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低自尊者为何更抑郁? 王兴超、雷雳 随着抑郁导致自杀的新闻频繁见诸于各大媒体,抑郁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抑郁在成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也是成年人产生自杀的重要诱因。低自尊者,更易于抑郁。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同时,这一评价过程常常受到个体与亲密伴侣(配偶)关系的影响。因而,自尊、亲密关系满意度如何共同影响个体的抑郁,以及个体的积极情感如何缓冲这一不良影响,都十分值得婚姻工作者和心理学研究者探究。 基于此,王兴超等人在整合自尊与抑郁的易感模型(the vulnerability model of low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抑郁的婚姻不幸模型(the marital discord model of depression)的基础上,以429名已婚或恋爱中的中国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评估了他们的自尊水平、婚姻关系满意度状况、自身的抑郁症状和积极情感水平。结果发现: (1)无论已婚者还是恋爱者,低自尊者、低亲密关系满意度者,均具有较高的抑郁水平。 (2)低自尊者通常会有较低的亲密关系满意度,并通过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间接作用,导致个体产生更高的抑郁水平。 (3)无论已婚者还是恋爱者,积极情感都是一种保护性因素。对于高积极情感者而言,随着自尊水平的升高,其亲密关系满意度水平会有更快的升高;同时随着亲密关系水平的升高,其抑郁水平也会有更快的下降。但是对于低积极情感者而言,这一快速变化效应并不明显。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山西大学王兴超教授,通讯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雷雳教授,其他共同作者分别是:王伟、谢笑春、王鹏程、王玉慧和聂佳。论文于2018年7月20日正式在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出版。 资料来源: Wang, X., Wang, W., Xie, X., Wang, P., Wang, Y., Nie, J., & Lei, L*. (2018).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adult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positive affec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5, 121-1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