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雷雳 短信强迫症如何影响在校的青少年 ASHLEY WELCH 牛璐、雷雳译 青少年喜欢收发短信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调查发现青少年平均每天收发167条短信,短信沟通已经成为他们最喜爱的交流方式。 在有关收发短信与青少年的研究中,大多数的关注点在于收发短信对社交能力和对面对面社交的影响,收发短信在驾驶中也被认为是一个危险的注意分散物。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当收发短信成为强迫性习惯时,它将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相关只出现在女孩中。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Kelly M. Lister-Landman是特拉华县社区学院的博士,她在发言中讲到“导致问题的似乎是收发短信强迫症的性质,而不是收发短信的绝对频率”。收发短信强迫症比收发短信的频率更复杂,它包含尝试减少发信次数但是失败的过程和自己的行为被考验时产生的自我防御,以及当无法阻止短信强迫症时的挫折感。 Lister-Landman和她的同事调查了403名八年级的学生,11名来自中西部半乡村式的城镇,研究者编制了一个测量短信强迫症的量表,题目例如询问学生“发短信超过你预期的情境出现的频率是多少?”,“在你做必要的事情之前,查看信息的频率是多少?”,“你试图减少花费在发送短信的时间,但是失败的频率是多少?”以及“当你想发短信但是不得不等待的时候,你感受到挫折感的频率是多少?”。 同时学生们还需要回答他们每天发送短信的数量,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他们对学校的态度。 这项由美国心理学协会发表的研究表明,尽管女生发短信的频率低于男生,但是她们的短信强迫症更容易对她们的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Lister-Landman认为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男女生在发短信的原因上存在差异。前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期的男生利用电子技术来传递信息,而女生则使用短信进行社交和培养友谊关系。 “在这个发展阶段的女生与男生相比也更容易在不同情境下陷入与他人关系的沉思中,或者热衷于强迫性的、全神贯注的思维中。” Lister-Landman说,“因此女生收发短信的本质才是最分散她们注意力的,也因而会影响她们的学业适应。” 作者注意到这项研究的局限在于样本量较小,今后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验证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的群体。Lister-Landman认为今后的研究还需要观察学生发消息的情形,检查他们每月的电话账单,采访他们的父母以及关注他们发短信的动机以及对学业成绩多任务操作的影响。 Lister-Landman说,如果父母认为短信强迫症对他们的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他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步措施。 “我们建议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发短信的行为,父母应该询问孩子一些基本问题来了解他们短信的使用频率,以及是否出现了短信强迫症的征兆,”她在哥伦比亚广播新闻中讲到,“父母寻找发短信给孩子压力的征兆是有益的,尤其是观察孩子们是否无法减少发短信的行为或者似乎在不能发短信时感到焦虑。” 当孩子报告他们感到压力,或者发短信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时,父母们应该采取干预措施。“例如父母可以建立一个‘无屏幕’的时间段,例如在吃饭或者写作业的时候禁止发短信,这对孩子是有益的。” Lister-Landman说道,“青少年定期地进行多任务操作、或者是建立减少注意力分散的边界被证明也是有益的。” “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寻找收发短信影响青少年睡眠的迹象,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因为由于收发信息引起的晚睡和睡眠缺失能够对孩子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资料来源: http://www./news/how-compulsive-texting-affects-teens-school-performa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