治疗泄泻的方药,效果都没有好转,张氏却单用了白术和枣肉制饼,很大原因是跟这位女性“脉象不凉”,大便的排泄物当中也没有出现未消化的食物(中医称之为完谷不化)有关。脉象不凉、也无完谷不化之证,说明非脾胃虚寒,所以除去了干姜。而张锡纯除去鸡内金才是这个案例最大的疑惑点,张氏在案例下面,草草几个字结束了除去鸡内金的原因,他说:“此证并不用鸡内金者,因鸡内金虽有助脾胃消食之力,而究与泻者不宜也。”张锡纯有一个叫做“敦复汤”的方剂,在敦复汤这个方剂中,鸡内金的其中一个用法是取其收涩膀胱之力,逗留热药之性于元阳之处(即肾与命门的位置)。 很显然,在益脾饼的这个变方的这位女病人身上,她的病机并非“寒”因引起,所以除了干姜,同时除去鸡内金,但针对女性病人的病情来说,这张方剂中,并不需要鸡内金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