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尼阿久尔茶食店的兴衰

 袁承志dtau70na 2020-01-16

提起世界的名街,人们马上会想到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银座、巴黎的香榭丽舍、上海的南京路。但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的中国大街(中央大街)绝对是世界名街。那时,这里名商云集、名流汇聚、名楼林立、名店争辉。在诸多名店中,有一个规模并不大的茶食店却赫赫有名。这就是位于中央大街58号的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

米尼阿久尔茶食店的兴衰

米尼阿久尔茶食店的兴衰

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广告

米尼阿久尔,俄文是“精美艺术品”之意,从历史遗留下来的这座茶食店小楼的老照片来看,房山的每个柱头都有一个裸体女人的雕像(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凿掉了),建筑界人士都认为这栋房子不愧为哈尔滨的精品建筑之一。当年的哈尔滨人和到过哈尔滨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家茶食店的。

当年所谓的“茶食店”,其实就是西餐馆。提起米尼阿久尔不能不提起哈尔滨的西餐业。俄国人进入哈尔滨后,一边是建教堂解决精神食粮,一边是开餐馆填饱肚子。于是,哈尔滨的西餐业就应运而生。哈尔滨出现的第一家较为完备的西餐馆是1906年开办的中东铁路外阿穆尔军官俱乐部西餐厅。哈尔滨开埠后,各国侨民争相涌入,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哈尔滨的西餐业也迅猛发展,高级西餐厅、西餐风味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哈尔滨经营西餐的既有俄国人、德国人、希腊人、波兰人,也有很多中国人。经营的主要是俄式和法式西餐。据统计,1937年哈尔滨共有西餐馆26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里和南岗,其中以中央大街两侧最为密集,共有37家。比较著名的西餐馆有凡达基、马迭尔、美国饭店、扎朱熬威、塔道斯、依日力、基度亮、爱尔密斯、亚道古鲁布、江畔观光亭、小亚道古鲁布、水上饭店、欢迎饭店、迎春饭店、民生饭店、大世界、伦敦饭店、密斯饭店、马尔斯西餐馆、新明饭店,当然其中也少不了米尼阿久尔。

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开办于1926年,经理是犹太人E.A.卡茨,主要经营莫斯科风味的果子、咖啡等食品和西餐,雇佣的都是中国名厨师,其中有李帮庆,还有著名厨师“四大义”———王洪义、杨洪义、尤洪义、朱凤义,还有摆台高手孟宪廷。对这个西餐馆的档次、定位和特点,1934年出版的《哈尔滨和奉天》中有这样的记载:“吃茶果子店米尼阿久尔,按莫斯科式制果法制出的果子、煮的咖啡,独特的朝食、中餐、夕食,其他各种食料,价格最为低廉。”

米尼阿久尔还在太阳岛开设了一家分号,是一座俄罗斯式全木结构的二层楼,可容纳200人同时进餐。主要经营西餐凉菜、热菜和冷饮。当年,那些旅居哈尔滨的外国侨民避暑度假,多喜欢坐在这个江畔餐厅里一边喝着冒着白沫子的乌鲁布列夫斯基生啤酒和梭忌奴牌冰啤酒,一边欣赏在江上的美景,感觉甚是惬意。太阳岛米尼阿久尔西餐厅就是后来的太阳岛餐厅,几乎与太阳岛齐名,它甚至成了太阳岛的一张名片,当年曾被列为太阳岛的三大建筑景观之一。沦陷时期,它也曾经是日本特务机关的一个情报据点,既防范抗日活动,也监控在哈尔滨白俄事务局的动向,因为太阳岛上设有白俄事务局的别墅和活动据点。

1929年,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与中国人开的“义气商号”合并,并改名为维多利亚西餐馆。

1938年以后,日伪实行配给制,各种物资严重匮乏,致使饮食业处于萧条状态,西餐馆自然也难免门庭冷落。改为维多利亚西餐馆的米尼阿久尔也未能幸免。到了1945年后,沉寂多年的西餐业才重新活跃起来,大小西餐馆相继恢复营业。1947年,全市共有西餐馆69家,其中,有11家为外侨餐馆,主要由苏联人、德国人、希腊人、波兰人经营,规模最大的是苏联侨民俱乐部饭店。这时候,我们已看不到维多利亚西餐馆的名字,餐馆已由中国人卜大生接手经营,改为“紫罗兰西餐馆”,但仍不失为哈尔滨的一家著名西餐馆。后来哈尔滨的外侨陆续走了,西餐业也衰败了,这座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就变成了著名的哈尔滨摄影社。现今又出租给了时装店等商铺。

米尼阿久尔西餐店终于成了哈尔滨人遥远的记忆,太阳岛的那座漂亮的分店更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大火而灰飞烟灭。但如今在哈尔滨东郊伏尔加庄园内,一座新的米尼阿久尔餐厅又重回人们的视野。

��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