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就想着孩子的英语问题总算解决了。 其实想想一周才上几次课,一次课才上多久? 想要把英语学好,光靠机构和老师是不够滴,日常也要下工夫才行。 把英语学好,平时朗读少不了。 咱们之前写过关于英语朗读的重要性,《把孩子送进培训班,他的英语就能好?》 今天来说说把英语学好必不可少的第二步:复述。 咱们不少人都学过英语,会英语,会做题,但是相当一部分人不会说英语,不会用英语描述一件事,在实际生活中无法自如运用,这就是咱们学英语最大的问题。 比如碰到一个人问路,我们可能会说: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前面有一个大的十字路口然后左拐,拐过去十字路口一直往南走10分钟左右,旁边有个xx建筑就是了。 如果是一个老外问路,咱们大部分人估计就没法描述那么详细,顶多可能说:Walk by this way, turn to the left. 还有部分人可能支支吾吾根本就不好意思开口说。 学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运用和交流,不会开口运用就是没把学好英语。 复述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中的一段话: One sunday morning the warm sun came up and-pop!-out of the egg came a tiny and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He started to look for some food. On Monday he ate through one apple.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这段话大致说的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啪,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从卵里钻了出来。他开始寻找可以吃的食物。星期一,他啃穿了一个苹果,可他还是觉得饿。 如果孩子会复述这段话,最起码他就会表达了:I was hungry. I wanted to look for some food. I ate xx, but I was still hungry. 能把学过的文章复述出来,就说明孩子能够理解这篇文章,理解是听说读写的基础。 孩子能够说出来,就说明是能够听懂、看懂了。 口语、写作也是没问题的,复述出学过的文章,句子都在脑海里了,自然就能说出来、写出来。 能做好复述的孩子,就能克服听说读写,还能很好的启发和发散思维。 复述最好是能达到熟读成诵的境界再复述。 复述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同时标记出关键词,复述之后和原文做一下比较,比较的过程能把句子再学习一遍。 大猫的分级阅读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有特色,每一本分级读物的最后一页都会有一个story map,让孩子可以根据画面提示把整个绘本内容复述一下,类似于看图说话,这个方式可以借鉴一下。 对于低龄的孩子,还可以运用故事复述法,即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回忆故事中的关键词信息,梳理故事的情节和内容,实现对故事的灵活记忆和深层理解。 其中火爆美国课堂的“5指复述法”,就是故事复述法中的一种,对孩子们来说简单好用又有效。 5指复述法: 是美国小朋友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把构成故事最重要的五大要素:主角、地点、问题、事件、解决方法,和五根手指联系起来,方便孩子理解记忆。 比如下图,从左至右每根手指代表这一个完整故事所包含的5个元素: 1. Setting(背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 Characters(人物):故事出现的主要人物 3. Problem(问题):出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难题 4. Events(事件):故事的开始,过程,结尾 5. Solution(解决方法):人物做了什么事情解决了难题或冲突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 5W(Who, When, Where, Why, What)和1H(How)有逻辑地讲出来。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然后让孩子根据一个一个要素来复述故事,这样脑海里的一个个片段,就会有逻辑有条理的梳理出来。 对于一个小孩子,亲子共读后,你笼统的问: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呢?孩子可能很难回答,复述就难以开展。 但是用这种5指复述法来问,就清晰多了: Who was the story about? 故事主角是谁? Where did the story take place? 故事发生在哪里? What happened to them in the story? 故事里主角遇到了什么问题? What happened next?然后发生了什么? How the problem is fixed?/How did it end? 最后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故事结局是什么呢? 5指复述法也是要通过不断练习,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孩子才能慢慢熟练掌握。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刚开始咱们可以先从一两句提问开始。 比如童谣绘本《A Sailor Went to Sea》,读完后就可以先问孩子两个问题: Who was the story about?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It was about a sailor and his pet. 是一个水手和他的宠物。 What did they want to do? 他们想做什么呢? They wanted to go to the sea. 他们想去海边。 这样孩子就知道了这个绘本讲的是什么,虽然开始很慢,但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随着复述能力的提高,和反复的阅读,慢慢就可以达到5点都覆盖。 又比如彩虹兔英语中的故事绘本《Here We Go!》,咱们按照这“5指复述法”,把5点都说全来梳理一下就是: 大拇指-(Where):the children's home(小朋友的家) 食指-人物(characters):six children(6个小朋友) 中指-问题(Problems):They wanted to go to the moon.(他们想去月球),How can they go there?(他们怎么才能去月球?) 无名指-情节(Events):They were planning to go to the moon by rocket ship. (他们计划乘着火箭飞船去月球) They invited the other children and many animals to take the rocket ship. (他们邀请了别的小朋友和很多动物乘坐宇宙飞船) 小拇指-结果(Solution): They went to the moon together by the rocket ship.(大家一起乘坐飞船去了月球) 有了五个手指的帮助,故事情节就可以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孩子们从抽象思维到具象,这样在复述的时候也会更有逻辑,对绘本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了,包括句子的运用也会熟记于胸。 多玩几次,孩子对5要素会越来越熟悉,慢慢就会用5个手指来安排讲述顺序:主角出场了,然后是故事发生在哪里,主角遇到了什么问题,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最后... 这样思路会慢慢变得清晰,到最后不用提示也能够复述完整。 ![]() 孩子掌握了“5指复述法”,能够抓住这构成故事的重要五大要素:主角、地点、问题、情节、结果/解决办法,对看图说话能力也是大有帮助。 随便给孩子一副图,都能讲出个所以然来,看图讲话都不带怕了。 比如故事绘本《We Are Happy》,咱们随便抽取其中一页: ![]() 主角: There are a girl, elephant, hippo, crocodile... 图片上有小女孩,大象,河马,鳄鱼... 地点: They are in the girl's home. 他们在小女孩的家。 这部分可以根据图片上方有两个小动物趴在门或者窗户的旁边猜测,可能是在一个房子里,看小女孩笑的最开心可以猜一下是在小女孩的家里。 问题: They were happy. What happened to them? 他们很开心,发什么什么事情了让他们这么开心? 情节: Maybe it's the girl's birthday. 可能是那个小女孩的生日。 They held a birthday party for the girl. 他们给小女孩举办了生日会。 They ate birthday cake and played games. 他们吃生日蛋糕,玩游戏。 这一部分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猜测来填充细节。 结果: Everybody was very happy. They like this birthday party very much. 每个人都很开心。他们非常喜欢这个生日会。 这样串联起来,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就出来了,是不是看图说话也简单的多了 运用5复述指法,孩子不仅好做复述,还能条理清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