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理工本硕,财经领域最英俊的干货段子手。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让别人的每一个恍然大明白,只是你的基本功。 同志们,一转眼,下个周五就要过年了! 我今年就在北京过,所以提前回了趟老家。我的老家你可能没去过甚至都不知道在地图上哪个位置,但你八成听过名字——乳山。这个城市和“海景房”三个字几乎是绑定的。 当然现在也有不少人出去旅行过年,去海外边看美景边过年。在外面住的爽了,有的顺道还搞个海外房产投资。 乳山、海景房,和我的老乡们,让我很早就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一幅充满魔幻主义的画。 而最近流行的海外投资,又给这个魔幻性的画面上泼了一桶油漆。 十年前组团看房,旅游大巴拉一车一车的看房人去乳山选购海景房。当时的房价大概是3500一平。 现在十年过去了,二手海景房现在的出手价格大概是4000一平,还很难卖掉。 要知道,这可是中国房价坐地吸土,哦不,坐地吸金的十年啊。 今年流行去鹤岗买房,因为鹤岗荣获城市房价倒数第一。但是我跟你说,乳山也有不少二手房每平米不到2000块,一律海景房哦。 中国人对海景房的失败投资,绝对是我的老乡们营销战术的教科书级别案例。 这个事情的起源,是海子老师的那首诗: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听听这意境,阳光,海滩,花开,仿佛已经有温润的海风扑面而来。 太美的诗给了人不切实际的错觉,当然也给了中介们灵感。现在的中介们也非等闲之辈,你听听这广告词: “只有闭上眼,才看不见海”、还有,“一半是海洋,一半是天堂”。 啧啧,你品,你仔细品。是不是有内味了? 想象中的海景房 广告词只是第一步,中介们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吸引力很多投资者,尤其是老年人。周末大巴车全给拉到乳山,跟老人说,不买没关系,就当周末去海边旅游了。 去了住五星级酒店,连吃带睡的,然后带看高大上的样板间,看着美景,听着未来房价上涨的钱景,销售一口一个大爷大妈叫着,弄到最后不掏钱交个定金都不好意思了。 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像极了男生跟女生说,我就抱抱不乱动。 这个过程里有一个关键点是确保完全隔离,绝对不能让看房人接触到其他人。因为买的都是新房,价格八千一万,不打折。而二手房只有三四千,还卖不掉。 永远别低估了骗子洗脑手法的专业程度,和自己的冲动程度。很多人买个几块钱的菜会挑半天,买个几十万的房却特痛快。 这个世界的魔幻之处在于,中介跟你谈情怀,你还真信了 那很多海景房为啥价格就是不涨呢? 很简单,因为供给不稀缺,需求不坚挺。 很多人生活在内陆所以感觉好像海景很稀缺。也确实,尽管中国海岸线全长1.8万公里,但人均算下来还不足2厘米,看起来很稀缺。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稀缺的不是海景房,而是优质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海景房。 很多三四线城市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这种海景房一盖一大片,毫无稀缺可言。 海岸线全长1.8万公里 甚至有的冬天还没暖气,面朝大海,寒风嗖嗖,还带湿气的那种。 我们再看看需求。海景真的是刚需吗? 有个故事你应该听说过,现在在海南买房的人里,东北人最多,海南也因此被称为东北的第四个省。 为啥东北银都跑海南去?因为冬天确实是太特娘的冷了啊,全年有1/3的时间不适合户外活动。 什么叫刚需?这才是刚需,不是因为海景,而是因为舒适。 舒适是刚需,海景和情怀只是加分项。 经过十年的市场教育,现在国内的新中产阶级对这种不靠谱的房产投资已经比较警惕了。 但是你在进化,中介们也没闲着。 对于勤奋的中介们来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割韭菜的方法总比困难多。他们玩完了国内的海景房投资之后,又祭出了崭新的魔幻主义镰刀——海外房产投资。 他们先是编出了很多迷幻小软文,比如下面这个: 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短短一百来字,看起来讲资产配置很对,仔细一看,全错。
要说中介也不容易,一边编故事,一边还得套上马科维茨老爷子的资产配置理论,确实太难了。 再看下面这张,讲一个母亲自学成才,去迪拜买房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根据2019年12月的最新房价数据,迪拜目前房价已经下跌至每平方英尺895迪拉姆,是7年来最低点,大概不到2万/平米。 不知道这位母亲最近过得好不好,反正中介们又开始写另一位母亲,看到迪拜房价现在是低点,果断进去抄底的故事。 另一位大家的熟人,奶茶妹妹,2019年初亏本抛售澳洲豪宅。房子买的时候1620万澳元,外加100万澳元印花税。卖的时候奶茶叫价1800万,结果降价450万澳元,以1350万澳元成交。 账面损失达到270万澳元,折合1300万人民币,这还没算各项税费。 不知道中介们又该怎么写这位母亲的故事,我很好奇。卖了澳洲房产是为了全仓杀入东南亚? 其实现在最流行的不是去美国去澳洲买房,而是去东南亚。因为根据经济时差,现在的东南亚很有可能会复制中国之前的房价走势! “今年去东南亚买房,相当于十年前投资了北京。” 糟了,是心动的感觉。说得好有道理。 来看一个国内和泰国买房的对比: 一对比是不是更心动了? 不仅如此,很多中介会提供一个“超值服务”,就是你买了房子,他负责帮你出租,每个月固定给你房价1%的租金。这不就相当于至少年化12%的收益吗? 并且房价还会上涨,你如果怕房价下跌,他还会在20年后按房屋原价回购。 租金回报加上买房贷款的杠杆,收益超过20%是妥妥的,再加上房子涨价的收益,年化30%不是梦。 但是且慢。投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懂不投。东南亚、泰国的房产市场,你真的了解吗? 不论海景房,还是海外房产,都要纳入房产增值的框架中。长期稳定向上的经济增长是房价能够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点。 我们所有的土地都是国有的,土地财政是政府推动经济成长的核心发动机之一,而东南亚这些国家是没有土地财政这一说法的,房地产行业对于他们经济的拉动作用是远远比不上我们的,房地产行业在这些国家,就只是个建筑行业而已。 近10年东南亚的发展,不是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被夺走了,而是中国增长的【溢出效应】,并不是内生性的增长。投资机会是有的,但并不比国内有明显优势。 因为,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像中国一样长期稳定发展。 何况,你碰到的很有可能不是正儿八经的中介。我们来看看中介兄弟们又研究出了什么歪门邪道。
最重要的一点,这些国家的本地人根本没有投资房产的习惯,而且绝大多数也没有这个实力。 他们买房才是真正的贯彻了咱们的口号——房住不炒。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能接你盘的都是中国的老乡。这就很有意思了。
一个庞氏骗局加传销的雏形就这么出来了。有句话很难听但很有用:在海外,最该提防的绝对是同胞。 你可能觉得我说的都太阴暗了,总还是有正规投资渠道的。 是的,确实有,还不少。但是作为职业投资人,我跟你说说正儿八经的海外投资,需要考虑的一部分维度。影响房地产回报的风险因子包括:
如果你需要投资移民、留学买房的刚需,那买就是了。这是消费不是投资。 如果你对我上面说的风险因子完全了解,有完善的投资逻辑和可靠信息来源渠道,并且资产很多需要资产配置,那海外投资未尝不可。 但更多的情况是,你天天买彩票不中奖,年年炒股年年亏,唯一的成功投资经验是买了套自住房,赶上好时候升值了。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年化收益30%的海外买房赚钱机会就摆在眼前,还有素不相识的人哭着喊着跟你强烈推荐 我觉得你都该认真照一下镜子,看看是不是他失散多年的亲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