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宗仁在第五战区手握数十万重兵,为何同意调任汉中行营虚职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0-01-15







抗战刚刚爆发,桂系首领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负责山东全省和安徽、江苏两省在长江以北部分的对日作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改为皖西、鄂北和豫南等地,“在当时辖地最广”,第五战区不仅至今指挥整个大别山区,“鲁南、苏北名义上亦属五战区战斗序列之内。”

第五战区整合数十万杂牌部队

在兵力上,李宗仁麾下最初拥有35个师的兵力,后来逐渐增加到36个师又81个游击纵(支)队,“前后归李宗仁指挥过的部队不下百余万人”。这些部队中,大多数既不是中央军,也不是李宗仁的广西子弟兵,而是来自各地方实力派的杂牌部队。

为了整合这些装备低劣、兵员不足的杂牌部队,形成最大战力。李宗仁同他们“泪眼对泪眼,休戚与共”,竭力把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得自己不但成为桂系军队,更成为杂牌军队的共同领袖。李宗仁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率领一众杂牌军抗击日寇,相继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等胜利,长期充当西南大后方的东部屏障。

蒋介石妄图分割第五战区

随着抗战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第五战区控制大别山区、遏制长江中游的优越地位更加凸显。加上中共积极深入敌后,在华北和长江南北创立了一系列抗日根据地,始终将反共当作第一要务的蒋介石更加重视大别山区,认为那里作为“江河之间的脊梁地带”,“江淮河汉均在其俯瞰之下”。

因此,蒋介石提出设立第十战区于大别山,以亲信刘峙出任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妄图以此夺回安徽,重新控制大别山区。但李宗仁及桂系“一向把安徽视为禁脔,不许他人染指”,提出(桂系大将)李品仙“在安徽,历有年所,人地相宜”,如果要把大别山划为新战区,最好由他担任司令长官并兼省主席,“军政统一,便于指挥”。

李宗仁以第五战区司令换安徽省地盘

虽然李宗仁态度强硬,但作为地方长官,也不能明目张胆与中央政府对抗。为了保住安徽省地盘,李宗仁提出了各让一步的方案,即桂系保留安徽省地盘,但自己让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以便蒋介石可以安置刘峙。

蒋介石一番权衡之后认为,如果强行夺去安徽省,不利于当时的战局;如果让步同意桂系人物出任第十战区司令长官,不但可以团结桂系共同抗日或反共,还可乘机撤去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这一重要职务,将他与多年掌握的数十万杂牌部队分开。

桂系继续掌控安徽省和大别山游击区

不久,第十战区如期成立,而刘峙、李品仙分别被任命为第五、第十战区司令长官。其中,刘峙负责指挥第五战区主力对付八路军中原军区李先念及王震部,将其由鄂北压迫到鄂豫皖边一带;而李品仙继续控制大别山区和安徽省地盘,直至解放军百万雄师饮马长江。

1945年2月10日,蒋介石下令“特派李宗仁为军事委员会汉中行营主任”,名义上统领第一、第五、第十战区,但这三个战区中,除第十战区是桂系部队长期坚守的地盘,还能够服从指挥外,第一、五战区“从人事关系上说,胡宗南和刘峙都是蒋家的嫡系人物;从职权上说,小事自己决定,大事直接于中央”,只是给蒋之报告“亦送一副本给汉中行营罢了”。即便是这两个战区行政、党务上的小事,李宗仁也不得过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