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拳学真轨

 明悟好学 2020-01-15

     今天早上偶然看到李小龙当年的一位姓梁的师弟写的回忆文章。他和李小龙是同学,也是喜欢练拳打架的主,听说李小龙能打,就和人家约战,结果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李小龙打得满脸是血。后来又约了两次,都是输得很惨。然后李小龙就带他去见叶问。历史的场景也挺有意思。他说第一次见叶问,是个黄瘦枯干郁郁寡欢的人,平常也不大愿意直接教学,都是让前面的学生代教。叶问让他打打以前学的拳,结果刚打了几势叶问就喊停了,说不用打了,你这个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拳,不是能打人的拳。叶问的这句话很有水平。最起码叶问知道打法是怎么回事,自然叶问传下来的练法也很有针对性。

     南派拳法里很多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拳,说白了就是后天肌肉上做功,做功太大了于身心无益。南拳王某先生也是走得很早。为什么呢?因为就做功需要心肺支持血液的输送,和练健美是一个道理。心肺消耗大了,心肺负担重了,是要减寿损命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后天上练得太大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 就是容易造成肾水枯竭。在用时,肌肉上做功的日积月累,使肌肉形成了记忆,一动手缺乏变化,基本都是挨打。所以叶问这个话说得真不错。他能当佛山的保安团长,毕竟也得有点水平。借着叶问这个故事,就说说我看到的、我经历过的学拳的误区。

    16岁开始练武术,一开始是从少林启蒙的。为什么是16岁?因为人只有16岁以后筋骨才齐全,之前就是筋骨未全,练传武会影响发育。因为我们练的是筋骨膜,并非西方体育那样只是运动型的肌肉做功。当然了,如今的官面武术基本也都脱离了筋骨膜的宗旨,变成体育运动式的体操,孩子们浅尝辄止倒也无所谓。只是脱离了整体的系统单独拿出来的套路练习,对、尤其是关节还是有损害,所以凡是有家长来找我,希望教孩子练形意拳,我都是一口回绝,让他们等孩子16岁以后再来。不然就是害人,尤其度孩子的伤害更要不得。孩子处于身体发育的时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发育,像游泳、慢跑,以及一些舒展身体的运动,比如篮球、排球、网球都是可以的。

    形意拳的功夫,是从站桩开始入门筑基的。别的门只有混元桩,唯独孙公加了个无极桩。无极桩一开始是为了返先天,等到功夫深入了就是对筋骨膜皮肉的全面改造,此非过来人不知。混元桩初步是为了旺盛气血提升体质,功夫深入了就是把丹田养出来。丹田出不来,就都是筋骨上的功夫。丹田出来了之后就如虎添翼了。孙公和薛颠在拳谱里都说过,把小腹放在大腿根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用丹田。丹田出来也只能算初步功夫,一开始的时候筋骨是筋骨,丹田是丹田,再深入就是筋骨丹田合一,两家变一家,就能体会“周身龙虎任横行、霹雳一指万人惊”了。此时就不是练拳,而是作拳。打任何拳式都是对身体功能的无限放大。

    与丹田同步来的,就是丹田鼓荡,别的门叫虎豹雷音。李仲轩不是说到这一步决定了人的成就,随着雷音看境界嘛,其实就是看返先天把握一气的程度。返先天程度越深,把握一气、也就是内劲的能力越强,自然功夫越大。丹田鼓荡是自己来的,当你体证了无极,把握了一气,鼓荡自己就来了。也可以说是人类一种兽性功能的回归。到这个时候,你可以到动物园里去试,有些动物你到它身边就会起反应。因为在兽性的本源上都是相通的。平时遇见遛狗的,有些大型犬老远看见你过来就趴在那不动了,那是从兽性上对你的臣服。一般而言动物都有鼓荡,猫科动物比较明显。

    练到这种程度才知道天高地阔,也就可以隐约看见前辈高人门那么大功夫的缘由了。至于最后能达到什么成就,也只是往空空静静深里头去,来也都是自己来,只管耕耘莫问收获。那么如今是社会上的拳法练习,首先是站桩上从三体式开始。三体式站桩也不是不可以,首先你神经得够粗,能把肌肉酸痛这关熬过去,然后再返先天出功夫。如果只是为了提高肌肉的持久力,无论养生还是技击都毫无益处。形意拳或者说所有的内家拳,返先天都是第一步,不返先天功夫就无从谈起。如果从返先天的角度,三体式远远不如无极桩和混元桩。有人觉得练肌肉就是王道,借用刚才叶问那句话,练肌肉都是自己和自己较劲,不是技击实用之学。

    我们是练和用筋骨膜的,在先天一气的指挥下,肌肉跟着筋膜走,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肌肉是处在一个从属的地位上。但凡练肌肉就是错的,主动用肌肉也是错的。我常举一个例子:再结实的肌肉,用刀子一拉就切开了。同样的刀子,你去切牛筋试试?那么是肌肉推着骨头打人厉害?还是筋拽着骨头打人厉害?不言而喻嘛!站三体式非常辛苦,但最后走的还是无极桩和混元桩返先天的路,所以过去老辈人是不站三体式的,只是学生不开悟、领会不了先天,才让他去站三体式。执着于后天的人非得吃点苦受点罪弄点有形有相的,他才觉得是真理。比如齐公博,孙公今天教了他一式过几天就忘了,再教还是忘,没办法就让他站三体式,一站三年反而觉悟了。后来被人称作“活电瓶”,跟人动手一接对方就飞出去。这就是我说的先后天、也就是筋骨膜和丹田合一了。不过没有几个人能下到齐公博的笨功夫,大多数人都是半途而废,少数人倒是能支持下来,但是不得先天真传,不知道桩到底应该怎么站,最后也就是得点强化强化心肺功能的好处。

    历朝历代以来,武术都是在民间私密地小范围流传,所谓侠之大者都是社会大众的传说,想真见到一个高手其实非常难。因为封建统治者忌讳老百姓练武,所以有各种对民间习武的禁忌。武术只有在国有大难时,那些大隐们才出山救国救民。那个时候自身难保,同时需要练武的帮助巩固政权,统治者才会有所放开。清末时候就是如此。像郭云深这样的巨擘出山,就能够影响和带动一大批人。49年以后,国家层面肯定不会支持打打杀杀的武术,所以就慢慢变成体操武术了。群众武术其实是从清末民初就开始的。武术都放开了,国家层面也支持,那时候从杨澄浦到孙禄堂都是民国一级教授的待遇,每个月拿的钱比胡适这些人还高,可想而知当时的社会地位。群众有练武术的需求,于是就有改良了的武术体操传播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站桩说完了再说说练拳。谁都知道形意拳要从劈拳开始练。很多人练劈拳,都是胳臂腿带着身体走,这就是始终在后天神经指挥肌肉做功上。先天动物的本质都是腰胯驱动身体,我管它叫虎豹驱动。我们练在先天,用也在先天,身体上不返先天是不行的。所以练拳第一步要找到丹田,使用丹田,而后通过丹田内动找到三催,把身体内部打通,而后才能在拳法上慢慢回返先天出功夫,身体里头也才能起变化。大家可以观察普通人走路,都是用脚拽着身体走的,所以走路多的人伤膝盖。普通人拿东西更是如此,都是膀子上的劲。普通人打架也是看谁膀子粗拳头大。这些都是后天的形态以及肌肉上的消耗。这么练永远出不了功夫。练大了还会加速生命的消耗。

    还有就是练拳使劲或者发力的。老虎豹子没事练发力吗?人家从小到大都是从打斗游戏中学会捕猎的。既然是打斗游戏就是仿真。凡是家里养过狗狗的都知道,狗狗和你开玩笑,有时候会咬住你的手,但并不是真咬,而是含着劲不真发力。同样道理,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练习捕猎的游戏,也都是形态上逼真,但力量都是含着的。关于含着劲练拳的道理,我在书上以及平常的文章中反复提过。李仲轩用庖丁解牛来做比喻,这个也非常对。一般而言这个也是练法的秘密。来我这面授的我都当面演示了,含着练是怎么回事?真正的发劲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平时是不练发力的。因为发力的训练会伤害心脏和大脑,同时形成记忆一动手就使不出来了, 因为缺少变化。平时自己门里人比划看不出来,你跟专业的搏击运动员比划,马上就能看出来,一是速度慢,二是缺少变化。形意拳在发劲的具体实践上只有一句话:束展之下一命亡。

    再说说用。一句话:“练有形,用无形”。真动手时千变万化,我们只是依仗原则让身体在先天自觉变化而已。平时练得规规矩矩,一动手时没有任何规矩。郭云深动手就是崩拳,但绝对不是标准的崩拳架势。一出手就是自己几十年功夫积累的集中体现。看着是崩拳,但里头可能还有马形,还要蛇形。可能是斜着打的,也有可能是钻着打的。首先是快。这个快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反应出来的。李仲轩不是说形意拳练得就是个“敏感”嘛,这个敏感是先天的自然反应,好像急刹车,而不是后天刻意做出来的身体动作。因为你在先天反应,所以要超过后天身体运动速度几秒钟。先天敏感的反应带动身体变化只有0.6秒。好像踩急刹车,瞬间踩住了,过几秒种主意识才回来。前头那个自己出去的是先天,后头那个才是后天,先后天对比要差好几秒钟。所以练拳不返先天全无是处。返了先天,敏感有了,要跟身法结合起来,是一不是二,遇见事才能瞬间启动,所谓“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火机发而物落”。“人被打而不知”。只有瞬间反应沾上对手,才能谈得上打倒还嫌慢。接下来的一打,就是筋骨膜联合作用,筋拽着骨头像拉弓放箭那样,在先天神意的指挥下,刹那透入对方身体毁坏其脏腑组织。

    文章最后说说我理解的意拳“四形”。大约是前年,我写了一些关于意拳的体会文章,有朋友约我谈谈对“四形”的理解。就我个人的认知,王芗斋先生的功夫是从混元桩里悟出来的。我是在混元桩里培育出了丹田,而后出了爆炸力后,从站桩的双重姿势转变成技击的单重姿势,瞬间就理解了芗斋先生的创拳本意。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培育出丹田内炸。而站桩达到的四如境界,就是意拳体系对筋骨的锻炼。二者合一,也就是我上头说的先后天合一,筋骨膜与丹田合一。当然这只是意拳的体现,而非形意拳的体现。二者有相通之处,也有较大区分。关于“四形”具体的应用方法,芗斋先生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关键是核心的丹田培育和做功。混元桩必须把丹田培育出来,而后出现全身内动,也就是薛颠讲的“以神意慢慢舒展四肢增长力气”,这时候的境界,身体内部会出现极其细微的蠕动。在这种内部蠕动的状态下,再去理解“四形”就非常容易了。无论是腰胯的起伏开展、大龙的抻拔曲直,身体的悠然蜿转,都是在先天状态下身体自然呈现的束展变化。而这种外事安闲、内事空静的状态,就会体现内家拳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先天本质。以上体会仅供参考。

(文:鹿飞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