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莒州内八景与莒州八景

 海曲上人 2020-01-17
 莒州内八景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莒州不仅人文渊源深厚,而且形成了一系列历史和人文景观,国士桥、刘章手植槐、灰打墙、一步三孔桥、真人墓、槐抱楸、透亮碑、十面石号称“莒州内八景”。但是,沧海桑田,随着历史的变迁,莒州内八景几无所存。  
  
国士桥 
    国士桥位于莒县图书馆西南角,今青年路与文心路交汇处。春秋时期,柱厉叔为莒敖公在此跳河潭而死,后人嘉柱厉叔为“国士”,称此桥为国士桥。  
    此桥旧貌原为大块青石砌成,共五孔,长5米,宽4米,上铺石板。桥两侧有石栏杆,俗称栏杆桥。桥西、南两边原有古碑三块,第一块伏卧,碑文难辨,横额仅有“重修国士桥”五字,相传系唐碑。第二块砸去少半,右边尚存“国士桥”三字,下书“宣德十年重修”。第三块正面直书“国士桥”三个隶书大字,下署“知州韩弘度”。  
    石碑阴刻则讲述了一段远古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个叫柱厉叔的人在莒国为官,他忠君爱国,智深虑远,但国君敖公昏聩,于是他愤而离莒,到一孤岛上居住,过着“夏用菱芡充饥、冬以橡栗为食”的孤苦生活。后来敖公果然国破人亡,厉叔听说后,要回去以死殉君报国。好友劝道:“为何要为他而死呢?”厉叔说:“我今去以身殉国,以此警劝后世那些不识贤臣、类似敖公的国君,让他们再不要重蹈误国之辙了。”厉叔毅然回归莒国,他站在五孔桥上,见城郭依旧,物是人非,阎闾破败,满目荒凉,不禁怆然泪下,便纵身跳到桥下溺水自尽了。后人推崇厉叔的高风亮节,便称誉他为“国士”,立碑以志,并将他殉国处的五孔桥易名为“国士桥”。清朝初年,大诗人王渔洋即景生情,还为柱厉叔一掬伤心之泪,他作怀古诗道:“国士桥边水,千年恨未穷。如闻柱厉叔,死报莒敖公。” 
    该桥1970年以后,因整修护城河被拆除,碑碣失于毁桥前后。1982年,又在此处建长7米,宽30米的水泥桥,沿用旧名。  
 
刘章手植槐   
    在今莒城浮来路与向阳路交汇处,原来有一株古老的槐树,志书记载此树为汉代城阳王刘章栽植,故称“刘章手植槐”,简称“汉槐”,俗叫“过街槐”。   
    当年刘章何以栽槐于此?相传,西汉时,汉高祖刘邦驾崩之后,大权落在吕后手中。吕后大量重用娘家人,使朝中上下几乎全是吕家的人。吕后还把娘家侄女、大将军吕录的闺女嫁给刘章。婚后,吕氏对丈夫刘章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不能丢掉刘姓江山呀!  
    刘章深为妻子吕氏的深明大义所感动!  
    有一次,朝中举行盛大的宴会,吕后指名要孙子刘章当酒令官。刘章欲以军法行酒令,得到了吕后许可。席间,刘章杀掉一个赖酒的吕姓小官,吕后无可奈何。从此,刘章声名大振,他一步步的联系刘姓族人,开始打压吕氏,后来大开杀戒,连把持重权的吕产、吕录也杀掉了,终于稳固了刘家皇权。但刘章的妻子吕氏确在不久后因病去世,刘章痛惜不已。   
因刘章诛吕有功,被封为城阳王。临行前刘章到其妻吕氏坟前告别,发现坟头上长出一棵小槐树,他就将这株小槐树拔出来带到城阳,栽进了城阳王宫的花园中,以寄托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槐”是“怀”的谐音,“树”是“淑”的同韵,“槐树”即“怀淑”之意。   
    城阳王一代接一代,计400余年,沧海桑田,人面不知何处去,而刘章亲手栽植的那棵槐树却活了2000年。后来,在1976年时,该树因修路被毁。此树今虽不存,但人们仍称此处为“老槐树底”,留下一段追思先贤的佳话。   

灰打墙   
    灰打墙是莒州内八景之一,但多数人说不清它的确切位置。有说是文庙后、金龙河南“斩龟剑”墙的,有说是文庙前影壁墙街之影壁墙的,其实都不对。灰打墙,指的是城南门里,二道门西侧至瓮城西角的一段旧城墙。  
    莒城三重(或说四重),最内一道城墙,是元代至正中参政马睦火镇守莒时,因嫌城太不易守,遂截取城之东北隅建一小土城,周长五里八十步。城东、北两面与原城垣相重合。西北角从今城阳信用社向南至商委为西城墙。自商委往东至今城阳医院南为南城墙。原城墙高二丈二尺,厚二丈。城墙外挖护城河一周,池宽二丈七尺,深一丈三尺五寸。城设三门,东门叫望海(因东有黄海),北门叫沙浦(城外为古河道。清顺治年间,莒守陈全国改名拱辰门),南门叫文明门。明万历25年,知州谷文魁重修城池,始用青砖垒砌城墙。  
    莒城南门,瓮城内为二道城门,有三个门口,正门向南,东西两侧门相对。正门西侧一段城墙,至清代,不知是因年久失修,青砖脱落,还是当初此段城墙没砌砖,只见三合土墙面,自上而下被冲成沟沟壑壑,顽皮的孩子,可用两手作支撑,顺沟从城墙上滑下去。墙为黑灰色,远望像用草木灰打的。近看,墙皮挂一层腐烂的草木灰,仔细观察,连麦秸草骨节也能分辨出来。这说明,当年打墙时,人们用木板作夹,内填混合粘土,为防干裂,故意在土中掺放麦草,年深日久,墙皮的麦草腐烂,变为草木灰状,人们便叫它“灰打墙”。  
    莒城南门旧址,在今供销大厦西,城阳路南首。有趣的是,原名文明门,如今又在城阳路建文明一条街。过去的莒城南门,是最气派的一座城门。所以莒城自古不开西门,仅留东、南、北三门。其实,好长时间,是“其城三重,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重修莒志》)清末民初,最后一位莒知州周仁寿离莒时,出周衙,过大果街顶,来到南城门,沿途两侧摆满各商号的桌子,南门内外跑着一片送行的百姓。人们请求周大老爷留句话。周仁寿略加思索,站在文明门口说了一句话:“各人对待您的老的,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来,这位旧官仔,还是注重孝敬老人这一传统美德的,难怪如今讲文明,树新风,就有“尊老爱幼”一项内容呢!  
  
一步三孔桥 
    提起莒州内八景,没有不知道一步三孔桥的。但要问具体景观,却往往一句话:“不就是一块石板上凿上三个孔吗?”   
    一步三孔桥在莒城西大街通往瞎汉汪的胡同口,实际是一个下水道口。桥下面是一条从金龙河到瞎汉汪的石砌暗渠。一步三孔桥用青石板凿成,长约一米,宽一米,厚30厘米,中间并排凿上三个长方形孔洞,立于胡同口。人们若横过桥面,只需迈动一步,就可跨越三孔桥。要说此桥有何特点的话,除小巧玲珑外,安放的角度很有讲究。三孔桥本来起铁篦子的作用,大水漫街时,保证泻水畅通,又能阻拦杂物入渠,且不致淤塞。它的作用果然发挥的很好。后来,在整修街巷、疏通水道时,将桥板取出重放,结果,不是泻水不畅,就是空洞淤塞,人们干脆把它埋到了地下。   
    民国初年,莒人周兴南,为再现这一莒地人文景观,曾在桥侧立一石碑,上书“一步三孔桥”。可惜,随着岁月的流失,如今这一石碑已不知去向了。   
    一步三孔桥创修的年代,已不可考。传说,此桥的修建与西大街的张氏节孝坊有关。居住在西大街、辛庄子、小湖等村的张氏家族,本是明代世袭千户侯张氏的后裔。张千户原籍河北枣强县,因有军功,被封于莒,带兵驻守在城北隅,即如今的前营、后营。后来张千户带兵南征,全军覆没,其两个儿子袭功继位,日子虽殷实,但当年的显赫地位已风光不在。至清嘉庆25年,张节妇立牌坊时,虽有朝廷圣旨,但人们已不甚敬畏。先是在牌坊选址上设置障碍,后在施工中无事生非。运石料的车辆已进北门,有人仍纠众阻拦。当时,金龙河的水正好爆满时,过西大街,溢西城壕。西大街路面的泥泞难行可想而知。人们提出条件,要建节孝坊,必修下水渠。张氏只好答应。这条下水暗渠长约200米,深1.5米,全用石砌封顶,耗费巨大。好在,由张节妇的小叔子亲自监工,工程还是如期完成了。为了解决西大街的流水下泄,便在通往瞎汉汪的胡同头留一下水口,安放三孔桥,,既防人畜跌落又起挡淤防塞之功效。因而留下这世代相传的一道风景。  
 
张真人墓   
    张真人墓又叫邋遢张墓,是莒州八景之一,在漏厄湖畔。这里原先有座火神庙,因邋遢张在庙中坐化,人们就在此为他筑了座坟墓。   
    邋遢张墓呈圆锥形,底部为砖砌,高约一米,上部用土培尖。砖砌底座中,留一孔洞,观者躬身侧耳细听,能听到“嗡嗡”的响声。据说,这是张真人显灵。倘在晴日傍晚,可见墓内发出一缕微弱的亮光,传说是墓内的长明灯。 
    邋遢张,姓张,名全,又名君实,号三丰,别号拉腿张,俗称邋遢张。《雍正莒州志》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明洪武年间,应化度世,至嘉隆之际,出没于莒,仙迹甚多,不能备载。唯志其《咏扬州琼花观》一诗曰:琼枝玉树属仙家,未识人间有此花。清致不沾凡雨露,高标犹带古烟霞。历年既久何曾老,举世无双莫并夸。便欲载回天上去,拟从博望借云槎。”  
    传说张三丰初来莒时,认大果街一张姓夫妇为兄嫂,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家生活。后来,嫂子嫌他懒,就把他撵到火神庙里居住。有一次,嫂子没好气的说:“你不去拾柴,再做饭烧你的腿呀?”邋遢张二话没说,就把腿伸到锅底下,点火燃烧起来。嫂子一看急了,赶忙拉开,扶他上床。不料,床面“咣啷”一声落地,原来床腿已被烧焦。打那以后,嫂子知他身手不凡,也就不再责怪他了。  
    有一年麦收季节,许多人家先后来到张家,要雇邋遢张帮着割麦。邋遢张都一一应下。嫂子劝他不要应那么多主,怕误了人家的事。但到第二天,各家的麦田里都有邋遢张的身影。嫂子回家一看,邋遢张还在睡觉呢!打那以后,邋遢张的名声越来越大。唯独关东一个油店老板不服,背地里还说邋遢张的坏话。有一天,邋遢张听说这油店老板常以油品短斤少两坑骗顾客,就端着个油灯到店里打油。进门后,对老板说:“给你二两银子,打满一灯油行吗?”店老板说:“不用二两,只需一两银子,保你灯满。”于是吩咐店小二,操起提端,往灯中加油,眼看着油缸干了一个又一个,而灯中的油却不见多。最后,店老板自知得罪了张仙人,便伏身叩头谢罪。直到邋遢张坐化后若干年,这盏油灯还在其墓中长明不灭,成为一道奇景。  
 
槐抱楸 
    文庙前院,原有一株古槐,粗两围,树干腐烂,内生一棵楸树,直径约30厘米,人称槐抱楸,成为莒州内八景之一。   
    文庙,也叫孔庙,孔子庙。南京叫夫子庙。莒州文庙,为昔市时最雄伟的建筑之一,坐落在城中心(今县委大院处)。  
    文庙始建年代不详,原在莒城东北隅,毁于金季之乱。元至正12年,知州孔原始建。明洪武元年知州赵麟复建,嘉靖22年,知州沈震重修。清顺治4年知州李炳、康熙元年知州韩弘度、雍正13年知州李方膺、乾隆26年知州赵晋基、同治4年知州陈兆庆、光绪10年知州周秉礼等相继重修。  
    文庙前东南隅原有魁星楼,门前有影壁墙。清雍正13年知州李方膺撤去门外影壁,添建大成坊。文庙第一道门为棂星门,进门首先看到的是半月形水池—泮池。池上有三座石桥。过大成门,迎面就是巍峨壮观的大成殿。大成殿七间,通覆黄瓦,殿脊中央有金色葫芦,太阳照射,闪闪发光,殿前月台下,耸立两座龟驮石碑。龟长3米,宽2米,高1米,雕刻精美,经游人抚摸,龟背光亮不生苔藓。殿中塑孔子坐像,头戴天子礼帽,手执圭板,高约3米,左右两神龛供奉十二哲神位。大成殿后为明伦堂,最后边是崇圣祠,用以讲储经史。  
    文庙院宇宽敞,殿外东西两庑各12间,列先贤、先儒木主,北头三间,东为乐器库,西为祭器库。南头三间,东为更衣室,西为乡贤祠。泮池两边,东为节孝祠,西为忠义祠。文庙前院,原有一株古槐,粗两围,树干腐烂,内生一棵楸树,直径约30厘米,人称槐抱楸,成为莒州内八景之一。   
 
透亮碑  
    据传,在莒城墙的一间门洞的墙壁上,嵌一记载修城事的黑青色石碑,此石碑仿佛铜镜,人如果站在石碑前,发现石碑,光亮如镜,能显出人影,俗称透亮碑。其具体位置今不可考。
 
 
十面石   
    十面石,是昔时东瓮城路南的一块大石头。这块巨石,常年卧在一家商号的墙根下.八楞两顶,十个平面,长约米许,顶径半米,成为人们在此小憩的方便座位。因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加上人为磨擦,石面特别光滑。就是这么一块看似平常的大石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赋予了它独具的灵性。 
    据考证,早在金、元时期,佛寺内盛行立“十面碑”,这块大石头就是当年打制的一块十面碑料石。  
    说起十面碑的灵性,有三说。一说这块巨石,能随着地面的变动而自行升降,不管石下的地面如何变化,它都能保持相应的高度,不高不低,让人们坐上去很舒服,所以城里人,有事没事都愿到十面石上坐一坐。二说,此石有十个面,是告诫人们:人生天地间,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做事,要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四面八方都对住。另一种说法是:这是一块通灵宝石,能帮你解除烦恼,息怒消气。   
    传说,当年东门里一对年轻夫妇.有一天晚上,因家务事发生口角,越吵越凶,互不相让。后来,男的把门一摔,扬长而去。而女的一肚子怒气没处发泄,又担心丈夫在气头上万一出意外,就把门一锁也离开了家门。小两口不约而同地来到十面石前,摸黑往石上一坐,恰巧坐了个背靠背。“扑哧”一声,夫妇俩俩同时笑出声来……因此,也有管这石头叫“喜面石”的。 
    过去,乡下人进城打官司的很多,临行前,双方都窝着一肚子火,发誓要到大堂上争个高低。但是跋山涉水走上那么几十里路,又渴、又饿、又劳累,满腔怒气已消了三分。来到东城门,少不了要缓一缓气,往十面石上一坐,那边烧茶炉的、烙大饼的、抻拉面的一齐迎了过来,一问一答中,听掌柜的那么三解两劝,这气又消了五分。等到吃饱喝足,烟袋锅子往石上一磕,不但那二分怨气没了,而且觉得自己有些理亏。“后退一步天地宽,赢了官司赢不了钱”,就这样,十有八九付完饭钱,扭头就往回返。回到家,逢人便说,幸亏进城,在十面石上坐了坐,听了善言,见了世面,才息事宁人的。因此,也有管这十面石叫“世面石”的。  
    如今,这块十面石,保存在县博物馆里,成了珍贵文物,不知还有没有人要去坐一坐?           (本文来自论坛网友剑走偏锋)
  
莒州八景
“莒州八景”是明初莒州知州杨瑒选址而定,并写了“城阳八景记”记述了八景之胜:“凡此八景,输灵献秀,皆清淑之气所钟,今古称奇,绘而成图,存于心目之间,允为快事。若夫地灵人杰,文献或不足征,然唯八景之在斯州,终不可磨灭也已。”曾任明永乐年间监察御史的莒州人姚鹏亦写八景诗为之咏叹。  
浮来夕照  浮来夕照是莒州外八景之一。指的是秀美的浮来山在夕阳辉照下,映现出的奇异景观。  
浮来山三峰鼎峙,拱围相连。北峰“佛来峰”,传说是云游神仙从远方挟来;西峰“浮来峰”由仙翁浮丘公施展法力,从东海漂浮而来;南面“飞来峰”,则是大方神踏祥云,挥巨臂,手托秀峰腾空而来。
此山虽无泰山之雄,黄山之奇,但它却以独有的风韵千古流芳,名闻遐乐。究其因,不外有三。  
一曰“古”字。浮来山怪石峪岩石的奇异造型,巧夺天工,据地质学家推断,成型于4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阅尽沧桑三千载的“天下银杏第一树”,号称“活化石”。以其高24.7米,干围15.7米的雄姿,巍然屹立,令人叹为观止。《续高僧传》载:“隋仁寿中岁,昙观奉敕,送舍利于本州定林寺。”可见,隋初莒之定林寺已闻名京都。  
二曰“魂”字。浮来山是人文荟萃之地。《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前715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可见,早在2700年前,浮来山就已是举足轻重的军事战略要地。另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勰故居”定林寺、浮来山八景之一的“校经楼”及刘勰亲题“象山树”等,无不蕴含着一个令人感怀的“魂”字。这是莒人的魂魄,莒人的骄傲。   
三曰“秀”字。浮来山,西去莒城9公里,景色优雅,静谧宜人,既无车马喧嚣之扰,又夺自然造化之工。夕阳映照下的浮来山,层林尽染,古刹生辉,使人如临仙境,乐而忘返。浮来夕照诗云:  
故国要盟事已非。青山犹自带斜辉。   
影浮半壁看仍在,瞑入千岩望渐微。   
西麓平林群鸟集,东城远寺一僧归。  
笛声吹彻牛羊下,几处人家尽掩扉。   
 
西湖烟雨  莒城西郊古有西湖,湖面跨今西环路,县一中之西是古西湖中心。元明之交尚是碧波连天的湖泊,后经地震和大水,而今变为土地肥沃、道路纵横、人烟稠密的城郊。 9UbD =}W  
《山东通志》载:“西湖,(莒)州西二里,于钦谓:黄华、吕清之水潴而为湖。”嘉庆《莒州志》载:“浮来山,州西二十里,有泉下注入西湖。”以此为证,元末于钦写《齐乘》时,莒之西湖,名闻齐鲁。近经考察,古湖北起今后城子后村北,南到今坝上村后,东到今辛庄子前,西到今刘西街村东。南北长约6里,东西宽约5里,面积约30平方里。南面湖水被高埠所阻,仅从一小缺口溢出坝川,后在坝畔建村,取名坝上。   
明朝莒之西湖仍是碧波荡漾。西湖烟雨诗云:  
扶筇西望镜中天,渔父陶家村舍连。  
佳气氤氲疑挂雨,卿云缥缈欲屯烟。  
遥迷佛寺浮丘树,近绕龙桥坝上川。   
谁道洞庭称胜状,此湖应并五湖传。  
嘉靖二年(1523),地震大水,西湖面貌发生了变化,分为大小两湖。1945年以前,在大湖村西石桥侧见残碑记云:“癸未(1523)之夏,媪神震怒,倾吕清、黄华之水,破西湖坝川之堤,湖析为二,中淤东西通途,泥泞隔湖之道,汛阻南去之水,囗公醵资倡修此桥。”下书:嘉靖四年。  
《南关三元庙碑》载:(康熙七年大地震)“崩为堑,漩为渊,沙涌井堙”。大小二湖又发生了变化。《重修莒志∙大事记》载:雍正八年六月十九日,大雨如注,七昼夜无时止息。二十四日洪水横流,东至屋楼,西至浮来,接连四十里,平地深渊。”小湖村《青龙桥碑》载:“大小二湖,涸于雍正已巳大水之后。”自此西湖成为漫洼沼泽。  
乾隆十六年(1751),知州宋齐翼,鸠工开疏西湖积潴之水,加宽坝川南去之口,从此,西湖地成膏壤(见《重修莒志》)。1953年以前,潭塘错落,排水不畅,莒人仍称西洼子,每到汛期,庄稼多被涝死。1958-1975年,历经多次疏导,始成今貌。  
1960年以前,尚有零星汪塘十数处,荸荠、茨菇、芦苇到处尽是。掘地尺许即是腥臭的黑泥,米许即见地下水。1958年在前城子后东北角开渠,在两米下的泥层中,掘出小桥一座。从地势看,此处是古西湖北岸的道路,堙没此桥的泥层呈冲积状。1975年在辛庄子西开掘淤泥河(顺水沟),在深两米左右的黑泥中,曾掘出大量的河蚌、螺蛳的甲壳和莲子等。在孙家村东,掘出完整的船锚及破船残骸。  
现在的西湖,历经多次治理,全部变为肥沃的良田和村舍,“西湖烟雨”的诗章已成史料。   
  
沭水拖蓝   外八景之一的“沭河拖蓝”是有名的自然景观。八景诗记之:  
沭水汪洋万顷流,兴衰相继几千秋。   
天光云影相辉映,渚鹭沙凫任去流。   
一派笙簧调岸柳,数行蝌蚪写河洲。
金波荡漾浑如带,壮我城阳据上游。  
沭河在莒城东傍城而过,城东北方向又有袁公河汇入。由于沭河发源于山区,流经丘陵地带,而袁公河从莒中平原流入,水中所含泥沙有异,因而汇流后,在同一条河里形成了一段清浊分明的两股水流,清流泛出淡淡的蓝色,好似河中拖曳着一条蓝色的带子,故称沭水拖蓝。解放后,两河上游分别修建了青峰岭和仕阳两座水库,水患得到治理,已很少见到这一景观了。  
“沭水拖篮”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很久以前,沭河岸上有一农家,只有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一年到头拼死拼活,在苦水里煎熬。有一年大年三十深夜,娘俩为东家忙完年活才得以回家,正想舀水和面做饭,但水缸内滴水皆无。夜半子时,又饿又累的女儿只好提桶到河里取水。来到河边,突然看见一只湛蓝色的沙凫僵卧在河冰上,女儿看见很可怜,俯身把沙凫抱在怀里,不一会儿,沙凫睁开眼睛眨了眨好像很感激,女儿把它托在手掌上,沙凫忽然振翅凌空,金光一闪不见了,女儿虽然感到惊奇,但也没放在心上,把河水打满了桶拎回了家,回家一看,她们不禁大吃一惊,满桶河水湛蓝如靛,一想用这水染布不是很好吗!于是,拿来白布放在桶里翻了几下,白布果然染的蓝盈盈的,煞是好看,娘俩欢喜极了。第二年,她们也不去扛活了,就用这水做染料,开起了染坊,生意越做越红火,从此娘俩衣食无忧。而东家不见她们来干活觉得很蹊跷,于是就暗里跟踪,发现了她们的秘密,也到河里提水染布,可是提来的水是清的,染出来的布还是白的。东家气的干瞪眼,却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书院夜诵  书院夜诵为莒州八景之一,地在莒城南关街南首路西。   
文献记载,春秋时期,曾子、子夏在莒为官,政绩卓著。后人为纪念这两位先贤,曾在莒城西南隅设“二贤祠”供奉祭祀。  
曾子、子夏在莒为官期间,曾在莒城南郊设立书院,广招学士,并亲自登堂授课。当时的这一莒国最高学府“槐荫蔽空,芸窗秋爽”,书院规模宏大,环境幽雅。这里培育出一批批饱学之士,为莒国强盛、民风淳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孟子外书四篇记载:孟子游历到莒,看了当年曾子所设讲堂,高兴地登堂弹琴歌唱,有二、三人随他而歌,旁边有一老者说:“很久没有听到这样好的音乐了,肯定是圣人的徒弟啊!”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书院早已不复存在,但人们怀想当年的胜景,常有文人学士来此吊古兴思,不胜感慨。每逢晨风夜露之际,人们常闻琅琅诵读之声。传说,元代邹家庄子村有一名叫邹惟新的少年,每天早晚都到书院旧址听经诵史,学业益进,后来居然考取状元。
清代莒人陈勖曾在南土城外立碑并亲题“书院夜诵碑记”,以为纪念:  
 
莒有八景,书院夜诵其一也。自古父老相传,书院之设,疑即此地。以故耕者芸者,每值晨风夜露之际,闻有书声。噫嘻!果有书声乎?得非后人景慕之心切,俨无声为有声乎?观之传记中,汉儒夏候君追思尼父,一日道阙里,谒文庙,谒孔林,低徊不忍去,夜登孔子之堂止焉。对月思圣,步至阶下,但见明月可中,忽闻满室有丝竹之音,泣曰:“我先圣在天之灵至矣,不然斯音何音也,胡为乎来哉。”坐以待旦,屈指春秋迄汉,几及千年,其感动人心如此。程伯淳谓尧舜其心至今在者,讵虚语哉,嗟嗟!夏候之闻丝竹,犹尼父之梦姬公。莒人之闻夜诵,亦犹汉儒之闻丝竹也。余髫年偕同学辈闲步南皋,尚闻之父老,言犹在耳,而今渺然矣。失今不记,将至磨灭而不可考。噫!又谁责哉。念此莒子之故城也,偶一登之,四顾山河,风景依然,吊古兴思,如出一辙。余故特为记之,以俟博物君子,得有据而考焉。   
姚鹏亦写诗歌曰:  
曾闻夜诵最堪奇,灵爽洋洋如在此。   
偐向西河敷教日,浑同东鲁执经时。   
千秋道脉传薪火,竟夜书声彻讲帏。  
幻景相承真异迹,斯文余韵至今遗。   
  
屋楼春晓  屋楼崮山不高而突兀,远观似楼塔耸立,平地挺拔。远古之时,这里曾是有巢氏创造历史的地方;这里也是远古莒人祭日记历之地;这里过去曾有佛殿、浮屠晨钟暮鼓。春光明媚的清晨,站立在莒城东望,一轮红日从崮巅冉冉升起,古刹佛塔、苍松翠柏,皆染上金色的霞彩,颇具奇趣,故有“屋楼春晓”之称。古人有诗赞云:   
屋楼春色晓苍苍,万象登临尽渺茫。
塔势峭孤撑碧落,松阴偃盖浸寒塘。   
凝眸东岭双眉远,回首西河一线长。   
直走群山连海岱,久称胜概峙城阳。  
  
马鬐耸翠  雄伟秀丽的马鬐天险,是载之《宋史》、《金史》、《齐乘》的名山。经康熙七年地震山崩后,山势变得更险更奇。《重修莒志》载:清中叶,此山三面悬崖如削,无路可上,唯南有羊肠小径,仅达中峰。至咸丰十年,近山富室为居山防捻,始在东麓强辟盘道,可达极顶。1958年以来,中楼乡民又在山阴辟出近道可以捷足先登。  
踏上登山之路,可见此山峰峦之奇:有的象顶天立地的巨柱,有的象直插云霄的珊瑚。在这些险峰峭壁上,有苍翠探身而生的虬松怪树,有垂蔓倒挂的艳丽山花。山鹰低旋,奇鸟巧鸣。空谷生风,云涛翻滚。游人至此,皆有步入仙境之感。八景诗云:  
鬐峰崪峍逼天关,山色茏葱翠染鬟。   
蔓草荒苔埋古经,层峦叠嶂倚清湾。
英雄故址依稀在,粉黛遗踪隐跃间。  
霸业于今何处是,野花烂熳鸟缗蛮。 
通过诗人的描述,可以想知此山的雄奇秀丽与英雄霸业相蓖美。   
  
山寺晚钟   
  
远上中峰日欲沉,偶闻天外吼鲸音;
已惊听法龙归洞,又起参禅虎入林;  
僧续断声来沆海,风飘余韵出遥岑;   
空门高座知何事,薄暮聊为旷野音。   
这是姚鹏为 “城阳八景”之一的“山寺晚钟”写的诗。“山寺晚钟”之寺在哪里?历代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据考,应在在碁山净土寺。其由来,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与碁山寺相距不远处,有一座青云庵又名皇姑庵,据说是为元世宗皇妹鲁国大长公主大病初愈后还愿所建,另选女尼代为修行,并重修碁山寺。建成后,钦差想取悦公主,要找一处净土寺与其他寺庙不同的地方,好回京向公主回报。钦差与住持方丈想来想去,总觉与其他寺庙没有明显不同之处,俩人苦思冥想,总无头绪。   
方丈将寺中的徒弟统统叫去,共找不同之处。不觉红日西沉,已到击鼓的时刻,一个小和尚跑到方丈住处,大声叫道:“师傅,撞钟还是击鼓?”原来在寺庙修好后,撞钟击鼓的和尚收了个小徒弟,身躯粗壮有力,但少个心眼。“晨钟暮鼓”是一定之规,但他每次行动,总要问一句:“撞钟还是击鼓”。就他这一声喊,提醒了方丈,方丈高兴地说:“有了,今晚就撞钟!”从此“晨鼓暮钟”成了别于他寺的独特一景。杨知州在选“城阳八外景”时,将“山寺晚钟”定为外八景之一。他的描绘是:“宝刹凌云,红叶翻妆,僧定禅榻,海鲸吼音者,山寺晚钟也。”  
洛山樵牧  洛山又作络山,主峰在莒城之北15公里。山北有洛河流过,山上出“燕子石”亦即三叶虫化石,是制做砚台及各种艺术品的上佳材料。洛山寺依山而建,暮鼓晨钟,发人深思。登山俯瞰,樵子夕归,景物如画。正如“八景记”所载:“观石磴之峨峨,俯嘉禾之阴阴,牧者休,樵者歌,乃洛山之樵牧也。”“八景诗”亦歌曰:  
披览舆图数胜游,洛山络绎更深游。   
丁丁柯韵传空谷,隐隐笛声振古丘。   
鸟道荒凉云乱发,僧房错落水环流。
迄今转觉人烟集,牧竖樵夫日未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