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销到底赚不赚钱,不挣钱的话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参与?

 憨豆数学 2020-01-15

一美元拍卖陷阱

出门在外挣钱了老妈就担心我被传销骗了,我好奇的问老妈什么是传销啊,她总是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

今天我们从经济学上一个著名的问题“一美元拍卖陷阱”研究一下传销到底赚不赚钱,不挣钱的话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参与?

 故事模型

1971年,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马丁·舒比克,给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学生拍卖一美元。

规则有两条,“其一,出价最高的人获得这一美元;其二,出价最高和次高的人需支付所出价格”比如说一人出价5毛、一人出价7毛,则教授可以拿回1块2毛,同时出价7毛的人获得这一美元。

学生想着1美分拍1美元真是有的赚,开始玩得不亦悦乎,有人出1美分,有人出3美分...

直到有人出到45美分,有人出到50美分,这时候教授其实还是亏的能拿到的钱只有95美分,但是学生还会不会继续出价呢?他就会想“如果现在不出价,那就白白损失45美分,出价60美分还可能赚到40美分”出价45美分的也会在想我这时候不出价就白损失45分,出价70美分还可能赚到30美分这时大家可以看到教授已经开始赚钱了...

一直出到了95分和100分,大家都看得到不对劲了,就算出价100分的人拿到了1美元他也没得赚了。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还会不会继续出价呢?假如他不继续出价就白亏95分,出价105分就只亏5美分,那出价100分的人又会怎么想?“我出这时候不出价那就亏大了,于是他出价110美分”在这种情况下他两都清楚,就算赢了最后也是亏钱的...

一直陷入到这种困境,最后多次统计1美元拍出的价格为20到60美元。

哈佛和耶鲁大学的学生想必不是笨蛋,大家在参与这游戏的时候一开始只是觉得有意思或者小赚一笔,进入到50美分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对劲了,教授是来赚我们钱的!自己也不想玩了,但是不玩又会白白亏损;到了100美分的阶段,玩的人已经是完全后悔了,开始想的是最开始我就不该玩这游戏,现在我是一定亏了,但是我不能停!直到某一人实在承受不了,退出结束游戏。

 生活例子价格战

两个商家为了争夺顾客打价格战,你成本只赚一块钱,我就只赚一毛钱;你赚一毛钱,我就一分不赚;你一分不赚,我就倒贴...

最后造成价格越来越低,他们明明知到这样对谁都不好,但他们又不得不打。

因为已经开始亏本,不打下去顾客也走了,那就亏得什么都没了,顾客就是模型中的一美元,不停的降价就是陷入了一美元拍卖陷阱。

 解决方法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其一“不参与”假如这耶鲁教授来我们这玩的话,我们只有一个选择,不参与。

有人参与了出价1美分,那就让他拿走那一美元,不要陪他玩,一但陪他玩,扛上的话,就会落入到这个陷阱当中;而他不一定运气次次这么好,我们只要等着别人陪他玩,看热闹就行了,让他们陷入陷阱,看了我们的文章我们不陷入就好了。

其二“可信威胁”比如在这游戏中,开始我们就喊出“我一定要拿到这一美元,你们出价再高我都比你们多1美分”这时候你只要财大气粗,大家就不敢陪你玩了,你也能以1美分买到了1美元。

在价格战中,我们经常看到“买贵了,退差价”这句话其实更多的是对其它商家的“可信威胁”,并不是针对消费者的承诺,告诉其它商家你们千万别在这时候降价,你们降我降得更狠,大家都是聪明人,不要玩这样的游戏。

 传销

说了这么多,我们应该明白传销其实和这一美分拍卖陷阱模型一样。最开始的时候,会有人跟你说,你稍微出点小钱,就能大赚一笔,当你一但出手的时候你就会陷入到这个陷阱当中,投入越来越多,却一直拿不到这一美元,直到某一天,你付出的价格已经超过一美元了,但你还是不得不继续付出,因为你只要停下来损失就会更大,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是人们面对损失的时候,具有风险偏好,这可以通过数学期望去解释,加好友关注我们下期介绍!

因此对于传销者来讲,有一些可能确实是被洗脑了,而大部分传销者只是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他发现自己被骗了,但还是要通过同样的方法来骗人,以达到自己那一美元的利益。

所以对于传销者,我们只有一个建议,就是不参与,如果你不幸已经进入传销,那么只能及时止损,不要到达无路可退的时候,才想着看过这文章!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

记得关注、转发、点击在看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