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能养成一种风格,也能养成另外一种风格,担心啥?”

 特里日记 2020-01-19

文/李添

我想梳理一下人生故事,私下做的,就是把这几年的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列出来,包括遇到的人。

这样子,我有很多的素材,每一个认识的人,都是一个素材。我慢慢把自己的写作定位就是写人物故事。

当然,我不会像流行的正文一样,介绍经历,头衔,成就等,我还是以随记的形式,在文中出现。

流行的正文,我不会写,我不想写。

我多次表达,我推崇自由的文字,无拘无束,我喜欢这种感觉。

最终是什么形式,字数可以到7000字左右,每天。不是一下就达到的字数,是逐步加上去的,例如我用5年的时间逐步加到7000字,最初的每篇只有几百字,这样可以修炼举重若轻。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一开始我也写了一段时间500字的文章,到现在基本能保持每天更新2500字左右。

这是一个过程,到了每天坚持更新7000字,即举重若轻的阶段,我又可能做减法,从7000字慢慢地减到3000字,这是修炼举轻若重。

你觉得7000字长吗?

长。

我现在每天的阅读量在10000字左右,每天要花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也是筛选粉丝的方式,没有耐心的人不会关注你了,能关注你的都是绝对的铁粉,哪怕是来看你热闹的。

我是什么写作理念?

记录生活,记录平常事。

我放的是长线,规划的时间足够长。说句心里话,我害怕过多的关注,但是熟人不怕,如一直关注过来的读者,我都觉得很亲切,所以喜欢比较稳当的增长,循序渐进。我怕自己去弄潮儿,会乱了自己的心性。然后每天都想着追热点,写一些迎合大众的文章,追寻一篇文章几十万几百万的阅读,那不是我的心声。

最近,我又买了很多书,而且都很厚。

如我买了成语字典、汉语词典、字典,这是一个系列;四大名著,刚刚收到;连《金瓶梅》我也买了,因为看了高晓松的《晓说》分析《红楼梦》和《金瓶梅》,分析得太好了。它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了,也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充溢着相当强烈的现实气息的作品。按高晓松说,这写得很真实,每个人都是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用了大量的白描,而不是评判。听完《晓说》,忍不住也买了。

我现在就要学习白描的手法写作,简单怎么说呢?就是只描述,不评判。

我之前的文章,都太过于评判了,总想分出得好坏。其实,这个应该交给读者去评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所以才有“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能只写了一个哈姆雷特。

另外,太过于评判,就带有很浓的个人色彩,于是,容易招黑。我之前就中招了,还记得我写作的“道歉声明”吧。

还有,我写前老板的故事,小诗的故事,我觉得都有些过于评判了。我的内心想法固然重要,但是我还得照顾有些世俗,人情,生活还得碰面,不能从此关系也断了。

买这些书,干嘛呢?

用来提升自己写作的,我不需要一下子就看完,用日积月累的思想去修炼自己。

四大名著,每年阅读一本,我说的阅读,不是普通的阅读,而是深入思考、学习,包括里面的一些写作手法与人物故事,我能信手拿来就用。

每天读几页历史,每天认识几个成语,每天摘抄一句古诗,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

今天有一位写作的朋友来找我咨询,叫窦小米,她是我第一期收费写作群的伙伴。

她最近想采访一个人,叫微橙子,她觉得她现在很厉害了,写得越来越精彩了,想采访写作类的采访简答。

微橙子,我之前也有介绍过,她因为我的印象中就是写情感文章的写手。“有颗小污心,写点小清新”,是她的定位。刚认识时,阅读量在一千左右,最近升得特别厉害,每篇有三千四千的阅读量了。

小米说,微橙子现在是不是挺有影响了的?每篇有三千左右的点击,粉丝应该有两万左右了。

我最近也关注微橙子的公众号,她开始互推了,也有转载一些爆文了。

小米找我,想了解微橙子的信息,因为是我介绍给小米认识的。

我说,其实,我也对橙子不熟悉,虽然她也是我写作班的同学,但是交流不多,交流也是写作上的事情。我倒觉得她很敢写,并且很勤奋,以前看到她经常在所有的群都分享她的文章。

小米说,我觉得她的写作已经到了一个状态了,属于自媒体写作爬到中间段位的水平了。

我说,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如此我还是初级中初级阶段。她写的情感文,常常都是大主题,有爆文的节奏,同时写得也算大胆。归根还是属于情感文,同时属于小清新的文章。

小米说,我对这种坚持写作的经验更感兴趣,情感鸡汤文,偶尔读一下,是可以的。

我说,我也只是读过几篇,没有追。我觉得她很豁的出去。你可以好好琢磨“敢写”这两个字。

小米说,微橙子,已经开始变现了。

我说,应该是,接下来,广告也可能找上来。

小米说,你建公众号想打造自己的品牌吗?

我说,我现在写的就是“李添日记”,算是个人品牌了,不晓得。我不追求快,也不追求变现。

小米说,那你追求的是什么?

我说,我追求的是一个自己的读者圈子,互动性很强的那种,人数不要太多,能够有1万的群体,我就觉得超级不错了。

虽然,微橙子的每篇阅读量达到了三千左右,不过我看了每篇的留言都算少的。并且很多留言都很浅,或者很短,至多就是表达文中的观点异同。

我现在也有优势,我觉得我的读者粉丝粘度比她的高,有很多读者都是跟了大半年的,也有参与评论,最高连续评论有个达到了一百六十多天,这非常难得。好几个坚持评论的读者,已经回头敬佩他们了。

现在每篇的阅读量平均在400左右,但是留言经常达到20+,并且我觉得大家都是掏心分享的分享,时常在评论里我能感受到一种情感,反过来感动我了。

我说,小米,你还是没有什么方向么?

小米说,我的依然是亲子教育,妈妈自我成长的方向。

我说,亲子教育,这是主流的主题。我觉得女性的自我成长,比亲子教育的领域更好一些,亲子教育主题太多人写了。如果你有一些亲子教育平台,写亲子教育的文章,倒是很值得推广,如正面教育,亲子课程,大V店等,可以实现变现。

小米说,还是不够清晰,最近备感无力。对写作文章产生怀疑,我以前是写见血肉文字的人,虽然产量不大。和现在的鸡汤文比,我产生怀疑。因为鸡汤类的是写作课那群讲师推崇的写作模式,但是我觉得不适用。上次写了一篇十万+,倒是认识了不少亲子大平台。

我说,写作,确实有两种,一种很明显为市场而写,能够迅速变现;一种写自己的文字,有粉丝,偶尔有变现的项目;前者,有很强的观点输入,说服型,舆论等,后者,我觉得那个六神磊磊、二冬是个代表。

小米说,我如果写亲子文章,有几个想法:1、给亲子平台供稿,可以拿稿费,加粉,需要长时间精力投入;2、只专门自己的公号写作,就又是一个攻坚的路数,专心磨自己的公号文,培养粉、多写、多推;3、写作依然需要培养。

我说,第一点这条路很长,可以经常加了一些写作群,妈妈群,加入进去只是为了分享自己的文章,寻找群体的。“写作依然需要培养”,有个建议,你可以经常百度、新浪等新闻平台,留意关于亲子的新闻,然后通过新闻热点来写作。

小米说,觉得一个人写,太孤独,把写的放公号上,结果没人看,就得听点课如何让文章出彩。我其实做记者有大几年,听了有些导师的写作课,才发现,课程是这么说,但是实现起来,其实好难。我做了几年记者才慢慢做到,何谈平时的写作小白,去对比平台热门热点文章,找切入点、找观点、找最新的角度与信息。这可是一个记者的能力。上月加入了一个写作课,花了500块,也觉得其实针对的是大众写作修炼者……但是,我又不喜欢写得很浅的鸡汤文。

……

我觉得小米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要不,早狠点心来,写点迎合市场的文章,她是编辑出身,也采访过,如何吸引,观众喜欢什么。有粉丝,变现是迟早的。

读者不会主动找上来的,总有一个阶段就是要不断地推广自己的文章。比如橙子,应该也加了不少的写作群,也坚持在所有的群里分享自己的文章。这段时间少了,估计现在她过了那个阶段,现在好像不怎么分享了,但重要的群,还有发。

小米说,写作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与挖掘,写完了,就完了。如何才能保持下去呢?

我说,“思考和感悟”是核心,只要这点保持,什么都是素材,是写不完的。每个人阶段思考的都不同,都有感悟。十年前想的,十年后想的,又不一样,甚至相反。所以要保持生活多样,多接触人,多经历事,这样才会不断激发思考和感悟。

我觉得小米把握亲子教育方向,也是可以的。假设她掌握了亲子教育的核心观点,或者一套理论,生活中,新闻里,这么多关于亲子教育的事件,引用过来就行,还可以达到追热点的效果。

小米说,所以你意思是说,如果想突破这一块,专心练就行了?

我给的建议是:

第一,自己有一套亲子教育理论(可以学习,如萨提亚或者自己总结);

第二,搜索每天发生的,关于亲子类的文章,总结事件,作为素材,写文章;

第三,输出你的观点。文章的形式,可以用现在流行的小清新系列,不用口语,用官方话,就是所谓的正文。

小米说,那我是继续去挣这个稿费呢,还是继续写自己公号,推广自己的文章呢?

我说,你现在缺钱么?缺钱——去挣稿费;不缺钱——经营自己。

小米说,不缺这个钱。我的疑惑在于在文笔还需要打磨的大前提下,这种打磨就是,你说的关注各大平台亲子文热门,去写,一旦我这么弄了,我会不会变成一个公号风格亲子文章的人,我担心自己这个模架给搞坏了。

我说,先成为后破坏。你在担心,可能发生,但是又没有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基本不会发生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你能养成一种风格,也能养成另外一种风格,最怕,茫茫然停驻不前。

微橙子,你看她的介绍,“有颗小污心,写点小清新”。

这个小清新文字,这个是她的基调。

小米目前的这个阶段,还没有基调,属于学标没有学本。继续摸索吧,估计她还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期。

其实,我感受到她心里不想写那些小清新文章。

话说回来,非要写吗?

勉强,不会快乐。

备注:本人写的是随记,题目可能是内容不完全相符合。非纪实体,文中的我,可能不是我,请勿对号入座。

今日讨论:你最想关注的是什么类型的文章?什么文章能让你持续的关注下去?小米如何做?

--李添--

相信日积月累的坚持,热爱学习,乐于分享。

聊写作谈人性说情感话生活

写作就是梳理自己的过程,

文字是一条渡船,你是自己的摆渡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