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咨询小课堂之:在咨访联盟中提升来访者自尊

 刘淑姿 2020-01-18

接纳是一种避免其他关系中常见的争论、诋毁和批评的交流方式,但是不幸的是,有一些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交流并没有避免争论、诋毁和批评。如咨询师说:你想说什么?更为适宜的谈话方式是:这里我没理解,你能多说一些以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吗?

咨询师应该避免使用过于强势的语言(直接或暗示)以及令来访者感觉弱小或无助的行为,如夸耀、过于冰冷的语气或者带有卖弄性。如咨询师说:我想让你明白……,更好的表达方法是:我希望我说得更清楚些了。

询问时应该避免使用以令人感受到直接的字词如“为什么”或“为什么你没有”等打头的问题。在成长期间,许多人觉得“为何你这么做的提问带有责难对方的含意,而不是为了了解对方。类似的,“为什么你不做”意味着“你应该已经做了”。这些直接的提问方式可能会伤害来访者的自尊。

咨询师可以用以下方式取代“为什么?”来询问来访者:

1:你能告诉我你这样做了事情变得怎样了吗?

2:当时是什么原因使得你这样做了?

3: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呢?

在多数关系中比较直接的提问被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在传统的医疗实践中直接提问不足为奇,因此合理地使用不会破坏咨询,提问的目的是恰当地实施咨询,以增加咨询成功的可能与咨询师的满意度。同样道理,可能的情况下,在咨询中采用能引出积极反应的提问方式比能引出负性反应的提问方式更好些,避免让来访者过多地回答“不”。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是一个有能力提供帮助的人与需要帮助的人之间的关系。咨询师应运用技巧来提供帮助,减少关系中内在的不平等。咨询师应该自始至终尊重来访者的个性,将他或她视为一个成人。即使对严重受损或干扰的个体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尊严。尊重有利于自尊以及咨询联盟。即使受过教育的来访者也会忍受咨询师含糊、贬低的解释,他们认为忍受更好,而不是挑战权威,要求权威做得更好。

以下是咨询师贬低性解释的例子:

来访者1:我觉得这个药让我感到困乏。

咨询师1:这个药并不会对许多人造成这种问题。你的胃口怎样?

来访者2:我没有感觉好些。

咨询师2:哦,但你看上去好些了。如果咨询师2能加上一些解释,如抑郁的人在他们感觉好些之前往往先是看上去好些,那么来访者2的反馈可能会更好,而原先生硬的反馈会让人感觉受到贬低和争辩。

以上摘自《支持性心理治疗导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