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应变迁一、大象故乡

 闻理书屋 2020-01-19

宝应变迁

       一、大象故乡

参观宝应博物馆,一进一楼大厅,就能见一根象牙,长420厘米,最大直径22.2厘米,浅白色,月牙状弯曲,表面平滑,为国内出土同类化石之最,堪称“中华第一牙”。

这根象牙是20039月在夏集镇境内出土的,是一个古菱齿象牙化石,古菱齿象比猛犸象要大20万岁,体型比猛犸象还要大,是当时地球上显赫一时的“大象家族”。

说起大象,在大部分人眼里,脑海里一闪而过的首先是动物园里那个招风耳、长鼻子、憨态可掬的大块头。众所周知,现在世界上尚存的大象只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种,亚洲象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东南亚地区。

大批古象化石的发现,证明宝应所在的淮河区域曾经是大象的家园,也许这里就是亚洲象的故乡。

古菱齿象化石还曾在南京、泗洪等地发现过,包括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都出现过,由于在淮河流域发现较多,因而被命名为淮河象。  

猛犸象的门牙都是向上弯曲的,看上去很凶悍,但淮河象的门牙却是向内弯的。而且淮河象的牙齿长得很奇特,臼齿上有花纹,仔细辨认,这些花纹都是菱形的,一个个的菱形花纹,与生俱来,很美观。

    20万年前,那时气候跟我们现在完全不一样,还是亚热带干旱性的草原气候,跟今天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的地貌气候条件非常相象,气温要比现在高,雨量比现在充沛,非常适合于象群的生活。

那时的宝应地区草木繁盛,到处是森林……到处都郁郁葱葱。宝应以南则是古高邮湖。淮河象长得很温顺,吃的是树叶、树枝和嫩的树干与树根,过着群居的生活。虽然淮河象的敌人很多,老虎、狼、豹子在周围活动,但它们很团结,遇到攻击,公象会用门牙毫不留情地刺穿敌人的肚子,淮河象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10万年以后,原本温暖的气候,突然变得奇冷无比,由于淮河象身上没有长毛,不能抵御寒冷,最后可能被活活冻死。

淮河象是大块头,也是“大胃王”,没有大量的食物喂不饱,在淮河象存在的后期,原始森林、河流渐渐没了,逐渐被干寒的草原替代,而长江也开始形成,阻断了南北的通路,给它们迁徙、觅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它们也许被饿死了。

20037月,南京菊花台地铁工地上发现了一块淮河象牙化石,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许汉奎教授联合南京大学的脊椎动物化石专家刘冠邦教授,对化石进行鉴定后认为,该化石是生活在距今10万年至30万年的一头纳玛象(淮河象)的第三颗臼齿。在黄土层中发现这颗古象化石,说明古纳玛象生活的年代中北方已不断吹来“沙尘暴”,形成“下蜀黄土”。这种黄土从北方吹来,表明当时温暖的南方已不断承受着北方吹来的黄土,说明气候越来越冷。

淮河象其实并没有灭绝,当中的一支向南迁徙,成为现代亚洲象和非洲象的祖先,而留下来的淮河象则渐渐适应了后来的寒冷天气,身上渐渐长满长长的毛,进化成面貌体态怪异的巨兽,就是猛犸象,它们一身又厚又长的毛随风摇曳,可以轻松抵御极寒的气候,就像一座座小房一样庞大,大概是那时的霸主吧。

当时还有披毛犀、原始牛、鬣狗、普氏野马、熊等等,构成了淮河地域独特的动物种群,专家将其称之“第四纪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

几万年过去了,冰川融化,淮河一带进入间冰期,气候又变得温暖湿润。这些巨兽开始向北方迁徙,一直到四千年前还在西伯利亚一带活动。

1995年冬,位于宝应县城东南约40公里的芦汜河,广洋湖镇肖家村境内振兴河工地上,民工们发现大量“龙骨”之类的东西跟泥土混于一起,越挖越多。后经文物工作者清理,除找到古动物的身、腿、脊椎、臼齿等部位的一些化石外,还发现一具较为完整的长牙,该象牙实际总长37米,牙根部直径222厘米。象牙中空,牙尖部有开裂。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具猛犸象化石。

    宝应出土的猛犸象化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南部的一具猛犸象化石,证明了猛犸象确实在宝应地区生活过。

一万年前,第四纪冰期,江淮地区的寒冷气候为猛犸象的成活提供了条件。猛犸象以植物为食,属森林性的动物,它的确生存要茂密的森林,广阔而丰盛的草原资源和寒冷的气候,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它是难以成活的。

在猛犸象动物群中,还有一种更优秀的灵长类动物活动于其中,他们就是下草湾人。他们与猛犸象同期进化,开始还能与其和平相处,但当进化到新人阶段时,人类学会了使用火攻和集体协同作战去捕杀成群的动物或大型动物,猛犸象就成了主要的狩猎对象。猛犸象在宝应地区完全灭绝,下草湾人肆意捕杀或许扮演了重要角色。

下草湾人将主宰这里的一切,也将创造出更为发达的人类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