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开在弄堂里的私房菜,面积虽小但五脏俱全:红木家具,老式电台播放着邓丽君的歌,老式茶杯茶壶,复古风情满满。开店30年以上,这家店的老板尝试用当时的招牌菜酱爆猪肝的做法来做牛蛙,小饕食餮,结果做成了新的招牌菜,一口就能吃出让人惊艳的味道!一碗酱爆猪肝,可以就着吃下两碗饭,酱汁浓郁,鲜甜可口。响油鳝丝的鳝丝嫩滑入味,必然光盘。白斩鸡非常的嫩,吃口香,不沾酱油都觉得好吃啊!真的是猪油渣做的!油渣渣融合在米饭里~本帮老店做出的猪油菜饭简直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好嘛!说起本帮菜,离不开弄堂里的老味道,海金滋,弄堂小巷走出来的地道沪上本帮菜餐厅。葱烤大排、蟹粉蛋、草头圈子、干烧鲳鱼......凭借一道道老上海风味家常菜,两度登上“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榜,是上海人心中怀念的家常味道。酒香草头,草头嫩,白酒味不是特别重。当吃别的菜有点被酱油味腻到的时候,可以吃口草头解一解~ 瑞福园在上海的名气极响,口碑却爆棚,在不少上海人心目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大黄鱼棒打小馄饨是雷打不动的招牌,黄鱼肉炖得酥烂,鲜甜都融进汤汁里,包裹着每一颗馄饨,每次都要把汤喝个底朝天才肯罢休!田螺塞肉,个头超级大,很扎实!剁碎的肉糜里藏着一整块田螺肉,很是让人惊喜。油爆虾也是当仁不让的招牌,趁热,带皮一起嗑起来!香脆可口,吃完都要舔手指!它的江湖地位非常响亮,专注做本帮菜30年,翻开菜单,满满的本帮菜映入眼帘。竹网鲈鱼、三鲜鱼面筋、脆皮牛肉,各个都是经典的味道。特别是竹网鲈鱼,将鲈鱼整条剖开,去掉骨头包裹上大葱油炸,肉质细嫩美味。“三玛璐酒楼”在三马路上开了二十多年,有着最地道的本帮菜,是从爷爷辈就开始吃的老字号!整店装修风格也是老上海的风格,仿佛让人至身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一切都是老旧的,令人回味的。铁板鲈鱼,酱汁渗透到鱼肉中,为鲜美的鱼肉平添一丝甜味,很是对上海人的胃口!作为招牌菜之一的小排,浓油赤酱的本帮做法,满满的胶质酱汁,无疑是全上海最好吃的小排!心樂麵館是一家三十多年的老店,原本开在武昌路上,因拆迁搬到了进贤路,后来更是在上海开设数家分店。现点现炒的腰花软嫩爽口,对火候的掌握让它不老不生,汤面中搭配的青菜更能中和爆炒的油腻;汤面滑口,面汤中有着浓油赤酱的残留,令人回味。猪排切成条状,搭配上海辣酱油,猪肉带嚼劲却不干,每一口都是外酥里嫩;插旗部分为带骨肉,直接手拿大口吃肉好不痛快!与路名同名的餐厅,开了二十多年的老店,味道好、量大又实惠,附近的上班族都是他家的忠实粉丝。牛肉爬草头人气推荐菜品,本来上海人就爱吃草头,再加上鸡蛋、牛肉,味道真的嗲!咸蛋黄真的是万能皆可盘,和什么都能搭在一起,一盘的分量很大,实打实的排条肉,外面包裹的蛋黄让人食欲满满!店里每天都是人,去之前一定要打电话预约,18:00以后再到店的话基本上菜就会很慢了~金牌花雕鸡,必点菜!用的是绍兴的陈年花雕,鸡肉比较嫩,轻轻一咬就能撕下来,最后的汤汁拌饭绝对开胃。这里生意真的可以用“火爆”来形容,除了花雕鸡之外,金锚传菜的红烧肉、青豆泥以及蟹粉豆腐等非常具有江浙特色的菜都是美味到极致!弘兴的包子,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有名的,因为它的“码子”可以说是非常大了!一个弘兴大包,几乎等于3个杏花楼的包子。他们家的肉馒头也是非常值得买的!因为肉馅非常大,皮还是比较薄的,里面的肉馅像狮子头一样,咬起来还有些嚼劲。除此之外,本帮面、饭和点心更是应有尽有,实惠又好吃。老板是苏州百年面馆的下面师傅,调汤方面更是一绝~苔圣园酒家开业于1980年代,是黄河路美食街中最早开业的本帮菜馆之一。苔圣园主打本帮菜结合粤菜川菜与淮扬菜,黑椒牛仔骨、 焗扇贝、糖醋小排 、风沙鸡、八宝辣酱、 咸香鹅肝......上了年纪的人更愿意来这儿吃饭,这里的味道还是很地道的,更多的是“当年”的味道。这几家开了20年以上的老店是不是都有你童年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