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史知识》:三星堆文化是分布在中国西南的四川盆地内,年代范围大致在公元前1700年到1200年间的青铜文化。该文化以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三晕堆遗址为典型遗址,范围广大,因该遗址最主要的考古工作和最主要的考古发现都集中在名为“三星堆”的土丘周围,故名。 三星堆遗址现世,青铜文明再放异彩 在中国人过去的认知里,只有中原才称得上是文明的起源地,中原之外的其他地方便是蛮夷蛮荒。但是随着现代考古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中原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最早起源地之一,绝对不是唯一的起源地。 考古学家们先后发现了距今超过五千年的大型遗址,如辽河流域的红山遗址、太湖流域的良渚遗址和长江中上游的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文明无疑是中国青铜文明的高峰之一,它拥有着绝无仅有的艺术成就以及文化地位。虽然在世人看来,三星堆遗址似乎只是一个与殷商遗址同个时期存在的青铜文化遗址。事实上三星堆遗址有着非常的久远的历史,足以追溯到万年之前。 1929年 ,当地的一个农民燕道诚从地下挖出不少的玉器,这些玉器在当时的古董贩子中相互贩卖流通,最终引起了考古家的注意。 原本以为能出土如此玉器之处必定有着大型的古墓,于是便申请了对三星堆的考古挖掘,结果却并不存在大型古墓,而这些玉器也被鉴定为不过是汉代的玉器。直到80年代,当地村民再度挖出了一件举国震惊的文物——青铜大面具。 随后,新中国的考古队立即介入,对当地进行了一番精细的考古探测,后发现这竟然是一座横跨三皇五帝和商周几代的大型遗址。 千奇百怪的文物或揭秘先秦文化 根据三星堆遗址的推测,应当是从新石器晚期延续到了商朝的末期,距今已有4800~2800年的历史了。并且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青铜文物,而这些青铜文物的奇形怪状,与以往发现的文物有很大不同。 如前面提到的青铜大面具,该青铜器长有16.5厘米,眼球十分夸张,瞳孔很是突出。除了这个特大的面具之外,还有不少高大的青铜像,最大的一尊高达2.6米,重有80公斤,出土的巨大雕像和面具多达50多件。 而这些巨大铜像跟《拾遗记》当中所提到的宛渠之民甚为相似。 西晋王嘉的《拾遗记·秦始皇》记载到:“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覩” 从这里来看,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所接触到的宛渠之民有可能是古代巴蜀文明当中的“外星人”,不过也只能说是很相似,却也没有足够的证据。 在已经出土的青铜文物中,还有一件非常令人震惊的文物,名为“青铜太阳轮”。此物长得与现代的汽车方向盘很是相似,有专家认为此乃是一种盾牌,也有专家提出这其实是上古时代人类的“太阳测量仪”。并且经过计算,青铜太阳轮竟然可以准确测量太阳的高度角、表长和影长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比我们想象中要来得高的。 出土文物过于珍贵,考古家停止挖掘三星堆 三星堆出土了数千件珍贵的青铜文物,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出土的这些青铜文物与同时期中原出土的青铜文物有着极大的区别,而且从青铜面具刻画的形象来看,反而更像是西方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始终有人认为三星堆文明并不是真正的中原本土文明,而是东西方文明的产物。事实上,专家认为这样的观点不正确的,很多青铜文物本身都是有着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的,不能因外观而单纯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在八九十年代时,考古家们挖掘的三星堆遗址面积不过是它的十分之一,出土的文物就多达了数万件,其中的大型青铜器有几千件之多。 但是在90年代后,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们却不敢再挖掘三星堆的遗址,甚至是禁止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其实都是怕地下的珍贵文物因为技术不够而损坏,是为了保护遗址,更是为了后人有古可考。 小结 三星堆文化的发掘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共同去保护和珍惜它! 参考资料: 据《文史知识》、《拾遗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