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放性损伤(头皮挫伤、裂伤、撕脱伤、开放性颅骨骨折)。2)闭合性损伤(头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颅骨线状骨折、凹陷骨折、无内开放的颅底骨折)。3)开放性颅骨与脑损伤(火器性颅脑穿透伤或非穿透伤)。5)闭合性原发性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散性轴索损伤、原发性脑受压即单纯凹陷性骨折或乒乓凹陷)。6)闭合性原发性脑损害(单发硬膜下、硬膜外、脑内、脑室内血肿、颅内多发血肿、迟发性血肿、脑水肿肿胀)。(2)伤情轻重分类: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表现分为轻、中、重、特重4型。
(3)昏迷程度分类:GCS(Glasgow coma scale)昏迷分级。格拉斯哥评分(GCS)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方法,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评估脑外伤病人的病情及预后,是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GrahamTeasdale与BryanJ.Jennett在1974年发明的测评昏迷的方法。
GCS 评分
(4)颅脑损伤按照严重程度:包括脑震荡, 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脑水肿、脑疝等。A:脑震荡:通常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即刻出现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并可导致短暂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呕吐、认知和情感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但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1. 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半小时。2.近事遗忘,即对受伤前后的经过不能回忆。3.神经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畏光、乏力等。4.植物神经紊乱如心慌、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等。5.精神症状如烦躁、悲伤、抑郁、紧张、焦虑、兴奋等。B: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脑挫伤指软脑膜尚完整者;脑裂伤指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有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者常同时并存,临床上又不易区别,故常合称为脑挫裂伤)(1)意识障碍: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的程度与时间与损伤程度、范围直接相关。一般以>30分钟为限。(2)局灶性症状与体征:依损伤部位和程度而定,有偏瘫、失语等。(3)头痛、恶心、呕吐:与颅内高压、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要注意排除血肿。(4)生命体征:轻中度挫伤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重度挫伤出现继发性脑水肿或颅内血肿→ICP↑ → BP↑、P↓、R ↓、瞳孔不等大及锥体束征,应高度怀疑脑疝可能。(5)脑膜刺激: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头痛、畏光,脑膜刺激征(+)。C:颅内血肿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和脑室内血肿。1、硬脑膜外血肿;意识障碍:昏迷-清醒-再昏迷;颅内压ICP升高;动眼N损伤引起患侧瞳孔散大;锥体束征:病变对侧伤后一段时间出现或呈进行性加重的肢体活动障碍。CT检查,可发现在硬膜与颅骨之间有一双凸镜或弓形高密度阴影,可有脑室受压,中线移位情况。2、硬脑膜下血肿;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ICP增高;瞳孔改变;神经系统体征;CT:脑表面出现半月性、新月性的高密度影。3、脑内血肿:主要由脑挫裂伤导致的脑实质内血肿,临床表现同硬膜下血肿。脑损害症状 :多发生在局部脑挫裂伤灶的周围。常见的症状为癫痫与瘫痪症状加重,或因水肿范围扩大,波及语言运动中枢引起运动性失语。脑损伤后,如症状逐渐恶化,应多考虑脑水肿所致。弥漫性脑水肿,可因局限性脑水肿未能控制,继续扩展为全脑性,或一开始即为弥漫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加重,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早期出现生命体征变化,脉搏与呼吸减慢,血压升高的代偿症状,如脑水肿与颅内压高继续恶化则可导致发脑水肿生脑疝。其他症状:脑水肿影响额叶、颞叶、丘脑前部可以引起精神障碍,严重者神志不清、昏迷。颅内压增高也可引起精神症状。有时体温中度增高,脑水肿累及丘脑下部,可引起丘脑下部损害症状。脑疝为最严重的表现, 小脑幕切迹疝最常见, 表现为对侧肢体偏瘫和进行性意识恶化, 最终导致脑干功能性衰竭。小脑扁桃体疝则因后颅窝占位性病变或幕上占位性病变导致全颅内压增高所致, 出现血压升高, 双侧锥体束征, 急性者常突发呼吸障碍、 昏迷, 甚至迅速死亡。1、意识障碍:
由于受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可有多种表现。由轻至重可分为:
(1)嗜睡:能唤醒,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问题,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后入睡;
(2)朦胧:给予较强的痛刺激或语言刺激方可唤醒,只能作一些简单、模糊或条理不正确的回答;
(3)浅昏迷:意识迟钝,无语言反应,对强痛刺激有逃避动作,深浅生理反存在;
(4)昏迷:意识丧失,对强痛刺激反应也迟钝,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减退或消失,角膜反射和吞咽反射可存在,常有小便失禁;
(5)深昏迷:对外界一切刺激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瞳孔光反应消失,肌张力消失或极度增强。
2、头痛、呕吐
受伤局部可有疼痛。但头部多呈持续胀痛,常伴有恶心和喷射状呕吐。
3、生命体征改变
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可以反应颅脑损伤的程度。生命体征正常或轻微变化多表示伤情较轻,病情平稳;生命体征变化较大多提示病情危重,急需处理,如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心率缓慢或异常加快,呼吸深慢和节律不规整等。
4、眼部征象
由于颅脑损伤病人多有昏迷,观察瞳孔、眼球运动及眼底改变可较客观地了解病情。
瞳孔:正常人直径为3-4mm,小儿略大,双侧等大同圆,脑疝时,早期:患侧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晚期: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一侧瞳孔大,伴意识障碍,多是小脑幕切迹疝。
正常眼球位置对称,各方向运动灵活,如有同向凝视或固定,或视轴散开等提示颅内受损。
眼底检查如发现视乳头水肿、出血等提示颅内高压或眼球内受伤。
5、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体征
颅脑受伤后可以出现一种或多种症状:随意运动、言语、精神活动的异常;失语、书写不能;记忆力、计算能力差;躯体麻木、肢体单瘫或偏瘫、肌张力失调;尿崩、高热、消化道出血;全身强直;共济运动失调;吞咽不能、声音嘶哑,口角歪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