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ture调查:压力、焦虑、性骚扰……科学家太“南”了

 梦幻水书屋 2020-01-17

压力山大、欺凌、性骚扰、抑郁、焦虑……这些,你亲历过吗?

1月15日,Nature发布了一项由英国惠康基金会发起的线上调查结果。

这项针对4267名科学家的调查发现,76%的受访者感到科研工作环境“过度竞争”、压力山大,半数科研人深陷抑郁或焦虑状态,近2/3的调查参与者目睹过欺凌或性骚扰,43%的人表示曾经历过。

“结果令人震惊。”惠康基金会主任Jeremy Farrar指出,科学家们正处在糟糕的工作状态中,充满长期、激烈竞争的工作环境正在逐步损害研究质量。

“研究者、资助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管理者,我们所有人必须对这一现状采取行动。” Farrar强调。

全球科研人用以描述研究文化的词汇

压力山大:工作时间长、“唯论文”考核

压力山大到难以呼吸,是此次调查中勾勒出的真实科研生活。

首先是工作时间长。受访者中40%的全职科研人员称,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41~50小时,32%的人报告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也就是说,超过2/3的受访者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个小时。

其次是绩效指标考核过于单一。许多受访者指责研究资助者和机构强调绩效指标和衡量标准,如“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

43%的受访者认为管理者对指标的重视程度高于对研究质量的重视;超过一半(63%)的科研人员承认对发高分文章、拿经费感到发怵;另外,只有14%的受访者赞成用文章和影响因子考核科研人员。

工作时间长、“唯论文”考核,让科学家们难以“呼吸”。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切的“原罪”是科学研究的过度竞争。78%的被调查者同意这一点。另有42%的研究人员称“不健康的竞争充斥着我的工作”。75%的被调查者称“偏重数量而非质量的现状压抑了我们的创造力”。

“很明显,我们目前的研究实践是不可持续的。从我们与科学家的讨论中、从备受瞩目的欺凌案例,以及不当行为和不可复制的报告中,我们知道情况出现了问题。”调查负责人Beth Thompson说。

说不出口的欺凌和性骚扰

不管你信不信,科学界也有欺凌。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将近2/3的研究人员(61%)曾目睹过欺凌或骚扰,而43%的人亲身经历过。与男性(34%)相比,女性更有可能遭受欺凌或骚扰(49%)。然而,只有1/3(37%)的人会坦率地说出来。

原因很简单——

受访者表示,尽管他们很了解举报欺凌或骚扰的机构程序和协议,但是出于欺凌行为难以判断、可能会被高层视为制造麻烦的人、或许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甚至遭到报复等一系列需要科学家自己承担的负面后果,他们宁愿选择不说出霸凌、性侵或歧视的行为。

全球科研人员状态相似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来自87个不同的国家,其中3/4来自英国。

除线上调查外,对94名研究人员的深入访谈和对36名参加研讨会的英国研究者的调研同样为该项调查提供了数据支撑。

该项调查不止反映了英国的情况。过去已经有多项大型调查显示,全球科学家几乎都处于相似的工作状态中——“你不是一个人!”

2019年,Nature对上千名博士生的调查发现,有一半受访者表示自己工作时间过长,甚至是整夜工作。

对德国马普学会的9000名员工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大约18%的受访者遭受了欺凌。

全球范围内,科研人员的状态是相似的。”马普学会副主席、化学家费迪南德·舒斯(Ferdinand Schüth)也表示,“作为管理者,我们更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最优秀的科学家。”

据Nature报道,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惠康基金会将在英国的高校里举行系列共识会议,讨论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按计划,3月,还将举行一次大型会议,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



如此看来,科研人员真的是太“南”了!

如果压力太大,就休息一会吧!

编辑 | 宗华

排版 | 华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