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想学习事半功倍,就得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1-19
我用了很大的篇幅写了如何学习与思考,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就在于其实学习是相同的,无论是上学时我们学的理论知识,还是现在我们在学的设计知识,都是有共通点的。
将其归纳为5点:

1、主动思考
代表着任何时候都要自己主动思考,不要总是被动接受知识与结论。
【上学时】就像有种现象,大家都喜欢找学霸接笔记,但是借了学霸的笔记,我们是真正的学会了知识么?是不是还距离学霸很远,原因就在于你没有主动思考,未经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是不属于你的,你也顶多算是个搬运者,那么想一下又有多少人是与搬运者,而不是创造者。
【学设计】就像大家总是会去看一些设计类文章,当然这是很好的习惯,但如果只是去看,而不去思考,不去总结,那也就只是个知识的搬运者,没有思考过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就不能做的很深刻的理解,很有可能很快被遗忘。

2、构建知识体系
【上学时】我们每天学一个新的知识点,知识点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若我们将繁复杂乱的知识点串联到一起,构建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将会加强记忆力与理解。反之则会知识点学的杂乱,多到会遗忘,并且也理不清楚之间的关系。
【学设计】设计类文章内容总是会被遗忘的原因除了没有主动思考,另一个就是没有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导致学会的知识点繁杂,理不清头绪,弄不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不知道具体是干什么用的等等。
比如说kano模型分析法、5w1h分析法、可用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可用性测试、A/B Test测试,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区别在哪里,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不知道你又能回答上来多少呢,或者你可以将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整合到一起,看看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共通点,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哦~


3、问题驱动
【上学时】完成作业后我们会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有效的预习,预习可不是简单的将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看一遍就可以了,而是要在预习时试着自己去理解,将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等到讲课时仔细听讲,边听边对照,边听边思考,从而找到迷惑的原因以及解题的思路。带着问题去学习,对知识有一颗探究的心。学会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思考能力。
【学设计】无论是在看设计类文章还有优秀的设计作品,我们都应该带着问题和疑惑去看去学习,在每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总是带着疑问,例如这个功能是干什么的,还可以用来做什么,有什么特点,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可以找到相应的例子,其他人又是怎么分析的,与自己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等等,以问题驱动学习,保持一颗探究的心,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4、举一反三
【上学时】以数学题为例,教科书上的题型一般来说是比较基础的,但在做习题册的时候,发现会有不同的题型,这就要求我们会举一反三,转动思维模式,练习相似题型,保证我们真正的掌握了该知识点。
【学设计】在学习知识点时,不要一带而过,必要的时候要举一反三,从身边的案例或熟知的产品上入手,找到合适的案例,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可用性原则的“用户可控原则”时,给的例子是微信聊天的撤回功能及谷歌相册删除照片之后的撤销功能。那这时我们可以思考还有哪些APP应用了用户可控原则,最终想到了微信更换头像时提供的查看上一张头像的功能,就是遵守了用户可控原则。对用户操作行为的可修正可重做,实用又贴心。

5、大量练习
【上学时】对应的就是刷题,尤其是高中时,为了提升做题速度、解题思路,我们会做大量的不同类型的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每天都会留很多习题、很多张试卷让我们做。
【学设计】设计也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进步的,光懂得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设计能力就是要考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要想看见明显的进步,大量的练习是不能少的。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发现了吧,其实学习真的是相通的,如果你一直很努力,但没有明显的进步,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是学习方法除了问题,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自我检查,查出问题并对应找到解决办法,尝试改变学习方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祝小伙伴们新的一年能力大大提升,薪资蹭蹭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