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与江湖:鱼玄机的不幸与幸

 高山仙人掌 2020-01-16

 

诗歌与江湖:鱼玄机的不幸与幸

我们今天再来说一个女诗人,这个女诗人不一般,我一直认为她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没有之一。正是她,开始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个人就是鱼玄机。她有一首诗叫《赠邻女》,是这么写的: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为了说说清楚这首诗,我们分得三点说:

一、自古红颜多搏命,有才女子都不幸。这是古代的铁律,即使放在现在,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这种现象。鱼玄机就是一个有才、漂亮而又不幸的姑娘,我们简单看一下她的悲惨经历:鱼玄机字幼微,约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约卒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仅仅在人世间生活了24年。少女时代鱼玄机即诗名远播,并深得温庭筠青睐。她在及笄(十五岁)后被当时的新科状元李亿(李子安)收为小妾,后因李亿大老婆嫉妒而被李亿安排到了一处别院居住。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刚刚萌发的爱情使鱼玄机忽略了地位的低下,忽略了和李亿的分离,自己孤独并幸福地住在别院里。她天天盼着李亿的到来,但李亿并没有来。这一天,李亿忽然派人送了张凉席过来,这足以让鱼玄机高兴了,她马上将凉席铺在了自己的床上,哇,好凉快啊!随后,还写了首诗让人捎给了她的心上人,这首诗就是《酬李学士寄簟》:

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从本诗内容和所流露出来的情绪看,此诗应是在鱼玄机初为李亿侍妾、不为李之正妻所容、另住别院时所作。从称呼上看,鱼玄机此时对李亿尊称李学士,而在之后鱼玄机写给李亿的诗里,全部直呼其字子安。这也可以证明他们可能刚刚认识不久,鱼玄机还不太好意思直呼李子安。

钟惺在《名媛诗归》中对此诗的批语为:

绝句如此奥思,非真正有才情人,未能刻画的出。即刻画的出,音响不能爽亮,辗转费解,则亦使人不能豁然,则如不刻画也。此其道在浅深隐显之间,尤须带有秀气耳。

这首诗首句中两个字的运用直接体现了鱼玄机喜悦之极的心情,一个是“珍”:一张普通的凉席因为是心爱的情郎送来的,所以把它称为“珍簟”;一个是“新”:这可以透露出两个意思:一是原来没人关心我,我没有凉席,现在心爱的人给我送了一领;二是凉席刚刚送来就忙不迭的铺上了。接下来更为巧妙,这么简单的一个事,不但写了一首诗,还巧妙的运用了两个个典故。真是“奥思”啊。“泓澄玉水记方流”一句,用了“玉水记方流”典故。《文选》李善注引《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我刚一铺上凉席,床上就多了一汪方折形状的碧波,好凉快啊!看,为了表达心爱的人送来一领凉席后的心情,鱼玄机用了个这么复杂而又难懂的典故。三、四句不但用了拟人的辞格,还用了班婕妤失宠后所作《怨歌行》之典故。《怨歌行》是这样写的:“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鱼玄机在这两句中,将“珍簟”与“云扇”相比,将班婕妤的“合欢扇”化用其中,寄托了自己唯恐被心爱的人抛弃的情感恐慌。

八岁就成为长安著名的女诗童,15岁成为新科状元的小妾,她满心欢喜、充满希望的憧憬着新的生活,但是她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被李亿弃至别院了,自己过着孤独、幽怨、无聊的生活。还有什么样的经历,能比这位少女更为不幸呢?

二、在男权社会里,抛弃个女人就想扔个擦鼻涕纸。男权社会中,详细的规定了女性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且得到了认真的执行。这些道德规范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不平等。男女的不平等反映到家庭中就是男人可以妻妾成群眠花宿柳,女人只能从一而终不嫁二夫,还得时刻小心伺候丈夫、公婆,和姑嫂叔侄搞好关系,否则就有可能被休掉。反映到社会上,就是男权社会的政治生活中,根本没有女性的话语,女性被毫不犹豫的排除在政权之外,她们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不得做官、不得参政议政。即使像武则天那样最终当了皇帝,仍然被后人耻笑为牝鸡司晨。所以你想,鱼玄机接下来最好的命运就是被抛弃。

鱼玄机最终被抛弃,是从进入咸宜观开始的。成为女道士后,鱼玄机频繁参加文人、士大夫等的集会和宴请活动,并逐渐声名远播。据《三水小犊》记载:

“咸通初,遂从冠帔于咸宜,而风月赏玩之佳句,往往播于士林。然蕙兰弱质,不能自持,复为豪侠所调,乃从游处焉。于是风流之士争修饰以求狎,或载酒诣之者,必鸣琴赋诗,间以谑浪,懵学辈自视缺然”。

这段话说的很不客气,啥意思呢?大致就是说,诗名远扬,艳名高涨,在当时文人圈里形骸放浪的很。她在咸宜观挂出一副牌匾,上书“鱼玄机诗文候教”,意思就是,我在这儿呢,哪个服气的可以过来比比诗文。那她为什么这样做呢?我觉得首先是打发被李子安平抛弃后无聊的时光;其次是通过诗文,能够鄙视一下横行于社会上的那些所谓才子们。你们有什么了不起的,照我鱼玄机差远了。在晚唐,鱼玄机确实有鄙视大部分诗人的实力;第三呢,那些能够真正指教得了鱼玄机的,如果能碰到一两个情投意合的,也能慰藉一下她那颗饱受伤害的心。然而,也正是这样的生活,最终导致鱼玄机因为醋海生波杀死了婢女绿翘,最终被处以极刑。因为我们主要是说诗,这个桥段就不展开说了。

三、因为“诗文候教”的经历,鱼玄机被等同于娼妓。鱼玄机在咸宜观期间,虽然所谓的那些名士们趋之若鹜,但说起来却都是道貌岸然。这直接导致了鱼玄机的诗被后世误解颇多。其中误解最深的就是《赠邻女》,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赠邻女》(又名《寄李亿员外》):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我们先试着翻译一下这首诗:

晴朗的天气、美好的阳光,我却只想用衣袖遮住脸庞。

大地复苏、万物怀春的季节,我却不想起床梳洗化妆。

价值连城的宝贝容易寻找啊,却难找有情有义的情郎!

我躺在床上睡不着啊,泪水打湿了枕头,

满园春色无心赏啊,因为他让我寸断肝肠!

既然知道自己的才情姿色能找到宋玉那样用情专一的男子

又何必去恨那个始乱终弃负心薄幸的王昌?!

先说说倒霉蛋王昌,这家伙相传魏晋时期的美男子,深受当时娼妓的喜爱。正史里没有记载,但是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他是负心薄幸之人的代表。《唐才子传》中说:夫人妒不能容,亿遣隶咸宜观披戴。有怨李诗云: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世上有情有义男子太少了,相反负心薄幸的却太多。最后,鱼玄机发出了千百年来中国文学史上颇受非议的一句感慨: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故事和王昌的传说,表明自己的观点:凡是美貌多才的女子,自会有人悦慕,不必为负心薄幸的无心郎悔恨断肠。对方已经绝情,自己有权而应当另选所爱。但是在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中,是绝对不允许女性自己寻找爱情的,否则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不守妇道。清人黄周星在《唐诗快》中,对《赠邻女》的评价中说:鱼老师可谓教揉升木,诱人犯法矣。罪过!罪过!”历代文人对鱼玄机其它作品也有类似评论。但文人们对鱼玄机的诋毁大致相同,都是那些封建伦理的卫道者们,站在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双重道德标准的基础上,对鱼诗中激愤、艳逸之语不能容忍,并视鱼玄机为荡妇淫娃。这难道不是鱼玄机命运里比英年早逝还令人唏嘘不已的不幸中的大不幸吗?

不幸的诗人,总有幸运的一面。可悲的是,这个幸运的一面,在一千多年以后才被人们意识的。在《赠邻女》鱼玄机显然在以赠邻女的手段,用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爱恋失意后的女子,并不是一般地表示同情慰藉,而是充满着热情的鼓励,告诫邻女应自立、自强。这是女性爱情意识提高后,对封建礼教的挑战,是鱼玄机爱情观的一种鲜明表现。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毫无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鱼玄机不但没有随波逐流成为男人的附庸,反而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爱情是什么样的,这难道不是对于女性自身的命运的理性思考吗。

唐朝以及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其文学批评是充满男性话语的。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关系的关键。社会群体通过话语构建了文化系统和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各个社会群体对话语的掌握是不平等的,有些社会群体通过手中的权力防止其它社会团体控制话语,从而控制社会主要的文化系统和机制。在中国封建王朝时的男权社会里,其社会的精神内核是男权,主流话语是男权话语。其文化领域、思想领域等无不充斥着男权话语。这些话语正是其控制文学发展方向的主要手段。而按照男性话语构建的文学批评对女性文学的打压则表现在文学史上女性写作少有女性意识出现,即使出现了也会被男权话语所扼杀。鱼玄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了《赠邻女》。可以说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是中国文学史上由女性发出的第一个充满了女性意识的最强音。这无疑是对男权话语的直接挑战,无疑也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由女性发出的第一个令男权社会振聋发聩的声音、也是第一个跨越了时代的声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