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东方人负性情绪较多,而情感障碍却较少?

 雷雳和学生们 2020-01-19

摄影师:赵莉

为什么东方人负性情绪较多,而情感障碍却较少?

张玲、雷雳

研究发现,东方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消极情绪更多,然而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却远远小于西方。为什么更高的负性情绪水平,却伴随着更低的情感障碍发生率?De Vaus等人(2018)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认为这可能与东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有关。

文化对认知方式的影响是长期且深远的。东方文化背景下的认知方式,是一种辩证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并且可以相互转化的。

东方的思维方式为人们看待积极和消极情绪、以及情绪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首先,在东方思维方式下,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可以共存的,人们可以同时体验到多种情绪的共存,即复合情绪。中国文化下有许多成语来描述这种现象,比如“悲喜交加”、“哭笑不得”、“百感交集”、“喜极而泣”。积极和消极情绪并非非此即彼,非好即坏。通过改变个体对积极情绪的偏爱和对消极情绪的厌恶,可以减少对消极情绪的回避,提高对消极情绪的应对。可以看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个体较少上调积极情绪,但对消极情绪给予了很大程度的重视,譬如强调“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其次,在东方思维下,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可变,甚至可相互转化。当人们认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能够改变,则可以提高个体情绪调节的自我效能感,降低面临负性情绪时的无助感。同时,在中国文化还常常强调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平衡,一旦打破两者之间的平衡,可能会带来危害,譬如“乐极生悲”。

最后,这种思维方式还强调个体情绪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情绪并非无故而起,它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环境满足了个体的需求时,我们会感到愉悦,而当环境与个体的需求相悖时,则可能产生消极情绪。因而,当我们看清自身情绪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时,可以通过脱离或改变与当前环境的关系,从而降低消极情绪体验,也可以帮助个体正视消极情绪的真实意义。

总之,正如中庸强调的“不偏不倚”一样,中国文化背景下对情绪的认知方式亦是如此,没有最好的情绪,也没有最坏的情绪。最好的情绪调节策略就是根据环境的需求,做出的最恰当的情绪调节方式。尽管负性情绪体验更多,但这些负性情绪对个体并非都是有害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地调节。因此,更多的负性情绪体验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威胁。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情感障碍发生的可能性更低。

资料来源:

De Vaus, J., Hornsey, M. J., Kuppens, P., & Bastian, B. (2018). Exploring the East-West divide in prevalence of affective disorder: A case for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ping with negative emo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2(3), 285-3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