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UCL 到 Foster+Partners 折腾并快乐着 ▎设计师在彼岸 Vol.08

 一格海外设计课 2020-01-15

UK

从UCL 到 Foster+Partners 

折腾并快乐着

【WE STUDY IN UK】是设计师在彼岸系列中的一个全新分支,在这个分支中我们将通过深入的对话,采访那些在英伦学习设计和工作的设计师,通过分享Ta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看到更多的人生可能性,映射不同的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本期我们采访到的是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UCL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现就职伦敦Foster+Partners,担任Urban Designer职位的Émilie。

Émilie

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

UCL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

伦敦Foster+Partners

01






为什么会选择去法国读civil engineering and urban planning?

个人经历。中学时期在武汉外国语学校念了6年法语,大学想把理科背景和法语都用上,所以选择去法国。高三时通过了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针对亚洲学生的招生考试,开始了五年的大学生活。

02

在海外读书和生活的的感受?

很累。法国工程师学院课程强度很大。UCL研究生虽然课程不多,但是压力很大。所以我可能非常幸运体会到了国内大学之前的累和国外大学之后的累。不过国外的生活就是study hard, play hard.

Skill Course: 3D Scanning

03

这个专业最吸引你的地方?为什么从工程转向设计?

法国的教育体系是第三年到第五年每一年都要实习,第一次实习是14年暑假在巴黎一个建筑事务所,当时遇到urban design的项目,很感兴趣。当时我认为工程师好像是帮设计师实现梦想的角色,为什么自己不能思考设计呢?从法国毕业之后gap了一年,也有机会在国内做实习,基本上项目都在urban planning和urban design之间。然后就想再读一个master.

04

为什么想选英国读研?

  • 一是英国的Urban Design出现比较早。

  • 二是想换个说英语的国家。法国教育不太和全球挂钩,优势劣势都比较明显。好处是他们保有了自身传统,也能培养出他们想要的人,不好的地方在于现在国际大融合,它太特殊了。我自己也是一个具有国际背景的人,并不是一直生活在法语文化体系下。

  • 三是英国研究生包容度比较大,不会特别看重你的本科背景,而我在UCL研究生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设计。

05

介绍下你的研究生项目?

研究生项目与其说是做了一个设计,我更偏向说我们做了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分析和人的需求出发,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设计的结合。我很喜欢我们项目是因为它跨了不同尺度,大的城市分析也有,小的基于人尺度的也有。
 

基于安东尼·皮康(Antoine Picon)关于自动化城市的定义,结合如今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安东尼·皮康(Antoine Picon)是G. Ware Travelstead建筑历史与技术教授,同时也是GSD的研究主任。作为一名工程师、建筑师和历史学家,皮康致力于研究18世纪至今的建筑和城市技术历史。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想探索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大众化定制影响改变城市形态。

最开始我们质疑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道路优先级,认为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技术有助于减少固定基础设施,试图建立一种最高效路径。通过分析NDVI图像将自然结合进城市设计中,通过社交媒体等数据分析将人的行为纳入考量。

接着根据人的实际需求,我们设计了使用单元,这个单元是与基地分离的设计,形状和场地功能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场地已经不再是真实的存在,可以是虚拟的、可以是任何地方。这个使用单元不定义功能,也可以移动,这就打破了物理上的边界和距离。

以前我们认为空间是很实体的,现在感觉它好像变虚拟。你看到的是它的data, 是借助计算机帮我们看到人眼看不到但确实存在的数据。就像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layer,城市也有很多,如何处理不同layer 之间的关系可能就是urban designer要去探讨的吧。我们的项目希望能适应数字感知的环境和算法上建立的城市空间。

06

喜欢的建筑师、艺术家或者设计师?

比较喜欢王澍。我现在人在国外,工作也会碰到一些国内的项目,项目过程中我会觉得文化背景,城市底蕴对设计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王澍的风格就很本土化,一是材料的应用,二是他有些想法确实考虑了中国传统文化。随着在国外呆的时间的增加,我越发觉得这种能把传统文化用当代方式表达的建筑师超级厉害,这也是我自身所缺的。

07

在一个“高技派”公司工作有什么感受?  

公司很open-minded. 比较重视新型设计、分析方法,在意技术含量。伦敦这边有分不同的建筑studio,也有其他不同专业的人共同合作。公司气氛很好,经常举办活动。

08

对后辈和读者有什么建议?

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要有兴趣,它会对你的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很幸运做的事情是自己很感兴趣很喜欢做的,也是离不开的

我们生活在城市,到处都是城市空间和建筑,走在路上会想为什么这里的设计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设计师可能不是很有钱的职业,但一定是需要情怀的职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