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为啥坚信自己的信念?

 雷雳和学生们 2020-01-19

摄影师:谢笑春

人们为啥坚信自己的信念?

王新月、雷雳

信念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念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并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都可能会拥有无数种信念,即使是同一经历下,不同的人也可能会由此形成不同的信念。信念可能是具体的,如我靠着墙就不倒;也可能是抽象的,如这个世界太危险

那么为什么人们如此坚信自己的信念呢?

研究者Boden, BerenbaumGross(2016)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对信念的解释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解释:作者认为人们坚信自己的信念是因为信念提供了两个主要功能:

1.       表征功能,即为人们提供了对这个世界准确的认知。比如冥王星是个侏儒,它并不是一个行星这一信念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准确描述的一种表征。

2.       享乐功能,即为人们提供了调节情绪、应对和减少不良情绪的功能。例如可以与死者对话的信念,可以缓解人们丧失亲人和爱人带来的伤心和害怕的情绪。

享乐功能具有优先性!

Boden等认为,人们形成和改变信念主要是为了调节情绪,尤其是在模糊情景下。研究发现,情景越模糊,享乐功能越占优势。例如,一个人因为浏览网页被老板炒了鱿鱼,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形成我工作不够努力的信念。而当模糊性增加的时候,例如在他并不知道是为什么被炒鱿鱼的情况下,他可能会形成我的老板是个白痴的信念,从而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此外,在其他情境下,人们也尽力使享乐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研究发现,信念越能减少特定情况下的消极情绪,我们越对深信不疑(Wyer & Albarracin, 2005)

人们在信念的形成和改变过程中并不力图准确。相较于由逻辑驱动的分析-推理系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常依赖情绪驱动的直觉-经验系统”(Epstein, Pacini, Denes-Raj, & Heier, 1996)。此外,人们喜欢使用心理捷径和启发式策略进行推理 (Tversky & Kahneman, 1974),且达到了满意即可 (Chaiken, 1980; Simon, 1956)

人们为什么信仰超自然或宗教?

研究发现,模糊情景下,人们更倾向于为享乐功能而形成和改变信念。因为人本身具有避免不确定性或模糊性的需要 (Roney & Sorrentino, 1995) 。因此在模糊情景下,人们更倾向于为享乐功能而形成和改变信念。

因此从信念的功能主义角度来看,人们信仰宗教主要是因为宗教为人们提供了享乐功能。宗教为人们提供了对未知和不可解释的事件的解释,从而调节情绪。研究发现,在面临着与自我相关却无法解释的事件的时候,人们需要调节对此的情绪反应而形成信念,从而缓解自己对这些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

Moore(2005)的研究发现,75%的美国人相信超自然。Whitson, GalinskyKay (2015) 发现人们通过持有超自然的信念,来减少不确定性导致的情绪反应,如担心、惊讶。Tang, ShepherdKay (2014) 的研究发现,在奥巴马和罗姆尼2012大选时,人们关于命运的信念增加。因为这种情境下,人们面临着困难的抉择。

此外,研究者认为人们维持对宗教和超自然的信念(如大多数美国人相信鬼魂、星座和轮回)可能的原因是这些信念在很多情境下都适用且一致。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信念,如对 地狱的存在的信念,虽然提供了控制感,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未来的恐惧。

人们并不愿意改变信念!

研究者们认为,虽然信念可以改变,但是人们并不愿意去改变自己已有的信念。如证实偏差理论所说,人们不会主动寻找那些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而是找证据证实或支持自己的信念(Nickerson, 1998)。例如,一个原本相信灵魂永生学生,进入医学院学习后,其原有信念会与学校教的自然科学相冲突,这时候她可能会忽视这些自然科学证据,也可能会对此进行重新解释,来维持原有信念,如形成我只是治愈身体,而灵魂不需要医生的信念。

资料来源:

Boden, M. T., Berenbaum, H., & Gross, J. J. (2016). Why do people believe what they do? 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4),399–4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