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兰国博-6:梵高的老师、朋友和损友,他们这样评价梵高的作品

 书虫游世界 2020-11-28

上一篇:荷兰国博-5:这几件展品一定要看,它们串起一部17世纪荷兰史

国立博物馆一层东区是18世纪艺术品,西区是19世纪。我们按照导览图,首先找到18世纪荷兰画家科内利斯·特罗斯特(Cornelis Troost,1696-1750)的作品《范·德尔·莫施家族成员肖像》。特罗斯特出生在阿姆斯特丹,母亲是位演员,因此他从小是被培养做一名演员的。他也的确在阿城的苏堡剧院干了几年,但27岁那年他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绘画,于是投师学画并逐渐成长为荷兰18世纪的杰出画家。这是他40岁时完成的作品,画法非常写实,连人物肩膀上留下的假发套粉都原封不动地保留着。

这只瓷制的蓝色金刚鹦鹉由德国梅森出品。德国梅森(Meissen)创建于1710年,是欧洲首家能生产硬质瓷的瓷器厂。梅森瓷器在18世纪被欧洲贵族称为“白色金子”,号称欧洲第一名瓷,当时主要满足王室需要,这只瓷鹦鹉就是用来装饰波兰王宫的。作品本身是梅森最重要的塑形大师J.J.坎德勒(Johann Joachim Kändler,1706-1775)设计,我们在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看到过由他塑形、梅森出品的瓷山羊。

参观到这里时,馆内的广播提醒还有半小时闭馆。啊?看看导览图,感觉还有一半没看呢。我连忙问工作人员:“现在还能进其它展厅吗?”

“可以,但要抓紧时间了。梵高看了吗?”

我这才注意到,这里也有梵高的作品。经工作人员指点,我们迅速转场。因为这一层的东西区是被馆外的门洞隔开的,所以还要先上到二层才能过去。

从西边的楼梯下来进入19世纪展厅,很快就看到了“梵高”,是他的一幅自画像。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出生在荷兰南部小城津德尔特,叔伯中有三位是艺术品商人。他16岁时就在叔叔的帮助下进入画廊工作,四年后还被派往伦敦。美国传记作家欧文·斯通(Irving Stone,1903-1989)所著的《渴望生活:梵高传》记录了他此后的生命历程。正像大家所知道的,他的绘画生涯非常不顺,画店老板曾断言梵高不是画画的料,老师也嫌他画得不够像,但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这幅自画像创作于1887年,那时他到巴黎投靠弟弟提奥(Theo van Gogh,1857-1891),并经做画商的弟弟介绍结识了不少法国印象派画家。他仿佛找到了知音,迫不及待地用这种极富韵律感的粗犷笔触绘制了多幅自画像。至于为什么都是自画像,介绍中说大概是付不起模特的费用吧。

1888年底,发生了著名的“割耳事件”后,梵高被送进精神病院。次年6月他进入位于圣雷米的精神病人疗养院。在弟弟的帮助下,重操画笔。这是他在疗养院为一位独眼病友画的像。此时他还在尝试对色彩的运用,画中大量使用蓝绿色,比如眼睛、衣服和背景,同时大胆使用补色,包括黄色的脸和红色的燃烧着的烟丝。

这是梵高1890年春天在圣雷米绘制的《带蝴蝶的花园》,这次他并没有使用强烈的对比色,嫩绿的草丛中飞舞着两只白色的蝴蝶。也许他的心境此时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还有一幅画远看非常像梵高的作品,走近一看原来是雅各布斯·范·洛伊(Jacobus van Looy,1855-1930)绘制的《七月》。画中大片蓝紫色的鲜花让人想起梵高笔下的鸢尾花,实际上洛伊画的是羽扇豆。洛伊的一生也不顺利,他五岁时母亲和父亲相继离世,此后在哈勒姆的孤儿院长大。不过,凭借他的不断努力和四处求学,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画家。他死后故居还被改成以他命名的博物馆。介绍中说,很明显洛伊的这幅画受到梵高的启发,只是他对自然和光线的表现更现实一些。此画绘于1900年,事实上在梵高去世后的第十个年头他的作品也只得到少数业内人士的认可,追随者更是寥寥无几。梵高死后,海牙、巴黎、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曾举办过其作品的纪念展。1892年,法国艺术评论家奥克塔夫·米拉波(Octave Mirbeau,1848-1917)曾将梵高的自杀评论为“艺术上无比悲哀的损失”(早干嘛去了)。

不过也有人并不喜欢梵高的作品,其中的一位就是梵高的朋友乔治·亨德里克·布雷特纳(George Hendrik Breitner,1857-1923)。布雷特纳是阿姆斯特丹印象主义的领军人物,既是画家也是摄影家。他于1882年经提奥介绍在海牙结识了梵高,并一起在街头写生。梵高去世两年后,布雷特纳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我忍不住想说,梵高的作品像爱斯基摩人的艺术,我无法享受其中。说实话他的画既粗俗又令人不快,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而且,他的全部画法都是从米勒等画家那偷来的。”(这得有多大仇啊!)

我不想因为喜欢梵高的作品就否定布雷特纳,艺术观点上有分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唯有一点不解:梵高虽然受法国画家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1875)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米勒是对他影响最大的画家,因为他临摹过米勒的许多作品,但是熟悉米勒作品的人就会知道,米勒是位现实主义画家,人物和风景都是逼真写实的,而梵高属于后印象主义,画面带有强烈的虚幻色彩,二者画法完全不同。所以我无法理解布雷特纳为什么会在梵高死后这样评价他这位朋友的作品。我想布雷特纳肯定也不会理解一百年后曾被他斥为“粗俗”的作品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

那么布雷特纳的作品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正好有几幅。这幅《穿白色和服的女孩》绘于1894年。与梵高一样,布雷特纳也非常喜欢日本艺术。他在三年里一共画了13幅同一题材的油画,请这位不到18岁的女孩穿上不同颜色的和服摆了各种姿势,其中这一幅被认为是最有代表性的。画中首先吸引眼球的是和服上的刺绣,寥寥几笔就把日本水墨画的洒脱勾勒出来。女孩水灵灵的面庞也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布雷特纳最感兴趣的还是街头的生活场景,这也是他喜欢户外写生的原因。这幅1898年的作品描绘的是阿姆斯特丹王宫南侧的王宫街与辛格运河的交汇处。由于布雷特纳身兼画家与摄影家的双重身份,他经常运用照片来辅助自己的绘画,这幅画尤其如此。一位蒙纱的女士迎面走来,距离观众的视点很近,就像是我们站在桥头迎着熙攘而来的人群按下的快门。

这幅描绘的是阿姆斯特丹东部公园的冬景,完成于1892年。那时布雷特纳的绘画事业正逢低谷,据说这幅画没有正常卖出,只用来换了一辆自行车。

上面这幅画是从布雷特纳的好友威廉·威特森(Willem Witsen,1860-1923)的画室望出去的景色。威特森与布雷特纳非常相似,也同时喜欢绘画和摄影,也属于阿姆斯特丹印象派。这里有一幅他画的《多德雷赫特的乌尔街港口》。相比之下,他更喜欢静止的画面。

印象主义最初是在法国诞生的,而最早将其引入荷兰的是海牙画派的一批画家,其中包括安东·莫夫(Anton Mauve,1838-1888)、约瑟夫·伊斯雷尔(Jozef Israëls,1824-1911)和保罗·加布里埃尔(Paul Gabriël,1828-1903)等。

安东·莫夫可以算是最早将梵高领上绘画道路的导师之一,1881年底28岁的梵高来到莫夫在海牙的工作室跟着他学习了三周,并首次尝试绘制油画。莫夫的妻子是梵高舅舅的女儿,因此算起来他是梵高的表妹夫。不过没多久他们的关系就冰冷下来,据说莫夫要求梵高先从画石膏模型入手而梵高坚持要画真正的活人模特,另外梵高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带着女儿还有身孕的妓女。此后,莫夫再也没有回复梵高寄给他的信。

安东·莫夫当时已经颇有名气,是海牙画派的领军人物,这个画派起初是受法国巴比松画派的影响。1830年代,米勒等一群法国画家来到巴比松附近的林地作画,逐渐形成强调描绘自然的现实主义画风。荷兰的年轻画家也仿效他们,聚集到被称为“荷兰巴比松”的奥斯特贝克,其中就包括安东·莫夫和保罗·加布里埃尔等人,而约瑟夫·伊斯雷尔等人则直接跑到了法国的巴比松。1860年代,随着梅斯达格(Hendrik Willem Mesdag,1831-1915)等人迁居海牙,原来在奥斯特贝克的画家陆续定居到海牙,并时常聚集在一起探讨艺术发展,渐渐形成了海牙画派。这个画派的作品都是现实主义,因为大都喜欢阴郁的色彩,所以又被戏称为“灰色画派”。

我们在这里看到几幅海牙画派的代表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安东·莫夫1876年绘制的《早晨骑马在海滩上》。这幅画常常作为海牙画派或莫夫本人介绍的封面作品。画中描绘的是海牙市区西侧的斯赫弗宁恩海滩,几位绅士正骑马走在沙滩上,远处是为泳客准备的换洗棚,那时这里已经成为游客云集的地方。画家还极为写实地在近景中画出了马留下的粪便。

约瑟夫·伊斯雷尔比安东·莫夫年长14岁,二者是好朋友,他被认为是荷兰19世纪下半叶最受人尊敬的画家。这幅《大海的孩子们》最早创作于1863年,由于太受欢迎,被画家反复绘制了多幅,我们眼前的这幅是1872年完成的。这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都是渔民子弟,他们的玩具是自己制作的小船。孩子们的现状也预示着他们的未来,年长的男孩背着弟弟拉着妹妹,将挑起家庭的重担。伊斯雷尔认为好的画作要有情感,即便是表达负面的情感。

保罗·加布里埃尔5岁的时候便死了父亲,12岁跟着阿姆斯特丹的美术夜校学习绘画,渐渐靠卖画帮助母亲贴补家用。1853年,他加入了前往奥斯特贝克的画家群体,后来也迁居到海牙。虽然保罗·加布里埃尔的童年比较清苦,但他却是“灰色画派”中画面最鲜亮的一个,主题也以明艳的夏日景色为主。这幅《低地水道上的风车磨坊》就是这样一件作品,蓝天白云、绿草黄花和整个的风车磨坊都倒映在水中,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