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曾《下第》 罗隐《偶题》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肆说唐诗 也肆)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0-01-16

都不如人


翰苑何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

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罗隐《偶题》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同一个倒霉时代,有三个屡试不第的倒霉考生,各写了一首下第诗。

咏史高手胡曾的打法是开骂。他的《下第》可能不如后面两首有名,但说得最清楚,交代了历史背景。晚唐那时候已经远离了政治清明的时代,反映到科场上,也是乌七八糟的状况。这首诗就是撕破脸皮,直斥科举不公。

著名诗人罗隐则是认命,发发牢骚。赶考之前,他在钟陵一场宴会上遇到了舞伎云英。十年之后,又双叒叕落第的他彻底没了脾气,遂改名为隐,决定做个隐士。不想路过钟陵,又遇到了云英。一个还没考中,一个还没从良,咋都混得这么差呢,只好苦笑一声了。

高蟾则是瞅准时机搞了一把无怨无悔的正能量。我这么说像是讽刺高蟾投机取巧,其实不是像是,而是就是。当然了,这首诗的字面上,确实是一把正能量,现在的有为青年还在从中汲取养分,但是考虑到胡曾诗里揭露的时代背景,我又不由得不把高蟾往歪里想。下第后献诗给高官,没有博同情求关注的心思在里面,我才不信。

事实上是,胡曾和罗隐从此就跟科场说拜拜了,而高蟾的下第诗则感动了一大群公卿大夫,第二年就高中进士了。看来高蟾的情商,跟那些只知道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正人君子们,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可能俱是不如人。说起来,同时代还有一个落榜考生,跟上面这三个人都不在一个层面上。他的下第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

版次:A11来源:深圳商报 2019年10月2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