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游

 明悟好学 2020-01-15
   到了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之称的泉州,这个福建省内最大的佛教寺院、国家4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的开元寺,是一定要去的。因晚上还得赶回福州,于是出了清源山后,即坐上公交直奔位于泉州西街的开元寺。

 

   开元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由黄守恭开创,有逾1300年历史。关于建寺的传说挺有意思的,黄守恭是泉州黄性祖宗,为唐代巨富,生平乐善好施,信佛甚笃。一天黄守恭梦见一个向他募款的和尚,和尚说不要他捐钱,而要土地,用以筑佛寺。黄守恭答允,但又提出条件,必须先等他家中园里的桑树开花。

 

   过了几天,黄守恭的桑树果真开出一朵朵花-----竟是白莲花。梦中的和尚即刻出现,向黄守恭取地,当问及要多少地时,和尚道,只求一袈裟影足矣。见和尚将袈裟抛至半空,地上的影子几乎覆盖了黄守恭所有土地。于是黄守恭献地造寺。

 

   及后当地官绅闻得桑木开莲之奇迹,奏明朝廷,皇帝遂下诰令,将黄守恭所奉之地筑建佛寺。佛寺后在开元年间修理,遂以“开元”这年号将寺命名为“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开元寺山门

 

   又传,当开元寺建成后,寺前地方经常有紫色祥云笼罩,后人于是将开元寺对面的照墙砌上石镌的“紫云屏”三字,并大书“紫云”二字于山门


泉州游-----开元寺
大书“紫云”二字于山门

 

   门票10元/人,60岁以上免票。开元寺依中轴线布局,中心是殿宇,高耸的东西两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东西两旁。

 

   一进门先向东行,一个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高耸眼前,这就是寺中的东塔,相距约200米处与之遥遥相对的还有一西塔。这对以塔身浮雕精美著称的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历经700多年风霜雨露巍然不动,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也是泉州的标志

泉州游-----开元寺

东塔------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框架式的结构

塔平面分为四部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

正中的塔心八角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

每一层各有四个门和四个龛,但门、龛的位置是逐层交叉互换

既可分散重力塔的外型又更美观

 
泉州游-----开元寺

东塔又名“镇国塔”,始建于唐,初为木塔

南宋改砖塔,于南宋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年-1250年)间重建,高48米余

每一层塔壁上刻有十六幅浮雕,共计80幅人物雕像栩翎如生

刀工细腻,线条流畅,精美异常

 

泉州游-----开元寺
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

石梁与梁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


泉州游-----开元寺

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

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时,铜铎叮咚作响,甚是悦耳

 

泉州游-----开元寺

 底层中一石碑,民国时立

碑立于塔内回廊中,其后面就是塔心八角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

 

泉州游-----开元寺

此石碑上详细说明东西两塔的各层之高,还精确到分呢

东塔总高48米,西塔低些,44米

 

   寺的东北角重建了“小开元”。有“泉州佛教博物馆”,陈列自唐五代至清以来丰富而珍贵的各种佛像及其他佛教珍品;后殿宽敞的两层建筑为“弘一法师纪念馆”,发掘和弘扬寺藏珍品的文化内涵


泉州游-----开元寺
小开元内林木郁郁葱葱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高大奇特的榕树枝条气生根,就如此落地生根

泉州游-----开元寺

这个小女孩的爸爸说,她非要赤脚行走

在清源山就看到不少当地的孩子赤脚行走的

想起大学时本班、别的班中几个来自福建的同学,刚来时都不顾别人惊异的目光

都喜欢赤脚行走在师大校园里,男女都一样,看来一方风俗影响确很大

   先到“泉州佛教博物馆”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佛教博物馆

发现这儿的建筑屋顶不是一条直线,两个角都是上翘的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佛教博物馆门前4根精雕龙柱


泉州游-----开元寺

佛教博物馆大门

 

泉州游-----开元寺

博物馆内院子里,弦一法师雕像
泉州游-----开元寺

馆内陈列自唐五代至清以来丰富而珍贵的各种佛像及其他佛教珍品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宽敞的回廊与砖雕墙

 

泉州游-----开元寺

后殿二层为弦一法师纪念馆

 

 

泉州游-----开元寺

本生院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位于顶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立于莲花座上的释迦牟尼         底层的佛陀淡泊从容

泉州游-----开元寺
从本生院的二楼上眺望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高大的龙眼树,终于见到了,院里有好多棵呢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这棵树上结满了龙眼


泉州游-----开元寺

能亲眼看到,真的好开心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一辆小车驶来停下,原是一僧人下车

此境总有点难以想像

 

   出了小开元,向西行,就到了位于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


泉州游-----开元寺
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千多平方米

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这座大雄宝殿上的巨匾------桑莲法界,桑开白莲之说

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出建寺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合称五方佛。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之极。就是不能拍照,看完就在殿前的大石庭------“凡草不生”的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的拜庭,遛达了


泉州游-----开元寺

殿前的拜庭,也叫石庭,就是不生草,怪哉

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 200至800岁的大榕树,盘根错节、树荫蔽日

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等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老老小小男男女女的游人都爱爬上已几百岁的古榕树上拍照

这儿也没人管理哟


泉州游-----开元寺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

原计划设柱子一百根,后因需放置佛像及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

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重修开元寺紫云大殿时,将其中木柱全部换成石柱

 
泉州游-----开元寺

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

泉州游-----开元寺

 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蟠龙柱等

 

泉州游-----开元寺

在殿的后侧西边,有这棵传说开过白莲花的老桑树

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

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树生莲垂拱之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

泉州游-----开元寺

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青春焕发

几年前,大风将树干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

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方向伸展


泉州游-----开元寺
藏经阁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 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造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

楼下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


泉州游-----开元寺
殿侧回廊


   向西行,就见西塔了。西塔又名仁寿塔始建于五代,初为木塔,北宋改砖塔,今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年-1237年)重建,高44米(略低于东塔48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不同


泉州游-----开元寺

西塔又名仁寿塔,造型与东塔同,略低于东塔

泉州游-----开元寺

每一层也是各有四个门和四个龛,门、龛的位置也是逐层交叉互换

既可分散重力塔的外型又更美观

 

泉州游-----开元寺

就是浮雕不同,西塔上雕有孙悟空


泉州游-----开元寺
这儿也有龙眼树,树下一卖龙眼摊位前围着好多游人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这位外国男子,见众人在拿,以为不要钱的,于是过来一声不吭也来拿了一串就走

被摊主起身“抓获”,抬头一看是外国友人,就友好地放了他,不知者无过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树下忙采摘,树下忙品尝

泉州游-----开元寺
有幸看到了采摘龙眼过程

要爬上这样长长的梯子到树上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上树后,再用这样的带叉工具采摘龙眼

 

   从西门出开元寺后,还有计划中的一处------天后宫,得抓紧去看看。公交车虽贵些,车次倒也多,没几站就到

 

泉州游-----开元寺
这是天后宫前的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遗址

经历代扩建改建,形成目前的形制,跨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朝代

1948灭于火,遗迹结构完整、遗存丰富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的天后宫,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游-----开元寺
因正在修建中,不用买门票
泉州游-----开元寺
入内粗粗看看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瓦上写有损款人的姓名,台湾的、马来西亚的,各地都有

   华灯初上,泉州的街是没时间去逛了,坐上公交到火车站去,坐在车上紧盯窗外,古城挺热闹繁华的,商店前都有廊,游人不怕雨淋日晒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路两旁的街面房,三层的,红白相间挺漂亮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泉州游-----开元寺
灯光映射下的泉州火车站


泉州游-----开元寺
候车室内整洁宽敞


泉州游-----开元寺

地下通道也宽敞亮堂得很

各地新建的动车车站似都提高了档次


泉州游-----开元寺
这是在妈祖庙旁买的,见当地人买的很多,也买了一盒,带到车站候车时尝尝

味道不错,像凉粉做的,但很粘,名字听过忘了,是当地的有名小吃吧

 


   整整一天,只是粗粗领略了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泉州古城风貌,对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哈哈,是这样噢,尽管有点夸张泉州游-----开元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