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亏1.3亿!盐湖股份的末日警钟,敲打在谁的身上? 2020年伊始,这项毁三观的新纪录,由当年的钾肥大亨盐湖股份一手缔造: 1 月 11 日晚间,st 盐湖发布 2019 年年报预告,预计 2019 年亏损接近472 亿;同时,股东权益变为 -286.2 亿,亏损额与股东权益刷新A股的历史新高。 如此换算下来,盐湖股份每天都要亏掉1.3亿元。 1.3亿/天,普通老百姓能干些啥? 北京楼市目前在售的99%四合院户型都在9000万以下,再加一套北京稍偏远郊区的品牌独栋别墅(4000万左右),加起来差不多1.3亿。 当然,还有更惊悚的比对方法——这些天就有媒体做出了数据对比,*ST盐湖最大亏损将超过青海GDP的1/7。(青海GDP约为2865.23亿元) 比起盐湖股份的“日输两套房”,“7年亏一省”,李兆会、王思聪这些富二代败家子,一年时间也只能亏上二三十个亿,简直弱爆了。 01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周期股都叫特能亏。 2014年到2016年,A股亏损王都是周期股,分别为中国铝业、酒钢宏兴和石化油服,单年最大亏损也只是停留在162亿元。 这已经是*ST盐湖连续第三年亏损,2017年-2018年两年亏损额度达76亿元。综上,*ST盐湖三年亏损最高将达548亿元。 盐湖股份创下的这项纪录,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 具体的亏损原因,其实是来自于盐湖股份的历史遗留问题——评估账面价值为 544.77 亿元的亏损资产包,屡次流拍,最终以 30 亿元的价格成交。这么一来,417.35 亿元的资产处置损失将会挂在ST盐湖的账面上。 而这400多亿的亏损,“大头”有两个主要来源:子公司盐湖镁业88.3%股权和349.5亿元应收债权,子公司海纳化工97.748%股权和60.23亿元应收债权。 02 有小白朋友可能不知道,当年的盐湖股份,远没有这么落魄,堪称钾肥行业的当红炸子鸡,“日不落帝国”一般的存在,要谈“巨亏”这个属性,远远不沾边。 背靠茶卡盐湖,盐湖股份的氯化钾每年可以为盐湖股份带来至少 40 亿的毛利润,且钾肥这种化工产品,和酒类中的茅台差不多,暴利(毛利率可达75%)且垄断性强(盐湖股份曾经占据我国总市场销售额的96%)。 更何况,盐湖股份坐山吃山,靠水吃水,凭借着厚厚的家底,生活在竞争压力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好不快活。 据悉,这几年的氯化钾还在涨价,毛利率不降反升,面对成本弹性较小的行业现状,盐湖股份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不一而足。 但问题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下,盐湖股份的管理层却不这么想。 他们觉得当钾肥行业的“茅台”不过瘾,自己还要当五粮液,当洋河,泸州老窖,甚至要去搞红酒,搞洋酒,一统酒饮天下。 管理层的胃口这么大,是有内在原因的——茶卡盐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那么多资源品种躺在尾矿里,如果自己不在资本市场借东风把其都收割出来,实在有点躁得慌。 典型的功利思维。 于是,你可以看到,盐湖股份开始玩吸血,定向增发,债转股,能用的路子都使上了,目的就是不计成本地推进公司的新项目。 在这样的情况下,近3年的资产负债率从68.21%上升到74.95%,而流动比率从0.69降到了0.36,货币资金更从2016年的58.13亿掉落到2018年的34.46亿,到2019年三季报的时候竟然只剩下了7.26亿。 图:盐湖股份的财务风险指标 ▲注: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 03 盐湖股份的慢性死亡,是被当初自己糟糕的市场调研蒙混了双眼吗? 事实没这么简单。 一方面来说,垄断着74%毛利的氯化钾产品,盐湖股份不应该那么缺钱,但事实上你也看到了,2019年的子弹基本上都打光了,最后的结果仍然还是450亿以上的亏损和濒临退市的沉重代价。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当初所谓的“新项目”真的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值的公司把75%毛利率的金凤凰都给仍在鸡窝里,去舍本逐末? 事实上你也看到了,这些新业务并不是一般的“不及预期”。 “金属镁一体化项目”,2010 年 7 月开工,8 年一共投入 386 亿元,没给公司带来半点利润。 “海纳 PVC 一体化项目”,2010 年 4 月开工,投资额95 亿,近 4 年亏了总计 27 亿。 按照表象来看,盐湖股份勤勤恳恳,但似乎是真的智商捉急,行事鲁莽,在化工行业的复杂大形势下交了智商税。 事实果真如此吗? 你要注意,盐湖股份当年的一个举动,出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2015年12月29日,盐湖股份(000792)公司以18.36元每股的价格,定增2.67亿股,募集资金净额48.5亿元。 八名认购对象中,除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外,其余均为基金公司,包括泰达宏利、申万菱信、鹏华、财通、光大保德信、金鹰、天弘等。 但蹊跷的是,控股股东青海国投、第二大股东中化化肥均未参与。 也就是说,信誓旦旦的大股东,还不如基金公司看好自己的新项目,选择了“肥水但流外人田”。 甚至在财务处理上,盐湖股份也显得十分微妙——从2017年开始亏损,却一直不动声色,遮遮掩掩,直到2019年收官,在资本市场上曝出违约信号的时候,直接快刀斩乱麻,一次性计提亏损400多亿。 没有在去年和前年露出亏损苗头的时候,选择财务洗澡了事,而是拖到现在,这种“窜天猴”式的爆雷法,更令人匪夷所思。(毕竟这样的下场是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 你想想,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从定增动作和财务处理来看,管理层和大股东不可能没认识到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更不可能面对潜在的400多亿的资产处置损失,多年来毫无察觉。更像是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引诱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去为之买单。 显然,大股东和管理层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溢价收购之后,所有的多元化风险由资本市场来扛。 结局不外乎两种:
04 因此我要说,盐湖股份,是被资本家玩坏了的一家好公司。 好就好在,毛利润75%的钾肥,和毛利润42%的碳酸锂,这些战略资源都是实实在在的,这就决定了盐湖股份基本面的下限。 但坏就坏在,盐湖股份的“人祸”管理层,缺乏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这就注定了盐湖股份的上限不会太高,不仅格局赶不上万华化学,市值也被牢牢摁在地上。 真正的企业家,不会在市场还不明朗,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就盯着那一己私利,冒着巨大的风险对自然资源下快刀子,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任何周期性行业,最怕的就是好大喜功,一口就想吃成个胖子。 真正的企业家,也不会在手握现金奶牛的情况下还向资本市场贪婪索取,把资本市场的基金、机构和信息不对称的小散都当做听故事的对手盘,自己却以近乎零风险的方式来借鸡下蛋,茹毛饮血。 真正的企业家,更不会在深耕主业,认识到行业多重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大肆投入借贷而来的资金去试探市场,并且在市场预期减弱的时候依然没有适可而止的迹象,直到避无可避的时候才被动向市场“引爆”业绩炸弹。 真正的企业家,一定是在严谨经营的基础上,让整个产业链的参与者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的,而不是某些大股东或者施工方的利益在先,盲目且冲动的决策在后,为了“立项”而“立项”,最后连自己的项目到底怎么投产,如何盈利都搞不清楚。 日亏1.3亿!盐湖股份,机构,散户,到底谁在交智商税? 我想,“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说明: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