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曾有无数明君令人交口相赞,其光辉的事迹更是代代相传。不过,明君并不代表仁君,以仁施政的皇帝,大多不是被乱臣贼子所毁,就是覆灭在了自己的迂腐之中。而在对待功臣方面,即便是以仁德起家的草根皇帝,甭管他们和这些功臣如何称兄道弟,又对功臣许诺了什么,但最终都不过是“飞鸟尽,良弓藏”。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然而在历史中,却有一位皇帝堪称千古帝王之典范,因为自他上位以来,一生竟未杀一个功臣,死后令朝野哀恸,百姓更是个个泣不成声。而如此一位千古仁君,不是别人,正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 在历史中,刘秀的一生简直颇为传奇。他是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定一系,血脉纯正。按理说,拥有这样身份的世家子弟,条件都不会差。但悲剧的是,由于当年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的权力,曾颁行推恩令。而这一措施就使得各诸侯王的土地越分越小,官职也越来越低。等传到刘秀父亲时,就只剩一个小小的知县了。更为悲惨的是,刘秀年方九岁,父亲竟撒手西去,兄妹俩不得以流落街头,还好有叔父的帮忙,才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自此,以农民身份生活的刘秀看遍人情冷暖,也对百姓在封建社会中痛苦生存的情形深有体会,这为他未来施行仁政,也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后来王莽代汉,朝野上下苦不堪言,激起天下民变。刘秀也乘势而起,与哥哥集结8000人起义。 起义过程中,他与起义将士同甘苦,共患难,接连取得了多场胜利,最终更是以弱胜强,以2万兵力大败王莽百万大军。如此壮举更为他博得了赫赫威名,在历经千辛万苦后,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东汉王朝。 而他在一统天下后,也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痴于享受。而是大力促进改革,使国家经济、社会面貌为之一新,史称光武中兴。而当年各帝纷纷斩杀功臣之事,到了他这也没有贯彻实行。为他南征北战的28功臣不仅都获得了善终,还被他封赏了诸多土地,封为列侯,令大臣纷纷惊呼制止。 但此时,刘秀却笑道:古之亡国者,皆以无道,未尝闻封功臣地多而灭亡者也。而他当年在建国前说的那句:“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似乎也不是句空话。他一直以这样的方针治理,虽然不算完美,但却足让天下臣民为之倾心。也正因此,当他死后,天下臣民闻之哀恸,竟没有一处不落泪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