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读书】贵在自尊——《论语》解读系列之:君子不重则不威

 老沔城人 2020-01-15


【教育读书】

贵在自尊
——《论语》解读系列之:君子不重则不威

文/朱振山


    我在北京打工的时候,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老板,此公跟谁都不超过三句话就要发火,接着就要拍桌子,摔板凳,然后是吹胡子,瞪眼睛!那脖子歪得活像斗架的公鸡!在他那公司打工,员工们时刻要捏一把汗,生怕什么时候惹老板生气!可是越怕越有鬼,那老板时常要找茬训斥员工,弄得人人自危,怨声载道。时间不长,员工们都相继离去了,那老板也就落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下场!

    一次,我不禁问那老板一句:您为什么这样喜欢发火啊?您不怕员工们全部走光吗?那老板说,这您就不知道了,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你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又如何树立我的威风啊?当老板的没有威严,又如何使自己的学问稳固?又如何把公司管理得更好啊?

    此公把自重理解成发脾气、耍威风了!

    孔夫子真的说过这样的话吗?我带着疑问翻开了《论语》。果真,《学而·第一》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能自尊自重就是不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没有自尊自重的品格,他的学问就不会牢固。因为自尊自重本身就是一种学问,是心性修养的学问。这个学问在书本上找不到,这个学问只在人的品格构建中。这个学问不稳固,就要关系到你的忠信程度。因此,没有一个不如我们自己的朋友,如果是这样,我们自己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纵观《论语·学而第一》整篇的内容,这一段话说的是做学问的态度。看来,上面提到的这位老板的理解恰恰与原意相反!他把“重”理解成凶恶;把“威”理解成威严!照此办理的话,那么做学问的君子们都要成为凶神恶煞了!不然的话就“学则不固”,就没有“忠信”了!

    “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自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尊心!就是要有羞耻心,就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那么自重也就是自我约束、自我检点、自我反省。实在说,只有自尊才能自重。所以时常有人这样来比方,说是好鸟还知道要爱护羽毛呢,何况人啊?我们知道,羽毛是鸟类的声誉,爱护羽毛的鸟类就是爱护自己声誉的鸟类。而当今的社会氛围,有许多人已经不知道爱护自己的羽毛了!他们我行我素,吃喝嫖赌;他们为所欲为,坑绷拐骗!说什么在乎名声的人是为别人活着,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只有不知道羞耻的人才是为自己活着!

    如果这个世间没有规律可循,你怎么活着就无关紧要了!而事实恰恰不是这样,这个世间的所有物种都是按照一定轨迹来运行的!我们看到,日月星辰有轨迹,地球运转有轨迹,花草树木有轨迹,人类当然也要有轨迹!而人的轨迹是什么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尊自重自我约束,那么他就不会有威信产生,他的学问就不会长期稳固!

    这就是人的运行轨迹。

    自尊自重是做人的准则。做人最关键不是你在社会上占据了什么位置,过什么样的日子,而是你尊不遵循自尊自重的原则。知道自尊自重的人,就会生活得有声有色,让人仰慕,令人敬重。而不懂自尊自重的人,就只能被人瞧不起。自尊自重是为了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尊严,一个自尊自重的人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气节、有人格的人。知道自尊自重的人,就有了做人的自觉性。他们的行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别人逼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高尚精神。无论是别人在跟前还是自己独处的时候,都不做一点卑劣的事情。在自尊自重上,人们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表现。有的人以自尊自重是人生的首要原则,注重维护自己的尊严,甚至将人格与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三军可夺帅但不可夺志”“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这些都是自尊自重者的铮铮铁骨。而有的人却为了满足私欲而出卖灵魂,昧着良心吹牛拍马,阿谀奉承,献媚钻营,损人利己。这种人“不重”所以也就“不威”。

    一个有尊严有人格的人,决不会轻易去侮辱别人,更不会像那位老板一样随意发火,恶语相加。因为他懂得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只有尊重自己才会尊重别人。接下来是:“无友不如己者”。本文开篇时那位老板这样理解这句话,他说,我的朋友没有一个不如我自己的。意思是说,他的朋友都是高官厚禄,都是功成名遂之人。按照他的逻辑,交朋友就只能交比我们高一等的人了!大学校长只能与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与院长交朋友,那么院长就只能与主席交朋友,主席就只能与上帝交朋友了!如果孔子是这个意思,那么他只能是势利小人!

    宋儒们的长期错解,真是要了孔夫子的命!

    全面的理解这段话,“无友不如己者”在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我们自己!如此说来,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重他。我们不仅要自尊自爱,还要尊他爱他!事实也正是这样,细细想来,在我们的朋友交往中,每个人真的各有所长,有人沉默寡言但是工于心计;有人大大咧咧却心胸开阔;有人畏畏缩缩却克己奉公;有人脾气暴躁却抱打不平……与人交往,我们就不能专看人家的短处,而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另外,还有两个要点需要汲取,那就是“不因其言而废其人”和“不因其人而废其言”。这个人经常开口骂人说粗话,但是他的人格还是可取的,我们不能因言废人;这个人行为很混蛋,但他有时也可能良心发现,说出一两个有价值的好主意,如果我们因人废言,就会失去这些有价值的好主意。所以,“无友不如己者”,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只能是取长补短。看见人家的长处,就要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就不要怕改正自己的错误:“过则勿惮改”。

    改正自己的错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发现每个人在修身过程中都有“三重障”,就是有三种非常严重的障碍。这三种障碍是:傲慢、嫉妒、贪欲。这三种障碍是与生俱来的,是非常难以克服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努力克服。如果不能战胜自己的“三重障”,就不可能理解“君子不重则不威”的真正内涵,不可能理解“无友不如己者”的真正内涵。

    任凭世事沧桑风云变幻,真学问的出发点只能是自尊与自重,真正可贵的品格只有自尊与自重。


    (来源:《人生》杂志2014年第三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