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豪饮凭什么?|白金梦知识课堂2

 把酒白金梦 2020-01-17

在我国古代史书和文学作品中,千杯不醉的人比比皆是。古人的酒量真的很大吗?不是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酒精度数、度量标准、酒会时间、艺术创作。

01.古代酒度数低

古人喝的酒,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酒,度数普遍很低。

在宋元之前,人们喝的酒多是用高粱或大米酿制的发酵酒,米酒一般就几度左右,黄酒顶多也就一二十度。我们现在喝的白酒,属于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的蒸馏酒。这种蒸馏技术,是宋元时期才传入的。因此,在宋元以前,有钱人能千杯不醉很正常。

武松在景阳冈喝的要是十八碗当代白酒,不用出门,没喝完就得倒下。

02.古今度量差别大

古代衡量酒的多少,要么以器计,要么以分量计,不仅多重标准,不同时期的进制也存在一定不同。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亦称为石),而五量嘉矣。”

犀角螭龙四足酒杯

根据专家推算,东汉的1升,相当于今天的200毫升左右,两晋时的1升,相当于今天的253毫升,唐代1升较大,不过也只有现在的600毫升左右。照这么算,唐代的1斗酒,相当于今天的6000毫升,而且度数不高,酒量大概等同10瓶啤酒。

所谓“李白一斗诗百篇”,其实就喝了十瓶啤酒,喝的不算少了,但也没有那么吓人。

03.古代酒会时间长

古代没有电力,没有网络,日常的娱乐项目很少。一场酒会常常是通宵达旦,人们通过喝酒来进行社交。喝酒时间既长,加之酒的度数也不高,喝下的量自然就多了。

04.艺术创作需要

豪饮,在古代诗词戏曲等艺术作品中很常见,甚至被视为一种男子汉气概的象征。艺术创作不是科学研究,不适合严密的逻辑辩证,适度的夸张是允许的。

举个简单例子,李白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千尺”在这里无疑是夸张说法,但却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

总而言之,古人的千杯不醉没什么奇怪的,换成现代人八成也能做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